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国君,有新思想敢开新风气的人是很多的。但凡这种人,总会做一些让常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并因此而名垂青史。比如据柏杨说的说法,隋炀帝杨广就是个有很多奇思妙想的人,当皇帝主要就是为了发泄他的大头病。而象赵武灵王这样敢于在整个中原都以衣冠华族的自命的时候发动“胡服骑射”改革的人,当然奇怪的想法就更多了。

公元前295年,在纷乱的战国时期能够北抗匈奴、西击强秦的赵武灵王又做了一个让人震惊的决定:将王位传给自己只有十五岁的孩子,而他自己则打算退居深宫,专心搞自己消灭秦国的战略计划。当然,他儿子也不能说太孬,就是《将相和》里的那位君主,赵惠文王。借着武灵王的余威,赵国在惠文王时期各方面都达到了鼎盛期,尤其是人才方面,出了许多名人。

这样,武灵王就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用夷变夏的人,还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上皇——虽然要打写折扣,但实质上的地位跟太上皇是没有区别的。从名号上说,秦始皇的父亲庄襄王是第一个获得太上皇这个荣誉称号的人。

 太上皇最怕的不是失去权力,而是谣言-激流网赵武灵王

从赵国政治舞台一线退下来以后的武灵王并没有象宋高宗那样厌倦万机,整天在后宫养花种草,悠哉游哉,而是在继续发挥余热。据说,他还曾经自己化装成平民百姓亲自去秦国探别人的虚实,为未来的战争做准备,回去以后整天在后宫研究作战计划。可惜的是,因为他的过早退休,而继位的惠文王还太年轻,竟导致了赵国内部的一场军事政变。武灵王最后也死在这场政变之中。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尝试皇帝退休制度,它的成败关乎后来的皇帝还有没有勇气在自己精力已衰的情况下退休。虽然赵武灵王的改革极大地提高了赵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但对他本人来说,这个下场不免有些悲惨。所以后来只有极少数皇帝敢于退休了。原因当然很简单,就象孟子说的,提高综合国力最主要的应当是行王道施仁政,而不是用什么法术,搞什么改革。但凡改革,就就没有不用赏罚的,用赏罚就是以利诱其民。利诱其民,风俗当然也就要变了,人们就不再以“做君子”为人生指归了,而是把现实利益当成了首要考虑对象。指望靠这样的国民来征服四方,当然就没什么大希望了。

所以,儒家一向被认为是因循守旧的,不肯轻易变法,就知道一味固守祖宗成法。这样做虽然毛病也多,但在政治上却是最保险的。祖宗德泽和制度,这是一个王朝最核心的竞争力,当这些东西都已经坏了的时候,这个王朝革命时所获得的政治资源也就消耗完了,它也就走到头了。即使冒险改革,成功的几率一般也是小之又小,至少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变法——也许还要算上晚清的宪政改革,都对延长王朝寿命没起到什么积极作用。当然,这也并不是说,儒家就光知道固守祖宗成法,只要有毛病,需要变的时候还是要变的,只是儒家认为,应该渐变,不能为了功利的目的,把一个社会的风俗搞坏。

在这之后,皇帝退休就成了一个轻易不能启动的政治方案,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采用。

整个汉朝没出现过这样的情况,皇帝只有还没当够就已经乘鹤西归的,没有主动退休的。到了南北朝,情况大变,北朝就先后有北魏献文帝和北周“天元皇帝”两位在二十岁出头这样的当打之年就退休了的。不过,奇怪的是,这两位都没有能够真正享受到退休生活的乐趣,就早早的去世了。可见皇帝到底是天子,既然天命在身,就不能轻易推卸责任,推卸责任就难免要遭天谴,死的比较难看。

唐高祖是第一个真正做了皇帝、然后又通过法律程序失去皇位并且最后得到善终的皇帝。虽然他很不情愿,但是仅剩的三个儿子里,两个已经死于玄武门之变,剩下的这个自然成了当然的太子。两个月之后,他就黯然退位了。按照被唐太宗修改过的史书来说,在唐高祖退位成为太上皇后,太宗是极尽孝道的,他在后宫的退休生活十分安逸。再接下来就是唐玄宗了,在政变中逼得父亲睿宗不得不提前下岗,最后他自己也在安史之乱暴发后被儿子先声夺人遥尊为太上皇了。从四川回銮后,唐玄宗当然没有象诗人说的那样,整天以泪洗面,只想着杨贵妃,派人到处去打听她的消息,而是十分积极地活动。一次他登上城楼,下面的百姓看见他,都跪拜,山呼万岁,他只不过是稍微得意了一点,就被人告密,在那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公开露面了,最后郁郁而终。

太上皇最怕的不是失去权力,而是谣言-激流网电视剧里的唐高祖 

宋朝的基本国策是防内重于防外,皇帝们不仅对大臣十分不信任,而且连自己的儿子都十分不信任,宋太宗时只要谁提立太子的事情就跟谁翻脸。好在宋朝的文官政治是历代最发达的,正人君子也多,风气比较好,没出什么大乱子。高宗是宋朝第一个当太上皇的,而且当得十分滋润。高宗与孝宗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把太上皇与皇帝的关系处理的最好的了,堪称典范。宋高宗不仅一次性将所有政治事务都交给了孝宗处理,专心在后宫享受生活,而且孝宗对他的孝顺也是一般亲生子也比不上的。每次孝宗去看望高宗,只要高宗吃饭多一点,孝宗都喜形于色,在朝廷上要当作重大喜讯对大臣们宣布。

但是,人终究是要死的。高宗退位二十八年后,终于去世了。孝宗哀毁尽礼,思慕不已,决定自己也向高宗学习,将皇位传给儿子,自己当太上皇,为高宗服三年之丧。按常理说,他的儿子是亲生儿子,对他应该比他对高宗还要好,哪知道不是。

他儿子光宗的媳妇是高宗亲自挑选的,本以为是大家闺秀,脾气性格都好,进宫后才发现不是这么回事。现代人对高宗评价不高,其实高宗的政治能力相当强,而且作为帝王基本功的识人能力非常高。他在看到光宗皇后时曾说,这个孙媳妇以后要给孩子添麻烦。果不其然,因为皇后从中作梗,光宗认为孝宗对他不放心,还有干预朝政的意图,甚至意图废黜他,所以总不去朝见孝宗。孝宗叫了多次,大臣也无数次上书,光宗始终不肯去。五年之后,孝宗快要去世了,让大臣去请光宗,光宗嘴上答应,但是要到动身了,又不去了,于是孝宗临崩也没见上自己的儿子。

孝宗去世时,孝宗的皇后还在,也就是皇太后。大臣们要求光宗为孝宗成服并主持葬礼,光宗还是推三阻四不肯答应。大臣们只好向太后请示,希望皇子也就是后来的宁宗出来代替光宗主持葬礼。太后见光宗始终不肯来,只好应允。宁宗到孝宗灵前后,大臣们拿出事先就已经准备好的太后诏书说,因为光宗身体不好,不能处理朝政,所以从即日起,宁宗登基为帝,光宗退位成为太上皇。

客观地说,孝宗与北宋的仁宗一样,都是十分出色的皇帝,对大臣对亲人都是很好的,对光宗也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象光宗这样五年不肯朝见太上皇的皇帝,无论谁做太上皇,都完全有理由找自己的旧臣谋划复辟,重新夺回政权。而且,孝宗已经去世了,光宗仍然不肯捐弃前嫌,主持葬礼,于情于理,光宗这个皇帝是早都没资格继续干了,大臣们废掉他也是应该的,何况,还不是废黜,只是让他退位成为太上皇。

从高宗到光宗,连续三代皇帝先后因为不同的原因退休,成为太上皇,这是中国历史上极少见的一幕,可谓空前绝后。

至于明朝出的事情,就是中国人都很熟悉的了。英宗御驾亲征,结果在土木堡被俘。他弟弟率军民打赢了北京保卫战,然后被立为景帝。几年后,在明朝与鞑靼的政治谈判中,在明朝的坚持下,英宗被还给明朝。后来就发生了著名的夺门之变,英宗复辟,景帝不明不白地死去。英宗重新登基后不仅为直接导致了土木堡惨败的太监王振平反,还杀掉了许多在北京保卫战中立下卓越功勋的大臣,最著名的就是于谦。而且,英宗还追废了景帝的帝号,直到英宗去世宪宗登基,宪宗才为景帝平反,恢复了帝号。

因为土木堡惨败,后人对英宗的评价始终不太高,对夺门之变和他对景帝恩将仇报的做法很反感。其实,仔细想来,要是英宗没有把事情做得那么绝,而主张英宗复辟的也不是那帮奸谗小人,夺门之变这件事也还是有它的合理性的。毕竟,景帝曾经是英宗的臣子,而且在主持北京保卫战的时候也是以迎还英宗为名的,既然英宗回来了,他要么还政英宗,要么就尊英宗为太上皇,养尊处优,让英宗跟他的钱皇后好好享受天伦之乐算了。坏就坏在他将英宗的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宪宗废掉得太早,还没把英宗时期的残余政治势力处理完,大臣们还不同意立他的儿子为太子,他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将宪宗废掉了,英宗时期的大臣们自然觉得这是个将要对他们动手的信号。兔子急了还会蹬鹰,更何况是久经官场的大臣们,发动一场政变来求自保,其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再下来自然就是著名的乾隆皇帝不愿意做皇帝的年限超过爷爷、主动退位的故事了。乾隆为人虚荣,好大喜功,爱显摆,退位不过是图个虚名而已。说是退位,事实上朝廷上的事情仍然都归他管,朝廷上下也都还是他提拔起来的干部,嘉庆皇帝不过是个傀儡罢了,只要他不高兴,随时都可以将嘉庆废掉,自己重新掌权。

 太上皇最怕的不是失去权力,而是谣言-激流网乾隆

做皇帝难,其实做太上皇更难。道理是很清楚的,自己当皇帝的时候不免培养了许多势力,自己一旦去位,这些人难免树倒猢狲散,自己不免有兔死狐悲故人凋零之慨。保护不了自己的大臣,自己也就只能象晚年的唐玄宗一样失去自由;保护了自己的大臣,或者都不是保护,而只是发几句牢骚,可能都会引起新皇帝的警觉,让自己处于不安全之中。总之,难就难在一旦做了太上皇,就进退为难了,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

所以,对每一个太上皇来说,处境都很尴尬,与现任皇帝之间的关系都非常微妙。既然已经选择了退位,自然意味着放弃了绝大多数的权力。所以,对他们来说,失去更多权力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安享晚年。而在每当有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候,太上皇就会成为一些对现任皇帝不满的人进行政治斗争的借口。也因此,每到这种时候,太上皇的处境就会特别危险,很容易受到现任皇帝的铁杆支持者的威胁,谣言和阴谋就会包围着太上皇。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jiliu1921

太上皇最怕的不是失去权力,而是谣言-激流网(作者:萧武。来源:国风观察。责任编辑:卞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