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人可以大声宣告“我想一个人生活”。有没有想过,这样的宣言也是前辈不断争取的结果——就如同每一次取得社会共识都不容易,关于单身的权利,也是无数女性争取和发声的结果。

单身状态为何可能遭遇非议?其背后隐含的问题是:难道脱离家庭,女性就不是完整的个体了?

当第一位打破“成长-结婚-生子”这种发展局限的女性行动起来时,就发现不管是男权主导的社会道德规则还是政策制度都在联合起来阻止她们。今天,选择单身的女性拥有比先人们更自由的环境,但是并不表明这种选择已经得到社会与家人的认可,同时单身的新问题:经济贫困、性自由、歧视、孤独等也一一显现。

我们并非鼓吹单身,很多时候单身(或因晚婚、或因离异等原因导致单身)是一种中间状态和常态,是女性在追求获得两性(伴侣)平等关系权力的必经阶段。婚姻、家庭、丈夫、子女并不能完全代表女性的成熟,对于有着“这就是我生活的全部了吗?”类似疑问的女性,我们希望给予这样的思考真正的选择机会。我们想知道,对于那些认真想要选择单身生活的人来说,可能会面临哪些困境,以及如何去面对它们?

哥伦比亚大学的钱岳博士不久前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四十年间30-34岁女性中未婚单身比例,比如中国台湾地区从1970年的2%升至近40%,韩国从1%增加到接近30%,中国大陆好像没有那么惊人,大约从1%升到5%。另有数据显示,在美国单身女性的数量(包括无婚史的、丧夫的、离异的和分居的)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超过了已婚女性。更令人吃惊的是,34岁以下无婚史的成年人的数量占到了46%。

不管未来中国单身女性数量是否超过想象,单身或者晚婚在全世界已经不是单一现象。波伏娃所总结的女性类型,即女性分为结了婚的、结过婚的、打算结婚的、因结不了婚而痛苦的,或许在长久的未来里还会继续存在。但这种成长小说式(18世纪起源于德国的一种文体,男性成长小说一般以男主人公走向社会结尾,女性成长小说一般主人公最终命运是脱离社会融于家庭)的结局,已经被越来越多女性改写。下面几则故事里的女性,就是做出抗争与探索的例子,透过她们的挣扎与困惑,我们才敢于思考更多的可能性。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每一次进步都让女性更靠近自由

埃莉诺•罗斯的故事  

埃莉诺•罗斯生于1916年,她从小喜欢动物、热爱大自然、对科学抱有极大热忱,梦想成为一名医生。但是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她读医学系,在成功申到奖学金后她去爱荷华大学读了生物学专业,毕业后成为一名生物老师。

在她教课时,社会上风靡一场关于“单身女学士”的讨论,主要内容是女性对工作抱有与男性同等的热情和忠诚,这些志向触犯了她们贤妻良母的身份。26岁的时候,她和同事结婚了。二战时丈夫参军,她放弃了自己的工作,跟随丈夫去阿肯色州。战后,他们回乡接管了父母的农场,丈夫认为女性不该外出工作,于是埃莉诺成为了勤俭持家的主妇。孩子们说“她总是病恹恹的,经常头痛,肩背也出了毛病,每周有三天,她要跪在地上用手擦污渍。”

在她获得生物学学位的二十年后,有一天本地大学的会计员来找她临时给一位去世的生物老师代课。埃莉诺向丈夫征求许可,丈夫点头说可以去帮忙几个星期。后来埃莉诺在二十二年后退休,并被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这个故事是《我的孤单,我的自我:单身女性的时代》作者丽贝卡•特雷斯特的母亲告诉她的,主角就是她的祖母。在告诉丽贝卡这个故事的时候,母亲说:“每当工作的时候,她脸上忧郁的神色就会消失不见,就是这个时候,我知道自己永远不会选择做家庭妇女。工作让她重新定义自己,肯定了自己的价值和身份。我的意思是,我很爱当个祖母、当个母亲、当个妻子等等……这些都很美妙。但首要的是,总得有个身份是代表我自己的,而这就是我的工作。”

如果将丽贝卡一家三代女性的人生放置在历史轨道里,我们会发现,挣脱旧式婚姻制度束缚的独立女性在过去五十年里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女性。今天能够享受的历史成果,很多是由那些先行者在更艰难的局势下争取而来的。

难道脱离家庭,女性就不是完整的个体了?-激流网媒体人殳俏的一条微博。争取单身权利和其它进步运动一样,得益于先行者不断努力。

世上大多数国家或地区,婚姻关系在一开始就充满了男尊女卑的意味。以至于有学者认为从经济层面而言,婚姻制度最初是一种主仆契约。对于社会和家庭来说,控制女人的婚姻生活和生育年龄是压制她们最有效的办法。

最初能够选择单身的女性基本来自富裕阶层,最有名的就是16世纪英格兰的“童贞女王”伊丽莎白•都铎,多数情况下,未婚女性只能寄人篱下,被视为家庭的负担、社会的负担。无怪乎张爱玲《倾城之恋》里离异的白流苏在大家庭里遭受的那些冷嘲热讽。英文“大龄未婚女性”(spinster)一词由纺纱工(spinner)演化而来,表示的是战争遗留下来靠纺纱维生的寡妇,这显然不是个人选择的结果。

从美国历史来看,为了追求一种当时看来前卫的婚姻:开放、没有子女、短暂、或是晚婚——在经济或事业上站稳脚跟后,她们找到了更愿意视她们为同伴而不是附庸的伴侣,女性首先争取的是去工作的权力、拥有独立财产的权力,而其中拥有土地财产是拥有政治选举权的先决条件。这一愿望经过19世纪社会改革运动初步实现。可是直到19世纪60年代末,女性依然没有自由择业的权力,她们只能被限制在那些要求无私奉献、符合女性身份的岗位上,比如看护、保姆、接线员等。捍卫从业权利往往被社会上对女性预设的任务和使命(做妻子做母亲的责任)驳斥。

争取单身的权力,伴随着觉醒的女性意识,科技的不断发展,一小步一小步地往前。那时,不管是一盏路灯的架设(夜晚出行安全)还是一颗避孕丸的发明(掌握生育权利),不管是短发短裙的流行(便于工作)还是女性单身公寓的建设,因为压在女性身上的沉疴太多,以至于任何细节上的改变都对她们奔向自由世界大有助益。

难道脱离家庭,女性就不是完整的个体了?-激流网谢耳朵在霍华德的婚礼上的致辞

这些进步从数据上可以窥得一二。在美国,20世纪70年代,女性初婚年龄是近21岁;20世纪90年代,已经升至24岁;今天,平均初婚年龄是27岁。在中国,《2015年中国幸福婚姻家庭调查报告》显示,全国平均结婚年龄26岁,男性比女性高2.3岁。

单身生活面临困境,

可婚姻并不是唯一且必要的解决方式

艾达•李的故事  

2001年,“911”之前30岁的艾达•李从中国移居到美国。生活在这里的她发现“911”之后大家变得多疑,也找不到适合的工作。朋友要给她介绍对象,让她有依靠,这样生活好像会容易一点。但是艾达不想结婚,她坚持下来,继续找工作。

之前她生活在广州,19岁的时候认识了男朋友,交往一年后,他准备求婚,但是艾达觉得太早,她并没有做好准备。结果,三个月后,男人和别人结婚了。三年之后,艾达遇到前男友,他说他婚姻不幸福。艾达问,为什么这么早结婚,他说当时所在的单位可以给已婚的人分房。随着年龄增长,父母亲朋都开始操心她的婚事,并且怀疑不想结婚的她不正常。可她只是想等一个喜欢的人。

来到纽约后,她通过缝纫厂同事认识了一个独自抚养两个孩子的离异男人,她知道这是个好人,于是两人开始约会,并且不顾男方母亲八字不合的理由结婚了。现在已经十几年了。

最近,艾达62岁的母亲和68岁的父亲搬来和他们一起住在皇后区,父母是包办婚姻。父亲不适应纽约的生活要回家,母亲说,要回你自己回,然后她父亲就回去了。而她妈妈在一段迷糊期后,还做起了家庭医护助手的工作,每天都很开心,因为自己挣钱了。结果父亲因为不适应没有妻子的生活,又回到美国了。艾达说,时代已经变了。

拒绝婚姻必然要面临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但今天我们更关注单身女性面临的另一类困境——这些困境伴随单身的选择而来,对于女性而言,能否回答好这些问题是坚定自我选择的关键。当然并不是说前一种压力已经消失,只是,相比他人的劝阻,自我的坚定在这里更为重要。

简•奥斯汀感叹:“单身女性极有可能贫穷。”这显然是她悔婚之后的经验之谈。婚姻的本质是两个人经济上的结合,数据和经验都表明,两个有经济能力又相爱的人比缺乏经济基础而相爱的人有更大的可能获得幸福。

难道脱离家庭,女性就不是完整的个体了?-激流网《理智与情感》,作者:  [英] 简•奥斯汀,译者: 孙致礼,版本: 译林出版社 2004年1月

单身女性一方面因工作选择仍存限制、薪酬低于男性、职业天花板更低而产生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因现有社会制度和福利基本为婚姻家庭服务(比如未婚妈妈或单亲妈妈的相关福利就很有限)而加重危机。在这些压力下,女性单身贫困变成了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保守人士往往会说,你结婚啊,结婚了就有人一起分摊经济压力。可是基于经济原因而结婚,并不能保证婚后女性在家庭的平等话语权。今天大多数女性在婚姻依赖关系和一份工作之间,往往会选择后者。没有人想经历婚姻失败或者离婚带来的痛苦,而尝试独立让婚姻对于个人的意义发生改变——婚姻可以让她们成为更好的自己,但她们不会仅仅因为社会要求而结婚。

从历史的角度看,个人选择的意义重大。女性反抗职场不公不仅是个人的诉求,同时也将影响社会。因为如果所有女性都只想着依赖婚姻,没有人工作,人们关于性别分工的观点就越牢固,关于性别的歧视也就越严重。

单身女性遭遇的另一个质疑是性方面。保守人士攻击女性选择单身就是想要自私地纵欲。可是公平地看,正是单身让女性的性得以从婚姻的枷锁里释放出来,而这件事情对男性而言从来就不是问题。性的解放从根本上是性别平等的表征,据此怀疑女性会因此变得滥交更是无稽之谈。相比这种担心,因为单身身份而导致的性骚扰和性侵犯问题更值得关注。婚姻中的男女关系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合法的相互占有,而单身女性在一些男性看来就是贴着“无人占有”的标签。有媒体在采访调查中发现,单身女性更容易成为办公室性骚扰的对象。同时,随着约会交友App的流行,感情的过程因科技而加速,有男性甚至借此像集邮一样约会着不同的女性,“就像点外卖一样,不过下单购买的是人罢了。”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是自我建构。脱离预定程序结婚代表脱离以往婚姻建构的妻子和母亲身份,那么现在的单身女性要如何认识自己、认识这种单身体验?有一种“单身歧视”并不仅仅存在于非单身人士那里,单身人士也存在,比如遇到一个大龄单身男士,有人会自我预警“你怎么回事?我知道我也单身,那是因为我想追求自我价值。你得把你的情况解释给我听听。”性别对调,同样如此。

自由的近义词是孤独。没有人想让自己与世界脱节隔离,但是单身女性有时候就是会面临这样的“孤独”,不管是因为一个人生活的疲惫、还是因为一个人生活的恐惧,都让人产生一种“船驶过了,而我却错过了”的感觉。不过这种孤独,有时候也是一件好事。有些单身女性就很享受这个孤独的过程,她们将这段经历当做可以好好思考,好好准备的时间。也正因为深思熟虑,有些人才更加慎重地进入婚姻。

可是,要明白这种“孤独”并不是单身生活才有的,婚姻生活同样也有。唯一需要承认的是:我们是一种需要依靠的动物,过去可能除了婚姻就没有别的方式建立陪伴关系,但是现在可不一定。

单身生活新模式

幸福的形式与可能越来越多

萨拉的故事  

萨拉和丽贝卡相识于1999年,虽然都是公司的小职员,但让她们真正熟悉起来是一次分享失恋伤心故事的聚会。之后,相同的城市打拼经历、相似的性格爱好,让她们成为彼此生活中固定的女伴,工作上相互指导,生活上相互分享。

但是在相遇四年之后,萨拉在和波士顿男友异地恋一年后必须要做出选择,对方不愿意离开波士顿,尽管波士顿没有适合的工作,萨拉最后决定去那尝试和对方一起生活。送走萨拉的时候丽贝卡哭得很伤心,因为她被独自一人留下。

萨拉在六个月后就回来了,不仅是因为恋爱关系出问题,更重要的是她为自己喜欢的城市和生活回来。萨拉40岁的时候依然单身,在选择为自己冻卵后她遇到前任并且迅速陷入婚姻。但太久的独立生活让彼此都有点无措,这样不真实的婚姻让双方都不太习惯。萨拉选择主动离开这样的婚姻,她明白自己也许渴望婚姻,但并不需要这样子的。

单身女性越来越多的现象,也反映在文学及影视作品上。早些年流行的成长小说慢慢被鸡仔文学(Chick lit,女性通俗读物,从女性视角探讨浪漫、同性情谊、职场等现代都市女性生活议题,诙谐幽默)所取代。我们今天所喜爱的《老友记》、《欲望都市》、《BJ单身日记》就是代表。《欲望都市》里凯莉说:“如果人一生只有一个挚爱,那纽约大概就是我的那一个。”每一位在城市打拼的单身女性,都渴望拥有如同凯莉这样一种在都市闯出一方天地的成熟、独立和舒适。

选择一个人打拼,但与此同时你可以拥有多种获得陪伴的模式——可以是《欲望都市》里四位单身女性的闺蜜模式,可以是同居不婚模式,也可以是最终可能会进入婚姻的晚婚模式。

难道脱离家庭,女性就不是完整的个体了?-激流网美剧《欲望都市》剧照

如果你不打算找一个人以婚姻形式相伴终生,那可以找一个同伴。如果说,同伴构建的非血缘家庭关系和普通友谊有什么区别的话,大概在于前者能够赋予归属感、缓解经济压力和情感压力。婚姻关系有时候就是一种选择关系:一方喜欢南方一方喜欢北方,那么他们就要协商去哪里生活。这种选择建构了我们的生活。但是,我们从来不会将友谊当做是建构生活的中心。同伴模式介于普通友谊和家庭关系之间,双方会有未来的打算,但不会有一方单凭性别就自动享有更大的权利、更高的地位或更多的财富。有人会误解这种关系等同于同性恋,但同伴关系未必有性的成分在。

同居不婚模式在国内貌似不常见,但它已经不是什么新闻。婚姻关系意味着受法律约束的承诺,但有时候并不能满足女性对于婚姻的需要,男性同样如此。有人因此将同居不婚关系看作是第三种关系,这种关系能让彼此在生理和情感上都得到满足,两个人可以亲密无间,却又并不走向婚姻。2006年至2007年,盖洛普机构调查了136个国家,向人们提问“你昨天有没有感受到很多的爱?”调查显示已婚的人比单身的人感受到更多的爱,而同居未婚伴侣比已婚夫妇获得更多的爱。然而,不能忽视的一点是,目前同伴关系和同居未婚关系并不受法律保护,甚至不具有在伴侣医疗同意书上签字的权力。

正如开头所言,单身不是错过婚姻之后人生的停滞,而是一种中间状态。对于想要追逐事业、没有思考清楚婚姻之于自身意义的人而言,需要这样的一段时间好好思考。独立生活的体验让一个人成长,不管是生活技能还是面对困境,你不会因为一些生活小事去苛求婚姻中的另一半,也不会丧失自己在婚姻中的价值和平等话语。调查数据表明,经过单身状态的人,虽然结婚晚,但是婚后离婚率更低。不管在什么时候离婚对于女性而言都不算幸事(但是离婚常态化是一件好事)。

今天中国女性接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比例也越来越大。但这些幻想着未来生活可以保持独立自信的女孩,在刚进入社会的20出头年纪里,要么面临来自父母的催婚,要么面临来自社会知心人士的经验指导(“在大城市打拼,一定要先找男朋友,对方有房最好,不行也要付得起首付,这样才不会太累”)。任谁在打算迎接人生新阶段的时刻,遭到这样偏狭的“好心劝解”都会失望。

“这世上你我认为完美无缺的那种人是有的,或许千人之中会有那么一个,这个人风度和气魄兼备,彬彬有礼又不失心智见识。但是这样的人未必就能让你遇见,就算让你遇见了,他也未必就是有钱人的长子,你某位朋友的近亲,而且不一定和你生活在同一个地方。”这是简•奥斯汀写给侄女的一封信。诚然,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遇到合适的人,是人生最完美的情况——但是如果这样不容易,我们也要保护自己免受不良婚姻的伤害,保证是否结婚、与谁结婚这一重大抉择,是基于本人意志、对彼此负责的决定。

难道脱离家庭,女性就不是完整的个体了?-激流网

长按二维码支持激流网

难道脱离家庭,女性就不是完整的个体了?-激流网

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关注网站的老师和朋友,激流网现推出会员制度:详见激流网会员办理方案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jiliu1921

难道脱离家庭,女性就不是完整的个体了?-激流网(作者:蛀牙。来源:新京报书评周刊。责任编辑:培天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