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半月谈》关注贫困地区辍学现象,发现越穷的地方越滋生“厌学症”。列举事例包括:1)西南山区某贫困村15岁少年反复辍学,村干部规劝无效,扬言再有人劝便跳楼自杀。2)滇桂黔某县,学龄孩子辍学务工现象突出,不少贫困家庭都抱有“读书无用,不如出去打工”的心态。3)广东对口帮扶的广西某县,要动员100多名适龄青年到广东职业技术学校开展为期一年的培训,只去了40人,还有6人没几天就回来了。
调查发现,“厌学症”的背后,是越来越多农村家庭尤其是贫困家庭不再信奉“读书改变命运”。
读书曾经被视为寒门子弟改变命运门槛最低的通道,却正在被亟需翻身的贫困农村大面积抛弃,究竟是为什么?
一部分舆论认为,扶贫攻坚令贫困家庭吃穿有了保障,孩子已经失去了生存危机感,觉得“不奋斗也有饭吃、有衣穿,读不读书无所谓”——显然,这就是“西方高福利养懒人”的论调翻版。
居高临下只会片面指责。首先扶贫所能提供的基础保障与真正的高福利之间,还隔着很大的距离,一口温饱饭就能养出懒人,过于高估了我们福利的美好。贫困地区的少年虽然受限于环境,但眼不瞎,也能通过手机、电视等渠道看到外面的世界,日复一日的粗茶淡饭,怎可能让他们完全满足?
人不是牲口。虽然农村贫困家庭有种种理念上的局限,但是起码的思考对比能力是具备的,长期艰苦的生活,又教给他们最注重现实的经验,高高在上的论调完全忽视了主观视角,譬如说,即便他们有动力、有意愿去奋斗,是否真的存在这一条通道?
案例显示,产生厌学情绪并付诸实践的现象,集中在十五六岁的少年阶段,小学高年级到初中,成为辍学打工的高峰。那么如果他们坚持完成义务教育,是否存在更好的选择?答案可能是没有。
我们不谈极少数天才学霸,那是哪里都能绽放的,他们凭读书改变命运是上帝的恩赐,不是多数普通人可参照的。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普通智商的孩子来说,他们能否靠读书通道获得发展的本钱,高度取决于身边的背景和资源。一个大城市的孩子和一个贫困农村的孩子,其机会相差甚远。
优质教育全部集中在城市、大城市,一个普通的孩子经过完整初高中教育之后,就有很大的概率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奠定了走入现代职场的基础。而对于贫困农村来说,他们有什么?根据半月谈的调查,普通的农村孩子,从村小起步,至少要在初中阶段进入县城的学校,才有可能走上从高中到大学的赛道,在乡村完成义务教育,是几乎没什么机会的。
如果没有钱,成绩也不够突出,便没有能力及时转入县城,这最低门槛的考学通道,初中阶段便成为可有可无的鸡肋。这是老百姓眼睛可以观察到的现实,此间利弊不需要外人来劝说的。如果乡村学校但凡能有一定的比例考入优质高中,村子里能有一定比例的孩子考上大学走通读书翻身之路,百姓一定会抓住这个机会,很多已经懂事的孩子也会。
一直以来,农村初中招生惨淡、流失率极高,教师流失率也很高,教学质量低下,纪律散漫,恶性循环……这就是无望之坑。
基层干部为什么要把厌学的孩子劝回坑里?——因为这是工作,完成义务阶段教育普及率,关系到他们的政绩,而并不是真正完成这些少年的人生规划。至于初中念完之后能否有下一步的机会,已经不再属于直接量化的指标。
如果乡村中学,一个好高中也考不出来,一个大学生也培养不出来,那么完全就是浪费时间和金钱的死胡同。去流水线打工、工地搬砖,初高中学历聊胜于无。能够早几年打工的,跳过这段低质量教育,反而成了理性选择。
“厌学症”只是表象,真相是“读书改变命运”的通道,很早就对这批孩子关闭了。在小学高年级,或初中阶段,能考学和不能考学的,就已经泾渭分明。
要改变这种现象,唯有深度的教育均衡,把优质教育资源真正充实到乡村中小学,给优秀教师一线城市的待遇,吸引他们留在乡村,支援建设大城市标准的校园,成为当地最好的建筑,扎扎实实提高农村中小学的升学率,把读书成才之门真正打开,所谓“厌学症”不战而退,不用你挨门挨户去劝。
长按二维码支持激流网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jiliu1921
(来源:纸上建筑。责任编辑:邱铭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