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法西斯,决不可掉以轻心!-激流网  近日来,“红旗太平洋”公众号陆续发布了多篇讨论德国法西斯的文章。“装甲巡洋舰曙光号”认为,“即使在战争时期,德国民众的消极或积极的斗争,以及资产阶级自身的派系倾轧会严重削弱法西斯政权的力量,这是导致纳粹德国战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及“法西斯上台的必要条件是至少暂时地解决资本主义面临的矛盾”.“赤旗”认为,必须区分自在阶级和自为阶级,警惕“种族理论”压倒“阶级理论”的危险。

这些文章引起了读者朋友们的热烈反响,其中一位热心读者针对“装甲巡洋舰曙光号”的观点发表了自己的商榷意见,非常有价值,故本公众号将这些意见整理成图文消息,供大家继续探讨。

1、同志,我有话直说。首先,小资和工人有没有在纳粹政策中获益?张(跃然)引用的着作是英文,我不方便查阅,稍做了中文文献检索,查到1985年6期《世界历史》许琳菲等人论文,指出所谓减少失业实质是半军事强制劳动,工人实际工资降低,中小企业税负增加,通货膨胀使持有国债的小资受到剥夺,大量小企业受垄断资本吞并,我认为张跃然同志的分析没有错误。

2、即使他的分析错了,过于强调了纳粹意识形态宣传对德国小资的蛊惑作用,没认识到实际经济利益的作用,这位曙光号同志抨击他“新自由主义学术官话”也是没有任何依据的,怎么就新自由主义了?如果因为认识不同,意见不同,就没有根据地扣同志帽子,就是“唯我独革”的表现,很容易破坏团结,是要好好反思纠正的,这与张(跃然)错不错无关。张不回应你们批评,你们大可以认为他认输了,但我作为第三方,我认为就事论事可以(泥足巨人那篇就是就事论事的态度),扣帽子就错了。我认同张的观点:具体历史事件中,某一阶级确实可能会因为意识形态宣传而支持有损自己阶级利益的一方,比如这些德国小资。我反对有的同志认为的,对民族主义泛滥不用担心,受到剥削小粉红自然就觉悟。当然,这根本不影响长期来看,阶级经济利益会比意识形态忽悠的作用更大,张也提到了,小资之所以容易被忽悠,也是因为其阶级利益使其不敢抛弃私有制。最后,即使我和张的认识不对,那这对工人阶级实践的危害,如果有,也不可能达到与新自由主义相提并论的程度。总而言之,如果你们也觉得这是扣帽子,是错的,那最好表示一下歉意吧。

3、至于“政客技术学”的问题,曙光号好歹定义了一番政客技术学的具体内涵,但我看不出张的哪句话说:法西斯不用担心那些问题,革命党可以无视条件了?这完全是在打稻草人。最后,关于“盲目乐观”,政资研根本没说你们分析法西斯的弱点是盲目的,是错的。盲目的是:法西斯有弱点,不代表他不可怕,因为工人的组织力量会被严重削弱,即使法西斯崩溃,也没力量自己夺取政权(赤旗同志也说,蒋介石法西斯根本不够格),除非社会主义国家驻军。对于革命进程来说,这完全是拖长了时间,增加了牺牲,谁不愿意革命的牺牲更小呢?更何况,法西斯发起疯来,倒退回前现代都有可能,这不可怕?怕法西斯不是怕与他斗争,而是怕人类再次受到巨大的伤害,这恰恰意味着要全力阻止他上台,即使上台了,也要全力让他下台,这其中当然要利用你们所说的法西斯弱点。不知道这样说得够不够清楚,不管怎么说吧,你们的许多文章、观点我都很赞同,就是有这些不同意见,请你们考虑下吧!

4、仔细看了你们当时的反驳,又看了看文献,有必要补充、修正一下:首先,张的文章提出,经济利益有时不是决定立场的主要因素,主要因素可能就是意识形态。我的理解是:他说的经济利益可能是指根本上的阶级利益,垄断资本掌权,小资的经济利益当然是受损最大的,虽然眼前有些小恩小惠;也可能,他就是指眼前的、现实的经济利益受损。毕竟,许多文献都指出:小资的经济利益确实受损了。首先,小业主在小资中仍然很重要。据张继平1985年《历史研究》上的论文,以柏林东部的冲锋队为例,小工匠、小商人等占60%,官吏、自由职业者30%.即使双方各占一半,我们也不能说“真正发挥作用的”只有官吏职员。其次,拿人均GDP推断官吏工资毫无根据,谁都知道GDP未必是劳动报酬。而据张继平的论文,靠薪金生活的小资,实际工资也大幅下降。再次,军备扩充吸收了多少失业者?有多少是被征兵?他们的收入有何变化?这些直接的事实根本不清楚。另外,当兵有饭吃,然而要送死,这压根算不上什么“物质利益”.那些后方军事技术人员、官吏的扩充规模能有多大?

5、至于工人的状况,拿食品产量的增加论证工人消费的增加根本就不成立。德国的食品很大一部分依赖进口,产量的增加主要是为了实现自给自足。至于实际工资的状况,项洋的硕士论文认为在纳粹德国的初期是平稳的。在备战时期,因为劳动力紧缺,工人的工资也上涨了(尽管物价也会涨)。这或许算是工人获得的好处吧。但论文也提到,工人在工资与工时的决定上完全失去了话语权;在收入分配中,劳动报酬的比重下降了,利润收入的比重则上升了。工人即使获得了稳定收入带来的好处,也很难说获得了资本家的妥协“割肉”.

6、我一开始说的“所谓减少失业实质是半军事强制劳动,工人实际工资降低”,是那篇论文的归纳,但现在感觉说的太绝对,首先,强制劳动确实有,但减少失业也并不是全靠这个,其次,这篇论文的工资数据是1932-35,然而按项洋的论文,比较32-36,工资就是平稳的了。所以,可以说失业者(失业工人、破产小资)和在岗工人至少获得了稳定收入,这确实可以算短期的经济利益。不过,对于小资的经济状况,我认为主要还是受损的,小业主肯定受损了,但他们依然支持纳粹,这本身已足以说明意识形态的作用;也没有文献说职员、官吏的收入增加,反而张继平的论文称下降了;我推测职员工资下降主要是因为工资赶不上物价,36年后纳粹大举扩大军事生产,物价难免上涨,工人可以加班加点挣工资,职员是非生产性的,未必有这机会;我查了普兰查斯的原书p264,也与我推测一致,职员工资下降了20%,同时工人工资则是稳定的;另外,也没有依据说,纳粹组织的扩展提高了成员收入。

(作者:郑梓岩。来源:红旗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