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由于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刺激和垄断资产阶级国家政府的经济干预,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发生了新的不平衡,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的加剧以及其他各种经济条件的变化,经济危机同以往相比,在表现形式上有所变化,出现了不少新的现象,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危机频繁,周期有缩短趋势
马克恩曾经指出。“直到现在,这种周期的延续时间是十年或十一年,但绝不应该把这个数字看作是固定不变的。相反,根据我们以上阐述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各个规律,必须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数字是可变的,而且周期的时间将逐渐缩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史,完全证实了马克思的这个科学预见。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阶段,周期性的危机大约每隔十年左右爆发一次。二十世纪初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经济危机的周期大约缩短到八年左右。战后,随着现代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革新,随着交通运输、通讯工具的巨大改造,国家垄断资本实行加速折旧制度,缩短了固定资本更新的时间,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进程也大大加速而缩短。因而使经济危机周期呈现出缩短的趋势。美国从1945年到1980年年35年中,发生过7次经济危机,平均5年发生1次。同一期间,日本、联邦德国、英国也都发生过7次危机,法国5次,意大利6次,普遍表现为危机爆发频繁和周期缩短。
当然,也有抵销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缩短的因素,例如:垄断资产阶级政府干预经济措施的加强;垄断资本掌握市场情况的改进;社会经济中非物质部门比重的扩大;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出现了许多周期较长的大型项目,等等,这些因素不过是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再生产周期的一些干扰而已,但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制约着的生产过剩危机规律必然起作用,随着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缩短,经济危机仍呈缩短的趋势。
二、从大起大落到萧条绵延和长期停滞
我们知道,战前,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的界限比较明显,各个阶段之间的波动起伏也比较大。经济詹机爆发时,生产急剧下降,高涨阶段生产又较大幅度地上升,呈大起大落状态。以美国为例,战前的1920年危机,工业生产下降22.7%,1929年危机下降46.2% ,1937年危机下降21.7%。
战后的情况就不同了。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四个阶段的交替进程和各个阶段的特点变得不太明显,回升乏力。战后的危机阶段,生产下降幅度一般比较小,危机阶段持续的时间也比较短,没有爆发象1929-1933年那样严重、持续时间长的经济危机。战后,英国发生的7次危机,工业生产下降幅度都没有超过20%,1948年危机时下降10.1%,1957年危机时下降13.5%,1969年危机时下降6.8%,1974年危机时下降15.3%。工业生产连续下降的时间,最短的只有九个月,最长也仅有十六个月。1979年4月开始的危机,使美国工业生产持续下降了十六个月,经过一年的缓慢回升,刚回升到危机前的水平,1981年8月又开始再度下降,至1982年底又下降了十六个月。战后,萧条阶段与复苏阶段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长,复苏过程缓慢无力,经济回升到危机前的最高点所需要的时间趋向延长。例如,美国1948-1949年危机后,工业生产恢复到危机前最高点花了六个月;1957-1958年危机后的回升期却需要十个月,1970-1971年危机后的回升期延长到十七个月,1974-1975年危机后的回升期延长到二十一个月。1979年4月发生的危杌,从1983年初开始缓慢回升,回升期也很长。由于经济复苏缓慢无力,使得萧条阶段和复苏阶段的界限不易明显划清。高涨阶段更是虚弱无力,生产增长缓慢,持续时间也日趋缩短,失业人数大量增加,生产能力的利用率下降。例如,美国在高涨阶段的开工率一般只有80%左右。这种情况在战前只发生在危机阶段,而战后即使在高涨阶段,也成了经常的现象,经济萧条和生产波动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常态。处于这种慢性萧条时期,对于资本主义制度来说,“要比每十年就重复一次危机的时期危险得多”。它意味着经常的生产过剩,孕育着特有的经济危机。恩格斯指出。“持续的经常萧条必定准备一个空前剧烈和广泛的破产。”
战后,危机的深度和广度一般不如战前严重,但进入七十年代以后,已呈现出日益深化的趋势。
三、经济危机的同期性和非同期性交错出现
自1857年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第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以来,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的经济危机基本上都是同时的,时间先后差不多,从而也都是世界性经济危机。这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逐渐形成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仅在一国或几国,而且逐渐在许多国家产生和发展,特别是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发展,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形成,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趋密切,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资本主义国家的再生产运动,逐渐形成了统一性,从而使经济危机在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的时间趋向一致。但由于各国所处的历史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的
不同,生产各部门的结构不一样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运动过程也存在差异。资本主义由自由竞每阶段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世界市场更加扩大,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更加完备,国际经济联系更为密切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同期性也就愈加显著。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国际化迅速发展,各国之间相互经济联系比战前更加密切,这必然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运动和经济危机仍具有同期性的一面。但是,另一方面,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影响大不相同,资本主义各国普遍采取国家干预经济、对再生产运动进行垄断调节、人为地刺激经济增长的办法,在时间上、规模上和效果上的不一致,科学技术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技术设备的结构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这种变革在实现时间、规模及其对经济影响上也是不同的,从而造成了各国再生产运动进程的不一致。危机成熟时间也就有早有迟、有快有慢,出现了经济危机非同期爆发的现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同期性和非同期性交替出现,并不能否定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运动规律。这一规律仍然起着作用,但同期性却遭到很大的干扰,同期性表现得不如战前那样明显了。从七十年代起同期性有着加强的趋势。
战后,1957-1958年、1974-1975年和1980年爆发的三次世界性经济危机,都具有明显的同期性质。1957-1958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首先从美国爆发,然后波及日本、英国、法国和加拿大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这次危机除联邦德国发生一些经济部门的局部性危机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乎都同期发生了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和国际贸易在1958年都大幅度的下降,危机持续的时间也较长,具有比较明显的同期性。发生于1974-1975年的世界性危机,各国发生危机的时间又比较接近。联邦德国存1973年8月爆发,法国于1974年2月爆发,日本、英国在1974年3月爆发,美国在1974年9月爆发。危机无一例外地席卷了所有资本主义国家。这次危机中,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的幅度很大,普遍超过了10%。持续时间很长,企业开工不足,固定资本过剩,投资不振。工人失业猛增,失业率达到了战后的最高记录。危机过去之后,萧条阶段还持续得特别长。因此,这次经济危机呈现出最为明显的同期性,对帝国主义经济的打击也是最为严重的。由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1980年前面临的再生产条件基本相同,固定资本投资的增长在时间上也比较一致,因此,在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的前提下于1980年前后发生的经济危机,又是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具有明显的同期性。
除以上三次危机外,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危机都是非同期性的。战后第一次发生的1948-1950年经济危机就是一个例子。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不仅没有遭到战争的破坏,反而在战争中大发横财,成了暴发户,经济势力大大膨胀起来,爬上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宝座。日本、西欧各国则受到战争的严重破坏,从而引起了再生产同期性的较大差异,使经济危机不可能在大致相同的时间爆发。因此,当美国在1948-1949年发生经济危机时,日本和西欧主要国家还没有从战争的破坏中恢复过来,不具备发生同期性危机的条件,这些国家的危机推迟到1951-1952年才先后发生。又如发生于1964-1969年的经济危机,各国爆发的时间相差达5年。法国在1964年5月开始,日本在1965年1月,英国和联邦德国在1964年4月,美国迟至1969年10月才爆发危机。
战后,促使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非同期性的因素,其作用是暂时的和有限的。随着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资本积累和再生产的矛盾普遍地日趋深刻;随着各个国家经济发展差异的逐渐缩小和消失;随着生产和资本国际化不断发展和提高,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将会随之不断地加强。这些因素决定着资本主义国家的再生产周期必将逐渐趋于一致,经济危机的同期性不仅不会减弱,还会进一步加强。
四、生产过剩危机和严重的通货膨胀交织并发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危机。战前,特别是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期,危机爆发时,通常都是货币短缺,信用收缩,在商品供应大大超过需求的情况下,商品价格总要下跌甚至大幅度下跌。例如,1873年危机时,商品价格下跌20.2%,1882年危机时下跌20.4% ,1907年危机时下跌0.8%,1920年危机时下跌21%,1929年危机时竟下跌47%。物价急剧下跌使积压的过剩商品能够比较容易地销售出去,使生产和消费达到暂时的平衡,从而为过渡到复苏和高涨价段准备了条件,有利于逐步走出危机阶段。战后,危机阶段,生产过剩,商品供应超过需求,这是迫使物价下跌的因素。但是,由于垄断组织人为地维持垄断价格,这种迫使物价下跌的因素受到一定的削弱,特别是垄断资产阶级为了摆脱和减轻危机,乞灵于各种刺激消费和投资的膨胀政策,滥发纸币和公债,从而引起了比平时更为剧烈的通货膨胀,纸币大大贬值,物价扶摇直上。这就形成严重的生产过剩和物价急剧上涨同时并存的局面。战后,危机期间,除四十年代的危机外,商品价格都是不断上涨的。例如1964-1969年的危机,美国商品价格上涨6.6%,日本上涨6.5%,英国上涨8.1%,意大利上涨6.3%,联邦德国上涨2.8%。1973-1975年的危机,物价上涨的幅度更大,美国上涨l5.3%,日本上涨32.5%,联邦德国上涨11.1%,英国上涨49.9%,意大利上涨24.6%。
战后,经济危机期间,物价上涨一次比一次更为利害。这就不可避免地使推销商品更加困难,从而不能通过经济危机强制性地使生产和消费达到暂时的平衡,促使经济危机日益加深。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1973-1975年危机之后,就出现了高物价和高失业同时并存的情况。尤其是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象脱了缰的野马,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头号经济问题。一个法国经济学家说:“通货膨胀的蔓延,好象一股有毒的浪潮,已普及整个西方。”通货膨胀的严重发展,迫使美国政府承认它是“可能使工业世界慢慢死亡的癌症。”到1980年,通货膨胀达到最高峰。如意大利高达21.2%,英国为18%,法国为13.6%,美国为13.5%,日本和联邦德国情况较轻,也分别为8.8%和5.5%。因此,资本主义国家都把通货膨胀看成为最严重的经济问题,在制定经济政策时,把反通货膨胀的措施放在优先的地位。
近几年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抑制通货膨胀方面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已收到不同程度的效果。例如,美国自里根上台后,采取了反通货膨胀的各种措施,使通货膨胀率下降,1981年为10.4%,1982年为3.9%。英国自撒切尔夫人组成保守党政府以来,一直坚持货币主义的政策,紧缩通货,抑制物价上涨,使通货膨胀率压低到1981年的11. 9%
和1982年的8.2%。
但是,通货膨胀的病根是十分复杂的。随着庞大的财政赤字的增加、大量滥发公债和货币供应量的不断增长,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卷土重来,死灰复燃,使通货膨胀率上升。
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和通货膨胀交织并发的尴尬局面,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处在两大病症的同时折磨之中。垄断资产阶级及其谋士都苦于找不出两全其美的灵丹妙药而怨天尤人。如果要继续抑制通货膨胀、采取紧缩政策,就难子爬出经济衰退的谷底,如果用减税、降低利息率、扩大财政支出和信贷等办法刺激经济发展,又会使通货膨胀更加猖獗起来,而通货膨胀越重,就越会给资本主义经济带来严重的后果,也使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
长按二维码支持激流网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jiliu1921
(来源:《今日帝国主义》,激流网整理录入,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责任编辑:还朝)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