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资本在流通过程中因为不能马上卖出去,从而不能走完W′-G′的转变(商品资本W′到货币资本G′的转变),而造成资本循环的停滞。另一方面,作为生产者代表的资本家,必须要求市场有充足的作为自己生产资料的商品,以供自己购买进行生产,完成G-W-P-W′,也就是不造成生产的停滞,而要求市场上必须要有商品资本的停滞。这种商品资本停滞叫做商品储备。这种商品储备,就是在工厂已生产完成但并未卖出停在仓库里的商品,或者是商店里柜台上或仓库里的商品等等。

每周经济评论丨商品资本流通与生产资本流通之间的对立-激流网

第一个对立。

就是作为生产者代表的资本家与其他生产资本家之间的对立(在生产链上即上游生产厂商与下游生产厂商之间的对立)。作为生产资本家,希望自己资本循环没有停滞,始终能够及时的完成W′-G′的环节,同时希望自己生产资料在商品市场上每时每刻都有供应(至少是快于自己生产周期或者资本周转周期),以便完成G-W-P-W′环节,两个环节合在一起,就是G-W-P-W′-G′,即完整的货币资本循环,也就是完整的资本循环。

而作为给下游生产者供应商品的资本家而言(这里没有具体指出是社会生产的第一部类,主要原因是劳动者作为劳动力再生产的主体,同样符合G-v-v-G,这里符合商品流通的一般规律,只是没有了剩余价值生产m这个内容。W=v+m。第一部类资本家生产与第一部类资本家或第二部类资本家生产的关系以及第二部类资本家生产与资本家或劳动者消费的关系在下面的内容中会具体讨论。),自己生产的商品的堆积即停滞,造成市场随时能够给下游资本家供给生产资料。这种情况对自己而言就无法及时完成W′-G′。那么在供应链上的这一对资本家之间,就构成了对立。一部分资本家无法快速实现自己商品价值是另一部分资本家快速实现自己商品价值的前提,一部分资本家无法全部实现自己商品价值是另一部分资本家全部实现自己商品价值的前提。

第二个对立。

如果上游生产资本家完成生产环节后,商品资本全部的转变为货币资本,也就是完成了W′-G′,商品全部卖出了,这时就意味着,它下游生产资本家当追加资本扩大再生产时,没有及时充足的生产资料,也就不能全部的或最有效率的利用自己的厂房、机器设备、劳动力等生产资料,这时,造成了生产资本的停滞。即如果市场上没有某种商品储备,一类商品完成生产环节后快速继续完成了销售环节,那就会造成另一类商品生产的停滞或部分停滞。首先是造成下游生产的部分停滞,进一步造成提供给下游生产的其他生产资料生产的部分停滞。即商品资本的快速流通是以生产资本的停滞为代价的,换而言之商品资本的快速流通是生产资本停滞的前提。

在第一个对立中,生产资本的快速流通是商品资本停滞的前提。在第二个对立中,商品资本的快速流通是生产资本停滞的前提。这两个对立结合在一起,即商品资本流通和生产资本流通互为损益。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个大前提下,商品资本流通和生产资本流通不能同时达到极大值或者不能同时做到最优的情况。这里的最优是全部社会生产比例的问题,即将生产资本流通和商品资本流通的外部对立转化为生产环节内部联合,如钢铁厂生产,铁矿石——铁水——钢坯——型钢,生产是由铁矿石到型钢的实物产品比例确定的,各个中间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也满足总体的比例,而这种中间产品钢水或钢坯,是以一种最优的情况来生产的。这种情况在后面会详细讨论。

在社会生产中,生产资本家不能同时达到生产和出售的最优解的时候,商人资本家就出现了(这里的出现不是历史的出现,而是需要的出现),商人资本家购买生产资本家的产品,帮助生产资本家完成价值实现,同时商人资本家出售商品,帮助生产资本家完成生产过程。这里,商人资本家就以商品储备的形式首先帮助生产资本家解决或者加快各自购买和出售的问题。进而,商人资本家以商品储备的形式,以快速购买和出售、大量的购买和出售,给生产资本家发出信号(即所谓的市场给生产资本家发出信号),让生产资本家扩大再生产。这时,问题的性质并未发生变化,依旧是生产资本的流通和商品资本流通的对立,但承担这种对立的主体发生了改变,由原本生产资本家之间的对立转变为商人资本家和生产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商品储备的增大导致生产的扩大,也就是以商品资本流通停滞为代价加速生产资本流通。当商品处于过剩或者严重过剩状态,商品储备在一定的限额以上,商品资本流通停滞反过来导致生产资本流通停滞。即产品过剩引发工厂停产。商品资本流通反过来影响生产资本流通。

每周经济评论丨商品资本流通与生产资本流通之间的对立-激流网

我们还可以讨论一下前文提到的一个问题,如果说上述商品资本流通和生产资本流通之间的对立,表现为第一部类资本家生产与第一部类资本家或第二部类资本家生产的对立,那么第二部类资本家生产是否与劳动力再生产有同样对立的体现。答案是肯定的。(这里第二部类资本家生产,我们首先排除资本家利用剩余价值m的消费情况,单讨论第二部类资本家生产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情况,在讨论中以第二部类资本家生产统称,不再细称。)

第二部类资本家生产劳动力再生产所需的生活资料,如果生活资料作为商品快速的完成了货币形式的转化,也就是生活资料每时每刻的生产都被劳动者每时每刻的购买,这里首先是指第二部类资本家W′-G′这个环节是通畅的,也保证了G-W这个环节的通畅,因而第二部类资本家生产资料流通的正常。对于劳动力而言,在市场中生活资料每时每刻被购买,即表示不能每时每刻随时能够买到生活资料,这种情况是灾难性的,如果没有充足的生活资料保证自己的再生产,那就以为着没有充足的劳动力可以提供给资本家购买,也就是说劳动力再生产本身收到了影响或者停滞。

如果市场上有充足的生活资料可供劳动者随时购买,这就意味着市场上有大量的生活资料商品储备,这种商品储备的存在,或者超出一定限额的存在,就会影响第二部类资本家生产资本的停滞。即便是做为中介的商人资本家转移表面转移了商品生产和劳动力再生产之间的对立,却由于扩大了商品储备而加重了商品生产和劳动力再生产之间的对立。和商品资本流通与生产资本流通的对立一样,商品资本流通与生产资本流通的对立表现为商品生产之间的对立,而商品生产与劳动力在生产之间的对立,表现为劳动力作为商品,没有了剩余价值生产这个环节,单是劳动力再生产。这两类对立是一样的。具体实例可以体现在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中,生活必需品等生活资料储备和石油等生产资料储备是同样在战略地位的。

上述的讨论都是定性的讨论,都是基于商品储备超出一定限额定量的基础上。而就现实而言,商品储备首先的必须存在的,即便是造成轻微商品资本流通停滞,也是有利于社会总生产正常进行,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流通的前提。但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总是在加剧着商品过剩,总是在引导商品储备超过一定限额。这就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商品特有的属性决定的。前面提到钢铁厂这个例子,如果由铁矿石到钢坯这个生产环节是由一家或几家生产资本家所完成的,由钢坯到型钢又是由另外的几家生产资本家所完成的,在这两个生产进行的同时,钢坯这个商品储备必然超出正常生产比例。这是之前讨论的由钢坯商品的属性决定的,而如果所有的钢铁厂,把由铁矿石产出钢坯和由钢坯产出型钢这两个生产环节合并到一起,即所有的钢铁厂都包括钢坯的生产和钢坯的消耗,这时,钢坯只是作为中间产品,而不具有商品属性,即完全是根据消耗而生产,这时,虽然每个钢铁厂都由一些钢坯的产品储备,但总是不会让其储备量失衡,造成严重过剩的情况。这是由企业内部生产的计划性决定的,就单个企业而言,生产的内部计划性使得其为了最终产品的生产,所生产出来的其他所有的中间产品,都处于一个最优的比例或者量存在,既不会降低到影响后续生产的程度,也不会过多的超过后续生产的程度。这里,钢坯由外部商品资本的属性,转变为了内部中间产品的属性,也就是生产资本流通与商品资本流通的外部对立(这里用外部对立的表述能够便于理解,而商品资本本身就是需要进行W-G,本身就是外部的,也就不需要再次强调外部性质,这个说法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同义的反复),转化为了生产资本流通内部的各个中间产品的对立,也就是由社会生产的无计划性用单个生产资本家的内部计划性所替代。如果这种替代扩大到全部的社会生产,那么社会生产的各个产品都是以中间产品的形式存在,都已以下一环节生产的需求存在,不论是生产生产资料还是生产生活资料,这时,商品的资本属性也就不服存在。而如果这种替代,是逐步进行的,那么,它的意义就在与产业链的合并或产业链中上下游产业的合并。由生产的集中发展到生产的垄断。

长按二维码支持激流网

每周经济评论丨商品资本流通与生产资本流通之间的对立-激流网

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关注网站的老师和朋友,激流网现推出会员制度:详见激流网会员办理方案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jiliu1921

每周经济评论丨商品资本流通与生产资本流通之间的对立-激流网(作者:赵国庆。本文为激流网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责任编辑:培天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