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伴侣。它周期性地袭击着资本主义经济,成为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自1825年在英国发生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再生产总是在危机、萧条、复苏、高涨的恶性循环中盘旋。战后,帝国主义的再生产和经济危机出现了哪些新的情况和特点呢?这是本章所要探讨的课题。

一、“黄金时代”摆脱不了危机的魔怪

战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曾有过一段迅速发展的时期。从1948年到1972年,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的平均增长率为:美国4.3%;法国6.1%;英国3.1%。其发展速度都超过了战前。三个战败国工业生产的平均增长率更高,意大利为7.6%,联邦德国为9.4%,日本为15.1%。资本主义的辩护士借此大肆吹嘘:资本主义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这种发展是“自由世界”的“黄金时代”。但是,经济危机仍在恶性循环中频繁爆发,日益加深。尽管垄断资产阶级大力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采取各种“反危机”措施和政策,但是,危机的魔怪仍然继续在蹁跹起舞。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再生产周期参差不齐,危机爆发时间、周期长度和次数都不一样,大致说来,重大的经济危机发生了五次。第一次经济危机发生在1948年至1952年。这次危机首先发生在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本土没有经历战火的硝烟,它依靠战争的刺激,生产能力畸形膨胀起来,固定资产增长一倍。战后,由于军需生产的减少,扩大了的生产能力和缩小了的市场之间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危机从1948年8月开始爆发,工业生产持续下降了十五个月,下降幅度达10.1%,几乎全国各个工业部门都受到袭击,从而使整个工业生产倒退了三十七个月,同时,失业人数巨增,大量的企业破产,物价下降了5%左右。

日本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都经历了战火的摧残,整个经济曾一度处于瘫痪状态。在美国爆发战后第一次危机的时候,它们还不存在爆发生产过剩危机的条件。它们曾经不得不依靠美国的扶植来医治战争的创伤。随着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逐渐恢复和发展,经济实力对比的变化,再生产过程中的矛盾也趋于激化。于是在1951年到1952年,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加拿大都先后爆发了战后第一次经济危机。日本经济在美国的扶植和侵朝战争的刺激下,很快走上了恢复和发展的道路,但在1953年至1954年也爆发了经济危机。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第二次经济危机发生在1957年至1958年。这次危机又是首先从美国开始的。1957年3月,美国的工业生产开始下降,企业倒闭,失业增加。到1957年年底,危机的风暴席卷了全国经济的各个部门。工业生产持续下降了十四个月,下降幅度达13.5%。接着,加拿大、英国、联邦德国、法国、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先后发生了危机,其他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也同样受到危机的冲击。这次危机的规模和深刻程度远远超过了第一次经济危机。

由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再生产周期的发展进程出现了较大差异,从而导致资本主义世界战后的第三次危机呈现出明显的非同期性。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危机的时间参差不齐。六十年代中期,法国、英国、联邦德国等,先后爆发了经济危机,生产下降。美国从1969年10月开始爆发经济危机,工业生产连续下降十四个月,下降幅度为8.1%,企业倒闭,失业大量增加。继美国爆发危机之后,在1970至1972年,日本、联邦德国、英国、意大利等也先后出现短期的工业生产下降和停滞,资本主义各国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都出现了不断加剧的趋势。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第四次危机发生于1973至1975年。1973年11月,英国经济首先出现了下降的局面,爆发了危机。同年12月,美国也陷入了危机,随后扩展到日本。1974年又席卷了意大利、法国等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这次危机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期发生,几乎冲击了各个经济领域。工业生产持续下降的时间和幅度都超过了前几 次危机。美国的工业生产连续下降了十个月,下降幅度为15.3%;日本连续下降了十五个月,下降幅度为14.1%;联邦德国下降了二十三个月,下降幅度为12.2%,英国下降了二十二个月,下降幅度为12%,意大利下降了十九个月,下降幅度为22.3%。失业人数剧增,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同通货膨胀、金融货币危机交织在一起,多种病症并发,使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百孔千疮。垄断资本阶级惶惶不可终日。它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深刻的一次经济危机。

二、危机的乌云又一次笼罩着西方世界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第五次危机从1979年4月开始。经济危机的阴云笼罩着整个西方世界。这次危机首先从美国爆发。接着迅速蔓延到英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连一向较为稳定的北欧五国和瑞士也无一幸免。危机也严重地涉及到广大发展中国家,使很多发展中国家陷入独立以来未有过的困境。危机 起伏曲折。这次经济危机持续耐间最长、危害最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工业生产下降,大批企业开工不足。从1979年4月至1980年7月,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8.6%。从1980年8月至1981年7月,工业生产刚刚回升到危机前的水平,但从1981年8月份起,工业生产再度下降。到1982年10月,工业生产比1981年7月下降了11.4%,企业开工率下降到68.4%,成为1948年以来的最低纪录。英国从1979年7月开始卷入危机,工业生产下降幅度达15%,接近于1975年的水平。1982年英国的工业生产仍在低水平上蹒跚爬行。有76%的工厂开工不足,多数工厂的开工率徘徊在50%至70%。继英国之后,欧洲共同体其他国家自1980年第二季度始也卷进这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到谷底之后,停滞不前,在谷底徘徊。联邦德国曾被誉为西欧工业的“火车头”,近几年来,一直在陡峭的斜坡上踯躅不前。联邦德国1980年春季发生经济危机,工业生产下降,持续了两年多。日本经济同样受到了这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工业生产下降,企业开工不足,出口额减少。日本报刊评论说:“昨天日本经济还有微弱的阳光,今天却已经乌云密布了。”这次经济危机持续时间之长,超过了战后历次世界性经济危机。

第二,企业破产率高。由于旷日持久的经济危机,工厂开工率急剧下降,大批企业因利润锐减或亏损严重而纷纷破产倒闭。1982年1月至12月中旬,美国有24,000个企业玻产,破产率达0.85%,创1932年美国经济大危机以来的最高纪录。联邦德国1982年中9个月有11,406家企业倒闭,比上一年同期增加了37 .1%,创历史同期的最高纪 录。英国、法国、荷兰、加拿大等国家的企业破产率均达三十年以来的最高峰。

第三,失业人数急剧增加。恩格斯曾经指出,在生产高潮时期被资本家随意雇佣的工人,到了危机时期就会被重新抛到街头。企业大批倒闭,停工停产,这是垄断资本家向广大劳动人民转嫁危机的一种手段。在危机期间,失业问题日益严重。1982年11月份,美国失业人数达1,200万人,失业率为10.8%,这是最近四十二年来的最高点;欧洲共同体十国的失业人数达1,170万人,失业率为10.5%,其中英国、法国、荷兰和爱尔兰的失业率都超过战后最高记录,接近三十年代的水平。据估计,1983年,西方国家的失业人数达到3,500万至3,700万人。这是一幅“非常暗淡的景象”。除全失业者外,还有许多工人由于工厂部分时间停工或“减薪休假”而处于半失业状态。他们生活没有保障,到处流浪,这是资本主义制度带给工人的灾难。

当前,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问题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个特点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失业问题的长期存在。大批工人失业不仅在经济危机阶段存在,而且在经济回升或高涨阶段也存在。失业人数的剧增,一方面是因为新的科学技术的采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减少,并使一些人不适应于经济结构的变化而被排挤,出现了“结构性失业”。据美国报刊的报导,自1978年以来,芙国汽车、钢铁等传统工业部门已裁员100多万人,1982年钢铁工业的就业人数比1957年减少了57%,在汽车工业的就业人员比1978年减少了30%,在铁路运输业的就业人数比1952年减少了68%;另一方面是因为资本主义国家为了降低通货膨胀率,提高利息率,从而使投资减少,经济发展停滞,失业工人大量增加。第二个特点是不具备专业技术的青年失业率最高。1982年,在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失业大军中,青年人失业占40%以上,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外籍青年工人的失业率达50%以上。美国1982年12月份统计的失业人数中,青少年失业率达24.5%,黑人青年的失业率已接近50%,在一些大工业城市,黑人青年的失业率已高达70%以上。西方世界有人把青年失业比喻为“一颗正在滴答滴答响的定时炸弹”,随时都可爆炸的“政治火药桶”。

第四,债台高筑,债务危机严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内外债务已经膨胀到惊人的地步。如美国的公私债务平均每人已达2万美元。日本的国债总额已超过70万亿日元,平均每人要负担近60万日元的国债。据联邦德国《日耳曼论坛》报导,到1981年,国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美国为47%,英国为59%,意大利为49%,日本为46%,联邦德国为34%。帝国主义国家竭力转嫁经济危机,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和剥削,使不少发展中国家陷入当年借的新债还不够清偿当年债务本息的困境。这反过来又加重和延长了世界经济危机。美国财政部长里甘承认,“世界面临着极其难办的经济和金融问题,基本上是战后时期没有先例的。”这样使西方许多银行岌岌可危,信用膨胀,货币不稳,生产“过剩”危机与金融危机交织在一起。

这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是战后最严重的一次。1983年春美国爬出危机的深沟,止跌回升,第三季度已恢复到危机前水平。经过四年停滞的美国经济,才从危机的恶梦中苏醒过来。由于里根政府继续实行赤字财政,危机过后即令出现暂时“繁荣”景象,可能也是昙花一现,很快又会重新回到“滞胀”的困境之中。西欧国家1983年也走出了谷底,开始缓慢的复苏。但是这种好转也是走走停停,步履艰难。至今多数工业国家的经济仍然未脱离半停滞状态,工业生产尚未恢复到危机前水平。

长按二维码支持激流网 

今日帝国主义:战后经济危机在恶性循环中频繁发生-激流网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jiliu1921    

今日帝国主义:战后经济危机在恶性循环中频繁发生-激流网(来源:《今日帝国主义》,激流网整理录入,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责任编辑:郭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