小林多喜二:为党生活的人(九)-激流网(九)

仓田工厂的屋顶上,正准备建造第三车间。一到午间休息的时候,大家都跑到屋顶上,有的把整个身子躺在阳光里睡觉,有的聊天逗趣,有的玩着排球。这一天,初夏的阳光耀眼地映射在洋灰的地面上。须山把自己人布置在自己的周围,准备一旦来抓他时好进行阻拦。

十二点三刻,须山猛地使出全身的力量,把传单一束接一束地抛向天空,大声地喊着,“坚决反对大批解雇!”“举行罢工!反对解雇!”……后面的话立刻被群众的声音遮盖了。红的黄的传单在阳光中闪耀着。传单刚一撒,大家一下于给愣住了,但立刻就喊叫着朝传单落下的地方拥去。其中还有几十个人,把拚命抢到的传单,又高高地向上抛去,这样一来,最初在一个地方撒的传单,一眨眼的工夫就分散到六百名职工的头上。--工厂好像已经预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预先让守卫在屋顶上各个地方布了岗。守卫们一边声嘶力竭地叫喊:“喂!喂!不准拾传单!”一边硬往人群里挤。可是,早已看不出传单是谁撒的了。乍一看,好像谁都在撒传单。

守卫没有办法,只好把屋顶的狭窄的出口把了起来,想让人们一个一个地从这儿通过,好检查传单到底是谁撒的。可是这么做起来,一个小时也上不了班。当粗大的混凝土的烟囱上响起上班的汽笛声,大伙儿就手挽着手,嘴里“嗬嗨嗬嗨”地喊着,朝着狭窄的出口冲过去。这一来,守卫就再也招架不住了。--后来听伊藤说,她看着须山挤在人群里,不慌不忙、悠然自在地走下去了。

后来工头捱个儿问:“传单是谁撒的?”虽然有的人明明知道是须山撒的,可是谁也没有说。青年团的那些混蛋们恨得要命,气得了不得。当天,须山所在的第二车间和伊藤的降落伞车间,群众的情绪很高,选出了代表和其他车间联系,准备向工厂提出抗议。

下工的时候,须山和伊藤走在一起。须山说:“在这样的时候,咱们真应该哭一场呀!”他一会儿把头上的帽子扯来扯去,一会儿一个劲地擦着自己的脸。

一路上须山反来复去说了好多遍:“真没想到!”“真没想到!群众的支持真了不起啊!”

为了听取那天撒传单的情况,那天很晚我和伊藤还约定进行联系。但我根本没有想到须山会跟着一块儿来了。当他跟在伊藤的后面进来时,我足足地把他看了两三遍。当我认清了他确实是须山时,我不觉站了起来。

我听他们说了详细经过。我也非常兴奋,我学着须山跟伊藤说话的腔调说:“在这样的时候,咱们也该喝它一瓶啤酒吧!”于是我们三个人喝了一瓶麒麟啤酒。

决定性的斗争还在于明天的奋战,我们对明天的准备工作又作了周密的研究。

第二天早晨,工人们去上工的时候,工厂给六百名临时工中的四百人,每人发两天的工资,拦在门口把他们解雇了。那些领了工资的女工们,茫然不知所措,在门前来回徘徊。派来的十五六个警察追着她们大声地嚷着:“回家去!回家去!”把她们撵了回去。

发工资的窗口边,出了一张很大的告示。上面写着:“原定二十九日结束工作,现改为本日。但本厂为照顾诸位工友,决定增发两天的工资,希能体会本厂的心意。另,今后如有新的工作,本厂承认诸位有优先录用权利。特此通知。”他们留下了二百名临时工,这里面有他们的阴谋,目的是要打乱我们的步骤。

被解雇的人当中,也有须山和伊藤。--在斗争的紧急关头,我们被他们来了一手先发制人。--须山和伊藤简直是垂头丧气。我也是一样。不过,敌人终归是敌人,不是木头人儿。对于这种逆转的形势,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该立即振作起来,吸取这次失败的教训,以利于今后的斗争。

虽说被他们撵散了,但正式工中还留下两个支部成员,被裁的工人,虽说要各自去谋求工作,各奔东西,但其中伊藤和须山的小组就将近十人,所以今后只要和他们保持联系,我们斗争的范围反而会迅速地扩大。

他们来了个先下手为强,就满以为已经搞垮了我们的工作,其实这些先生们却没有料到,正是用他们自己的手传播了我们组织的种子!

现在,我和须山、伊藤更加抖擞精神,正在从事新的工作。……(完)

作者附记:这部作品献给藏原惟人。

1932.8.25

译后记

小林多喜二是我国读者所熟悉的一位日本革命作家。他于一九〇三年十月十三日出生在日本秋田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在他幼小的时候,由于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家庭生活难以维持,父母带着全家人像逃荒似地跑到北海道小樽地方去投靠亲戚谋生。在这里,小林多喜二度过了二十多年寄人篱下的贫困生活。一九二四年,好容易从商业学校毕业,在当地的银行里当一名小职员。他从学生时代就爱好文艺,追求进步,接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后,坚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利用一切机会参加当地的工农革命斗争,自觉地改造世界观,并根据参加现实阶级斗争的体验,刻苦地从事革命文学的创作。一九二八年发表了《一九二八年三月十五日》,一九二九年发表了《蟹工船》。这两部充满革命斗争精神的中篇小说,使得他成为着名的日本无产阶级革命作家,并奠定了日本现代革命文学的基石,但也因此遭到反动统治阶级的痛恨和迫害。一九二九年十一月他被银行解雇。第二年三月他来到东京,把自己全部身心投进当时轰轰烈烈的日本革命斗争和革命文学运动。一九三一年他担任日本无产阶级作家同盟书记长,同年十月参加地下的日本共产党。一九三二年四月被迫转入地下,在日共中央担任文化方面的领导工作,奋不顾身地参加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斗争。一九三三年二月二十日,他正在进行街头联络时,因内奸告密而被捕,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威武不屈,当天就被法西斯警察活活打死,壮烈牺牲。日本反动统治阶级夺去了小林多喜二年轻的生命,但他的革命的战斗精神和文学作品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小林多喜二只活了三十岁。他的一生是短暂的,却给我们留下了相当丰富的遗产。除了十余部中篇小说和五十多篇短篇小说外,他还写了许多文艺评论、散文、书信、日记和诗歌等。特别是在他生命的最后五、六年,在尖锐复杂、艰难困苦的革命斗争中,他仍然克服种种困难,进行革命文学的创作。这部《为党生活的人》脱稿于一九三二年八月,就是在紧张的地下工作时期写的,在他牺牲后的一九三三年四月才正式发表。

《为党生活的人》是小林多喜二最后发表的一部中篇小说。它以日本文学传统的第一人称的形式,简洁、明快、生动地描述了三十年代初期日本人民革命斗争的巨大主题,刻划了革命人物的光辉形象,好像一个革命者在叙述自己平凡而又伟大的斗争经历,令人感到质朴、逼真,富有教育意义。

作品的时代背景是三十年代初期。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的东北,并为进一步扩大对我国和亚洲的侵略战争,在国内一面残酷地镇压共产党人和工农革命群众,一面收买和利用工贼、叛徒、社会法西斯分子,大肆宣扬所谓的“爱国主义”,鼓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对无产阶级有利”等反动谬论,妄图欺骗工农群众为反动统治阶级效劳卖命,充当法西斯的炮灰。作品正是抓住了这一时代的本质的特点,通过日本共产党的一个支部在一家军需工厂进行艰苦细致的工作,紧密结合工人群众日常受剥削受压迫的现实生活,揭露了资本家和反动当局的凶残狠毒,从而教育了工人群众“从日常生活的不满达到了解帝国主义战争的本质”.作品难能可贵的是:它不仅描写了共产党人在进行反对侵略战争的宣传上,自觉地克服忽而“公式化、抽象化”,忽而“把问题局限在经济要求上”的两种错误倾向,而且以愤怒的笔墨,抒发了他们对“个人主义者、投降主义者、叛徒”这些“自己内部的蜕化分子”的鄙视和憎恨,描绘了他们与那些伪装是工人朋友的右倾机会主义分子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生动情景。列宁指出:“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如果不同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紧密地联系起来,那只是一句空话或欺人之谈。”(《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作品正是遵照列宁的这一观点,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戳穿反动统治阶级和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丑恶的伪善面孔,揭露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反动本质,同时热情歌颂革命路线在群众斗争中所发挥的巨大威力。这样就把作品的思想性提到新的高度,使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当时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概况。

作品的另一个特色是,通过激烈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刻划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人物的成长。作品的主人公“安治”以及工人出身的须山和知识分子出身的伊藤这些革命者,由于出身、境遇和经历的不同,作者赋予了他们以各自不同的个性,但在严酷的阶级斗争中,经过革命烈火的锻炼,又形成了他们共同的高贵的革命品质。他们对敌人、叛徒、机会主义分子怀着满腔的仇恨,对同志、战友、工农群众充满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为了党的工作,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他们赴汤蹈火,不惜牺牲。作品特别突出了主人公“我”的塑造。他把自己的一切全部无条件地献给了党,献给了革命;为了革命工作的需要,他自觉地割断了个人生活中的一切牵挂,甚至与自己唯一的老母亲也忍心断绝了联系。他生活着就是为了党、为了革命,他的生活与党的革命工作已经融化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她不愧是“为党生活的人”.像这样一个与党同呼吸共命运、每一滴血液中都充满着革命感情的共产党员形象,正是当时许多不畏牺牲、英勇战斗的日本革命家的集中代表,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这部作品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崇高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和广大工人群众不怕牺牲的英勇斗争,既是为了他们自身的解放,也是为了反对当时我们两国人民的共同敌人。今天重新翻译出版这部作品,不仅能使我们从中吸取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教益,而且让我们再一次重温中日两国人民传统的战斗友谊,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我们两国人民的团结。

(作者:小林多喜二。激流网整理录入,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附全部章节及链接:

小林多喜二:为党生活的人(一

小林多喜二:为党生活的人(二

小林多喜二:为党生活的人(三

小林多喜二:为党生活的人(四

小林多喜二:为党生活的人(五

小林多喜二:为党生活的人(六

小林多喜二:为党生活的人(七

小林多喜二:为党生活的人 (八

小林多喜二:为党生活的人(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