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流编者按】在当今‘精英’的叙述中,中国的1970年代是如此地‘黑暗专制’、甚至到了‘崩溃的边缘’……但是我们从当年活跃在各行各业的普通人的回忆中,发现了不少真相!比如在作者参加北京医疗队去西藏阿里的经历中,我们可以一睹那个时代里北京与边疆、党员与群众、干部与群众的关系,还有基层组织的民主风貌。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我党龄也刚好满40年。我1976年6月23日入党,当时入党没有预备期,我是毛主席在世时入党的最后一批党员。作为那个时代的党员,我们所接受的教育是——党需要我做黄继光,我就去堵枪眼;党需要我做张思德,我就去烧木炭;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在困难与危险时刻不能掉链子。  7月16日是我70岁生日,回想我入党后的40年中,有两件值得回忆的事,一是阿里医疗队,二是2003年首都“非典”时期。

我的青少年时期人们价值观单一,当时我与同学们毕业的口号是: 到边疆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单纯得只剩下理想主义情怀,单纯的只是燃烧的激情和对党的炽热之心。

我们一起参加阿里医疗队的战友,北京医学院(简称‘北医’,现为北大医学部)附属第三医院儿科医生罗凤珍老师有记日记的好习惯,她相对完整地记录了那段波折的阿里之路,她当时已48岁,按规定,赴阿里工作年龄不能超过45岁,况且她还有年事已高体弱多病的老母亲。

当时派下的任务是北医三院出一名儿科医生和一名内科护士,内科护士选出的是刘秀云,儿科让全科报名,符合条件的无人申报,院党委决定开支部会,让党员带头,支部会开始后依然鸦雀无声,打破沉寂的是根本不符合条件的罗凤珍大夫。

没有人,上级领导只好破例派她走天上阿里,罗大夫在阿里期间患病,按规定可提前下山,但她坚持完成任务再回京,后来母亲病逝她也仍在阿里,成为她一生对母亲的愧疚。

1970年代的医生风貌-激流网

当时我工作的北大医院(即,北医的第一附属医院)的任务是派内科、外科各一名医生和一名放射科技术员,外科去的是黄万忠,放射科去的是李沙,北医口腔医院派出的是口腔技师刘付芬,北大医院内科的派出任务成了难题。 

我刚从周总理派出的另一支北京医疗队,即甘肃河西走廊医疗队回京,医院和科领导觉得即便让科里任何人去阿里也不宜找我谈话,但一直无人报名,无奈下科里决定根据以往下乡的顺序排序,排到一位与我年龄相同的男医生,同时他又是党支部委员,大家认为是最佳人选,但这位医生申述家里孩子小,夫人忙又不会照料家务,实在去不了。

这时我主动提出志愿加入阿里医疗队,后来担任了这支由北京、天津和新疆组队的70名队员的大队长、支部书记,以及北医驻阿里首府狮泉河的北医分队队长,这次我在关键时刻没有掉链子。阿里之行成为我一生的精神财富,也坚定了我问心无愧、无怨无悔地走过40年共产党员生涯的内在力量,任何时期不动摇,关键时刻不掉链子。1970年代的医生风貌-激流网

留下不走的医疗队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10年间,为落实毛主席“626”指示,周总理亲自组织分别奔赴西藏阿里、甘肃河西走廊、延安老区和云南西双版纳四支北京医疗队,周总理这段时间日理万机,后又重病缠身,但他十分重视关心北京医疗队,多次接见。总理最重要嘱托是留下不走的医疗队,要把当地医生培养好,我在阿里期间兼任地区卫校校长,亲自编写教材,自己刻钢报,印刷讲义,给藏族学生讲课,又选出春花、吉卓玛等到北京医学院学习,这些学生绝大多数扎根阿里,为 阿里人民服务30多年,春花是阿里军区副司令员贡保的女儿,后来担任地区人民医院院长,一直在阿里工作到前年才退休,她是一名优秀的眼科医生和医院管理者,我为培养过这位优秀学生自豪。5年前我带着志愿者走进和田,在接受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记者采访时,我再次把“留下不走医疗队”的口号在新时代传播得家喻户晓。

(节选自"胡大一大夫"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