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这个作品及其风潮中看到了三重东北。
第一重是迪厅、霹雳舞涌现的那个 80-90 年代的东北——作为历史基底的东北。
这个时期,东北公有制经济在市场化的改革浪潮中,出现了“畸形繁荣”——企业不再为长期的全国计划负责,而更多将“再生产基金”(研发经费、储备金、设备折旧费等)倾 泻于商品生产,占领地方市场,在全民消费缺口大开的时代,赚取了丰厚业绩。
这种“寅吃卯粮”的做法能够实现,依赖于“一长制”的回归,即企业民主体制(职工代表大会制)的瓦解。从民主走向集权是伴随着激烈斗争和圆滑技巧的,“打击三种人”是激烈的一面,而夸张地提高职工福利则是圆滑的一面。此外,在相当一部分企业中,由集权带来的腐败日益滋长,挥霍家底赚来的收益多饱于私囊。然而,好景不长,生产过剩(或曰“有效需求不足”)是商品经济无法摆脱的魔咒。80 年代末“价格闯关”失败,地方市场饱和,很多企业遭遇了“库存危机”。面对产能过剩的局面,当时的企业又不能合法裁员,因 此只能缩短职工劳动时间,以假代薪。
由此,在年轻工人/子弟等“第二代东北人”的眼中,一个福利挺好(寅吃卯粮),不操 心工厂事务(没有管理权),又充满闲暇时光(隐性下岗)的“黄金时代”到来了——董宝石也属于这一代人。如今回望,我们不难论断:这个“黄金时代”甫一诞生,就指向了彻底的毁灭。
第二重是在原有工人文化瓦解之后,东北人在文化焦虑中构建的东北——作为文化消费品的东北。
与公有制企业市场化改革相伴随的,是“工人阶级”这种文化符号遭遇边缘化。从 80年代东北的电影制片、评书题材和文学写作转向都可窥见一斑。东北人以往最擅长扮演的身份不灵了!但是,东北毕竟是当时全国经济底子雄厚、市民社会庞大的地区,有钱、有闲的第二代东北市民,率先抓住了传入内地的欧美-港台流行文化,并乐此不疲地参与其中。歌舞厅、录像厅、书报亭……成为了人潮涌动的地方。在此期间,以董宝石、郝宇、李萌等为代表的早期说唱爱好者也在东北汇聚成流。
这种文化构建在方言层面的反映最为耐人寻味:东北人开始发明新的方言了。新的方言有两种,一是叛逆的第二代年轻工人,通过模仿香港电影而创造的“塑料粤语”;二是登上全国舞台的喜剧演员(这也是各单位话剧团、戏曲团面向市场化改革的产物)通过改造城市小市民、乡村小农口头语,进而塑造的“小品腔东北话”。尤其是第二种方言,对于非东北居民,或是第三代乃至更年轻的东北人来说,是很难辨别的。因为年轻一代已经很自觉地模仿第二种方言,并视其为主流了。如果想听当年的“通用东北话”,需要参考一些老电影。
毫无疑问,两种新方言在出现之后,都引发了第一代东北人的反感:既不理想,也不真 实,不伦不类,没有正形!然而,属于他们的时代早已幻灭。自此,每当电视中出现四大天王、赵本山、黄宏等形象,年轻人呼朋引伴、看得津津有味,老人们扭头出门、散步下棋的戏剧,几乎在每个东北城镇家庭都屡屡上演。
第三重是在东北经济瓦解,流动东北人在身份迷失中构建的东北——作为认同符号的东北。
我们在前文已经论证,“黄金时代”注定毁灭。这种毁灭带来的是,东北经济动能丧失,市民社会瓦解,文化进一步受到贬抑——原子化的第三代东北人背井离乡,到新的经济发达地区谋求安身立命(讽刺的是,他们的父辈很大程度上用白条和倒卖,成就了这种经济地理格局变迁)。这一批流浪的东北人,很大程度上不了解此前的历史,但又的的确确生活在“效果历史”之中。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自己的家乡并不贫困,却低迷颓废。关内人并没有在文化上比家乡“发达”很多,甚至还有落差(譬如在劳动保护、女性地位、社会互助、艺术欣赏等方面),但自己必须要顺从某种隐形的“凝视”——承认自己“来自观念落后的地区”,必须接受“开朗大方、好喜排面、善于表演喜剧”等等莫名其妙的人设,才能够最快地融入发达地区精英的世界。同时,留在本土的东北人,若想最快地得到全国消费者的青睐,也必须无保留地配合这些刻板印象,便能在直播平台“月入斗金”。在这个意义上说,这些本土东北年轻人,也已经无法回到前两代东北人的那个自信自立的“东北”,而不过是一些锚固在地图上的 “跑不掉的流浪者”了。
董宝石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找到了艺术创作的新坐标:为流浪一代的东北人,构建一种最低限度的主体性——家乡的“老舅”,一位落魄的贵族,那些凝视你的“文明人”,玩的都是你舅年轻时剩下的冷饭,外甥们,不要怕,你们根子上有文化——这不啻是一种阿 Q 式的反 抗,但具有镇痛的作用。此外,这样一种来自长辈(但又是最年轻、亲和的那个长辈)的口吻,事实上艺术地文饰了第二代东北人真真切切的失败,诱导着第三代流浪者与父辈达成某种和解。
但是,蹦迪总不能当饭吃。“黄金时代”以来种种不文明的经济-权力-地域-文化关系,怎可能在歌声舞影中得到超越和扬弃?
长按二维码支持激流网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wind_1917
(作者:马小翠。原载于哈扎尔学会,作者授权激流网刊发,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责任编辑:郭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