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乔治·奥威尔用生命的最后一点余晖写完了《1984》。
这个共产党人可以骄傲的死去,因为这部小说至今已经被翻译成62种语言,销量超过3000万册,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20本学术书之一,其本人也一些话语体系称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
书中杜撰了一个横跨亚欧非的大洋国,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和恐怖的,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的假想的极权社会。书中主人公,在大洋国“真理部”从事篡改历史工作的外围党员温斯顿,因为在工作中逐渐对领袖“老大哥”产生怀疑,并与另一位外围党员裘利亚产生感情,因而成为思想犯。
在“友爱部”101室的反复摧残下,温斯顿最终成为了“思想纯洁者”。内心深处承认了“2+2=5”是事实,高呼着“我爱老大哥”。场景让人不寒而栗。
全书文字到此结束,但故事却在现实中继续。
在杜撰而又现实存在欧亚国,越来越多的温斯顿开始逐渐清醒,开始怀疑,开始蠢蠢欲动。1991年8月19日,一次宫廷政变华丽摧毁了老大哥的根基。随后,克里姆林宫上空缓缓降下的老大哥旗帜给了《1984》精彩的句号。
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拿着放大镜从史料中找寻这个老大哥的轰然倒塌的原因。实际上,《动物庄园》比史料更加生动描绘了老大哥倒下前夜。
为何庄园的信仰可以如此迅速的崩塌?也许自老少校(Old Major)死去,雪球(Snowball)遭到驱逐后,这个庄园的信仰便已经不复存在。
血腥的屠杀让异见者闭嘴,高强度的风车建设压榨动物的最后一点力气,尽管绵羊最终依然高呼“四只脚的好,两只脚的更好”,却没有动物愿意相信。
恐惧和闭塞消息无法达到长久的稳固,因为总会漏出一些马脚,吹进一些风声,驴子本杰明总是活的更久,也不会一直对愚弄忍气吞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觉得老大哥在未来不具有现实性,真相不可能被蒙蔽,社会不可能被隔绝,老大哥根本无从统治。
然而互联网比《1984》中的“电幕”更加可怕,因为电幕是公开的,被监视人甚至能知道电幕视野的死角在哪儿。由于技术原因,也不可能每个电幕都去实时监控,但是网络上而且一切都被记录在案,无处遁逃。
这样我们就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一个《美丽新世界》。
这个美丽的新世界比老大哥高明的地方就是不再强行禁书,而是使得没有人愿意读书;不再闭塞信息,而是使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不再隐瞒真相,而是把真相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不再控制文化,而是把文化变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
这里是两种类型的极权。老大哥把人变成忠诚的疯子,美丽新世界要的是顺从的犬儒。
但奥威尔说:一个享乐主义的犬儒世界是不可能持续的。
因为有些人天性里就需要鲜血、需要旗帜、需要口号、需要为之献身的某种东西。老大哥对人类有一种古老而神秘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也许会潜伏蛰藏,但很难真正消失。
当民众面临压力(战争、疫病、饥荒、恐怖袭击)的时候,大家都想急切地解决问题,而不再关心实现的手段。所以每次面临重大事件的时候,大家都有抛弃自己权利和义务、把一切交给一个有能力的人手中的倾向,所以很多老大哥其实是源于人民的绝望,人民决定用一个老大哥来继续高效地解决问题,就像没经历过战乱的人会对战争持更轻率的态度一样,没经历过这种危机的政权不能理解老大哥诞生时的必要。
选择美丽新世界的美国曾经有过“麦卡锡主义”的日子,虽然很短暂,但是形成的机制影响直到今天。美国在“911”之后重新定义了一些“自由”的边界,其实就有向这个方向收缩的倾向,一次橙色革命就可以让乌克兰的纳粹主义死灰复燃,一次难民潮就可以让欧洲保守主义得势,我们面对压力时常常惊慌得不成样子。
选择老大哥的和选择美丽新世界的都是我们,只不过我们慌的时候表现得不像我们而已。
老大哥与美丽新世界将会交叉上演,马克思那里叫“不断革命”。
未来终将属于美丽的新世界,但老大哥也在阴影中时刻等待召唤。
(作者:小王同志。激流网原创首发,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