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凌晨,福建东港石油化工实业有限公司执行碳九装船的“天桐1号”船舶与码头连接软管处发生泄漏,共造成6.97吨碳九化学品泄漏。到今天为止,这个事情已经发生了整整一周的时间。
在公共舆论圈获得短暂的关注之后,大部分公众已经快要遗忘了这件事情,但是泉港人民依然在承受着不该他们承受的代价。
看起来,这次泄漏是一次意外,实际上并不简单。按照当地官方此前公布的事故原因,是油船连接至码头的软管法兰垫片老化、破损。从直观上来说,如果是因为撞船等事故导致的泄漏,还可以说是“意外”,设备老化、破损这种问题,如果定期检查、更换,不是应该最大程度避免的吗?
运输危险化工产品的软管部件居然到了老化、破损的程度而不被发现,足以证明日常的管理的不完善。同时,企业作为责任方,应该最了解碳九的潜在危害和预防。但是涉事的东港石化并没有将碳九对身体、环境的危害予以明确警示,让渔民无法以正确的方式及时止损。
总而言之,这场事故并不是一场意外,而是“人祸”,涉事的东港石化对此难辞其咎。
据了解,福建东港石油化工实业有限公司目前由德和集团独资经营。公司拥有3万吨级(兼靠5万吨)泊位一座,2000吨级(兼靠3000吨)泊位两座,是年设计吞吐量95万吨的液体化工品码头。
通过天眼查可以看出,德和集团的实际控制人为林森,注册资本1.68亿元。林森目前担任着泉州市泉港区工商联荣誉会长,在当地企业界有较高的地位。
网上关于林森和德和集团的公开资料非常少。天眼查显示,目前林森名下有17家公司,包括福建德和集团、福建洪口水电有限公司、华源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
金融客通过资料检索发现,林森在创办德和集团之前,曾经在鞍山铁塔制造总厂泉州分厂担任董事长,时间为2000年。
鞍山铁塔制造总厂泉州分厂全民所有制企业,经营范围为铁塔、紧固件、金属结构、备品备件、机械设备、冶炼铁合金炉料。从这里可以判断,林森在2000年之前,一直是全民所有制企业中的职工和干部。
而德和集团作为林森个人控股的企业,成立于2001年4月18日。刚成立时的名称为德和铁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其早期业务与鞍山铁塔制造总厂泉州分厂的业务相重合。此时的林森,仍然担任着国企鞍山铁塔制造总厂泉州分厂的董事长。
在同时经营这两家企业的过程中,德和集团作为林森个人的企业,一步步发展壮大,而鞍山铁塔制造总厂泉州分厂却走向了破产倒闭。目前,鞍山铁塔制造总厂泉州分厂的经营状态显示为吊销、已注销。
在林森的商业版图中,福建洪口水电有限公司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该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为2亿,主要负责建设、管理福建省宁德洪口水电站和其他水电站的开发与运营,原属福建宁德市蕉城区国资委。
金融客通过搜索发现,林森在获取该公司国有股权的过程中,曾经多次向当时的宁德市委书记陈少勇(后担任福建省委常委、秘书长)行贿。陈少勇在福建官场被称为“猪哥勇”(福建方言,意即好色之徒),于2010年被判处无期徒刑。
2005 年 3 月,东港石化作为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在福建省泉州市注册成立,主要股东有福建省国资委控股的福建省石油化学工业公司、福建德和集团、鸿基石化(香港)有限公司,股权占比分别为40%、35%、25%。
2014 年,东港石化股权发生变动。福建省石化工业有限公司和鸿基石化将股份全部转让给了德和集团,德和集团获得了东港石化100%的股权。
东港石化的 2000 吨级码头泊位工程虽于 2011 年投入使用,但一直没有完成环评工作,违法运行了七年。为了让这个项目通过审批,2016年泉州市环保局居然以“备案”代替“环评”,让这个违法项目得以通过。
旧的违法问题没有得到追究,新的违法问题不断出现。天眼查显示,2016年和2017年东港石化曾两次因为违法问题被相关部门处罚。
发生泄露的碳九业务是东港石化今年新获批的业务,但是据当地渔民反映,自从东港石化搬来后,就可能一直存在着碳九泄露的问题,不排除东港石化一直违规进行碳九业务的可能性。
对于这家一直违法违规的化工企业,当地政府为何如此爱护有加、一路绿灯?
据相关传闻,东港化工正在申请破产来逃避巨额赔偿,但该消息未经证实。
2013年上海金山区也曾发生碳九泄露事件。当时,运输方违规采用塑料软管直接对接的方式装卸碳九,船上人员未认真检查,约52.48吨碳九从船体中泄漏至河道。该事件造成金山区及松江区经济损失计人民币488万余元。同时,46名居民因此导致身体不适在医院治疗。该起碳九泄漏事件后,包括货主、船老大、码头老板、船员在内的6名事故责任人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至2年不等。
此次事故的责任人,又应当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长按二维码支持激流网
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关注网站的老师和朋友,激流网现推出会员制度:详见激流网会员办理方案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jiliu1921
(作者:王琪。本文为激流网首发,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责任编辑:邱铭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