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泉州市公安局就《财新周刊》女记者在泉港采访遭遇警察进入酒店房间检查一事做出回应。回应称,深夜查房属实,执法人员存在工作方法简单、执法不当行为,造成了不良影响,表示歉意。责成泉港公安分局副局长、山腰派出所所长陈宾阳向市公安局党委作深刻检讨;责令泉港公安分局山腰派出所民警陈华山停职检查。
此次风波要追溯到11月11日。当天深夜11点半,财新女记者周辰在撰写完碳九泄露的报道后,四名穿着警察制服的执法人员突然闯入,对记者身份证和房间进行检查。11月18日,一篇叙述此事经过的《泉州酒店惊魂记》手记刊发,让泉州官方再次站上风口浪尖。
在深夜对手无寸铁的女记者进行突击检查,而且没有出示证明文件,这种执法逻辑本身没有程序正义可言。所以遭致广泛批评外,还被质疑是“精准抓嫖”,构陷记者。泉州警方回应道歉,对主要责任人进行了从检讨到停职的处理,这种及时纠错的态度值得肯定。
不过,需要反思的不只是工作方法简单、执法行为不当,至少还有两点需要澄清或反思。
一则,如果倒追责任的源头,是谁泄漏了女记者的住宿信息?此前,酒店方已否认是自己泄漏,那么谁应该对此负责,应该有个说法;对女记者深夜查房,这种明确违背执法原则的指令,是如何顺利出炉并落地执行?通知警察出警的源头在哪里?
其实,执法人员僭越程序,往往是服务于地方负面舆情管控的“大局”需要。那么在引发舆论反弹后,就要警惕甩锅一线执法人员的做法。如果只是将他们推向前台,而让真正应负责的人躲过追责,如此避重就轻的处理力度,缺少说服力,也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二则,类似“防火防盗防记者”的案例并不新鲜,其背后是排斥媒体监督的思维在作怪。但如果真的从城市形象的大局考虑,就应该意识到,在流动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环境下,资讯如此发达,一味遮丑,只会适得其反,坦诚面对问题才是正途。
事实上,碳九泄漏事件伤害扩大化,很大程度正是避重就轻的结果——官方通报最初对可能的致害后果只字未提,甚至连泄漏物的名称也未明示。这种意图大事化小的遮掩心态,导致不知情的渔民,未作任何防范措施,甚至贸然下水抢救水产品,以至于中毒入院。
在早期应对处理已经引发舆论声讨的前提下,修复政府形象的方式,本该是承认问题、及时补救,同时开诚布公地接受监督,释放知错就改的善意和诚意。
不过,从记者的遭遇看,道歉前的泉州官方,对外界监督还是持防范心态。比如记者提到,曾遭遇挂执法记录仪的人员跟踪,并被邀请与当地宣传人员见面,在记者婉拒后更是上演深夜查房的“执法”行动。可见碳九泄漏之后,当地并没有吸取足够教训,由此引发二次危机。
其实,对于负面监督,完全没必要草木皆兵。尤其是在发生公共事件后,记者的报道,很大程度上能提供第一手的信源,它能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如果像防范坏人一样防备记者、排斥监督,只会导致各种猜测和阴谋论的泛滥,反而不利于处于地方政府挽回形象。
此次风波无疑是有力警醒,对负有监督之责的媒体和记者,不能把他们当做麻烦的制造者。通过解决监督者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只会让自己陷入新的质疑和诟病。
泉州方面已经道歉,这是尊重媒体监督和公众知情权的必要纠偏。但道歉不是终点,还有必要追问,查房指令如何顺利推出?执法人员为何精确掌握女记者的入住信息?毕竟,监督者实时被监控,也是一种可怕的现实。
长按二维码支持激流网
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关注网站的老师和朋友,激流网现推出会员制度:详见激流网会员办理方案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jiliu1921
(作者:澎湃特约评论员 余寒。来源:澎湃新闻。责任编辑:邱铭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