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八年,「陛下」成了敏感词-激流网

后台有朋友问:“清代皇帝好像不怎么被称呼为陛下,是因为皇权高度集中吗?”

确实,虽然并非完全不使用“陛下”一词,但相较前代,清代的宫廷与朝堂是很少使用“陛下”来称呼皇帝。

使用“瀚堂典藏”数据库,以“全文”形式搜索“陛下”一词,在《清史稿》中只能得到15个结果(见下图)。具体包括:

(1)董鄂妃对顺治的关怀语,“陛下归且晚,体得毋倦耶?”、“陛下宜自爱”。

(2)官员王掞赞颂康熙,“陛下圣孝格天”。

(3)乾隆时代所制《巡幸铙歌清乐》中的歌词,“陛下千万岁”。

(4)官员桂芳给嘉庆的奏折,中“在陛下一旋转间耳”。

(5)官员文祥临终给光绪的密疏,“何以对陛下”。

(6)《属国传》中其他国家的外交文书,“谨奏大清皇帝陛下”、“缅甸王臣某奉表大皇帝陛下”。这些措辞大多是清朝官员自己替外国使臣拟写。

(7)其他。如《庄元辰传》中明朝遗民称呼南明皇帝。

雍正八年,「陛下」成了敏感词-激流网图:在《清史稿》中搜索“陛下”一词的结果

作为对比,同样使用“瀚堂典藏”数据库,以同样的形式搜索“陛下”一词:

(1)《明史》中可得919条结果。

(2)《元史》中可得186条结果。

(3)《金史》中可得142条结果。

(4)《宋史》中可得1468条结果。

(5)《旧唐书》中可得840条结果。

(6)《隋书》中可得89条结果。

(7)《北史》中可得211条结果。

(8)《三国志》中可得266条结果。

(9)《后汉书》中可得351条结果。

(10)《汉书》中可得448条结果。

两相对照,可以知道清代对“陛下”一词的使用频率,确实远低于前代。

雍正八年,「陛下」成了敏感词-激流网图:在《宋史》中搜索“陛下”一词的结果

按东汉人蔡邕《独断》中的解释,“陛下”一词的由来如下:

“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

陛是宫殿的台阶。蔡邕这段话的大意是:群臣站在台阶下,若有事要与皇帝分辨,不能直接“指斥天子”,只能将自己的意见交给立于台阶下的工作人员,由其代递。久而久之,“陛下”一词就成了皇帝的代称。

据此,有人推测称,清廷之所以很少用“陛下”这个词,是因为他们发现了这个词的本意是台阶下的工作人员,所以废除了这个称谓。

这是无稽之谈。顺治时期,皇帝为董鄂妃亲撰的《行状》中有“陛下”一词,显见宫中当时不但使用该词,皇帝也认同该词。康熙时代的官员,也常用“陛下”一词称呼皇帝,除了前述见于《清史稿》的王掞“陛下圣孝格天”,魏象枢在康熙十八年的奏疏中,也说了“奉陛下之法”这样的话。这显示,当时对“陛下”一词的使用,并无禁忌。

“陛下”的命运转折点,是雍正八年。

该年,翰林院庶吉士徐骏在奏章里称呼雍正为“陛下”,雍正却认为徐骏所写乃是“狴下”。因奏章原件不存,此事存在两种可能:

(1)徐骏确实写错了字。

(2)徐骏并未写错,只是写得不清晰,以致于近似于“狴”“陛”之间。

无论哪种可能,都只是一件可大可小之事。但雍正施政凶猛惨刻,本就颇受言论批评;为人又猜忌之心极重,绝不愿从善意角度出发,将徐骏的奏折理解为无意之失——狴犴是一种传说的猛兽,因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常装饰在牢狱大门之上。不自信与猜忌心,使雍正将“狴下”一词解读成了徐骏在讽刺自己大开杀戒、大搞刑狱。

雍正八年,「陛下」成了敏感词-激流网雍正像

徐骏被剥夺了官职,雍正又派人搜查了徐家,从中找到“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等诗句,给徐骏扣了一顶“反清复明”的大帽子。徐骏被杀时,另有至少三百余人遭到株连。

这就是清代文字狱史上著名的“清风案”。

这场由“陛下”一词开启的文字狱,让朝野为之胆战心惊。此后,雍正朝的官员们吸取血的教训,力求避免在文件中使用“陛下”一词。有人检索了《雍正朱批奏折选集》,发现“陛下”这个词一次也没有出现,大臣们对皇帝的称呼一律使用“皇上”(张浩,《绝对敬语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11页)。

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恐惧,一种深入骨髓的自我审查。

这种心领神会而不成文的自我审查,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即便时代进入了晚清,高压政治有所放松,“陛下”一词也回不来了。《清史稿》里,像文祥那样,会在给光绪的临终密疏中使用“陛下”一词者,屈指可数。

自我审查久了,变态是会成为常态的。

长按二维码支持激流网

雍正八年,「陛下」成了敏感词-激流网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wind_1917

雍正八年,「陛下」成了敏感词-激流网(作者:言九林。来源:史料搬运工。责任编辑:郭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