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的终结》这本书究竟讲了什么?——为了我们的明天!
第九章 为了我们的明天
这本书讲了什么?
本书在最开头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既然社会已经有了这么多的矛盾,那么中国的前途,也就是我们自己的明天,究竟会是怎么样的呢?尽管如第一章所说,现实中存在着至少有三种有影响的思潮:凡是派,反思派和中间派,但是政治经济学能够帮助我们的,就是明确的指出,摆在我们面前,也是摆在全世界人民面前的其实只有两个前途,要么是继续搞私有化市场化,走资本主义道路,要么是搞公有制计划经济,走社会主义道路。
这两条道路如何比较?表面上看起来,资本主义势头大一些,平时也威风一些。但是马克思主义深刻的指出,资本主义不是历史的开头,也不可能是历史的终结。资本主义,就像一切事物一样,其存在都是有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等条件的。政治经济学能够做到的,就是细致的分析资本主义存在条件,发展壮大的条件,以及这些条件会在什么情况下走向反面。
如我们在第二章指出的,在包括资本主义的各个阶级社会里,剩余产品都是被一小撮剥削阶级所控制的,然而资本主义的特殊性在于,一方面,剩余产品总是表现为商品,也就是剩余价值;另一方面,资产阶级把很大一部分剩余价值进行扩大再生产,由此就会产生巨大的增长。
那么这种社会形态的存在有什么条件呢?在本书各个章节中,主要突出了三个根本性的条件:
第一,资本对于劳动的统治。
第二,中心国家对于外围半外围国家的剥夺。
第三,生态和能源等物质条件的可持续性。
当然,资本主义的存在绝不仅仅依靠这些条件,你可以尝试观察自己的生活,思考还有哪些条件维持着资本主义秩序。而第八章和第九章告诉我们,就算不考虑其他的问题,资本主义的三个根本条件,也会给资本主义乃至人类文明带来巨大的危机。
一方面,资本需要对劳动有稳定的控制和剥削,来满足其对于利润的渴望。然而这不仅意味着劳动人民的相对贫困化甚至绝对贫困化,而且又使得资本主义存在长期性的生产过剩,为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埋下种子。并且再一方面,中心一外围的关系也不会是永久不变的。随着半外围-外围的国家内部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的力量的崛起,必然会进一步带来一方面民族主义的对于中心国家的抗争,另一方面是整个劳动成本的上升和利润率的下滑,这些对于现今的世界资本主义秩序来说都是致命的。最后,地球的生态和能源也不能包容像过去几百年的资本主义的增长模式了,资本主义要么就要放弃增长(相当于自杀),要么环境进一步遭到破坏(人类的灾难)。
既然资本主义实际上是死路一条,那么社会主义又怎么样?难道中国不是已经走过这条老路,而且不再回头了吗?
第五章认真严肃的展现了毛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这个在主流媒体上常常被诟病的时代,实际上却是有着空前巨大成就的时代。尽管毛时代的社会主义由于历史的局限,也有其自己的问题,但是简单否定过去的最近几十年,难道就解决问题了吗?恰恰相反,第六章梳理了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整个过程就是资本逐渐掌握主动权控制权的历史。这个过程中的市场化、私有化,虽然创造了一批富人,却是以人民的血汗为代价的。中国没有继续探索之前的宝贵道路,丢掉了一些宝贵经验,出现了各种严重的新问题。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这本书的论述,那就是,如果要解决我们面临的诸多问题,如果要挽救我们自己的明天,中国必须要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且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
怎么运用本书的知识?
凡事知易行难,政治经济学也是这样。既然上面我们说清楚了,我们的前途只有社会主义,那么我们能不能把所有现有的东西前面挂个“社会主义”的牌子,就成功了呢?显然不是。要走社会主义,要求的是切实的、主动的甚至是长期的经济和政治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工作。
但是有没有什么简单易行的起步方案呢?这当然是有的,我们从上面的资本主义制造的矛盾出发,简要说说一个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经济改革方案。
过去几十年的私有化、市场化,以压低用工成本和环境成本为条件,推动了快速的资本积累。然而,这个过程在同时给自己制造矛盾与危机,所以必然是无法持续下去的。一方面,广大人民的劳动收入低,这不仅造成深重的社会问题和巨大的贫富差距,也限制了国内市场的发展,使得经济增长需要极不健康的高度依赖出口和投资;另一方面,资本对能源和环境的大肆破坏性开发,也使得我国的生态严重的恶化,人均预期寿命大幅减少,无异于毁掉我们国家的潜力。
那么怎么改变现状呢?答案就是要直接针对这两个方面入手,开展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首先,就要大幅度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并满足工人阶级以及广大人民所长期要求的各种基本社会福利。其次,要提高资源和环境的使用成本,比如对资本征税;同时,对能源和环境的使用不能交给市场摆布,而是要由社会来民主决策,进行科学的计划,从而真正的让实现生态可持续性成为可能。
这样的方案当然好,但是估计你已经想到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既然这样的简单方案就放在眼前,为什么没有人来实行,甚至根本不在主流舆论里面出现这样的讨论呢?要理解这个方面,也就是要解答一个经典的问题: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简单的说,这个方案并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请客吃饭,而是一场手术。
如果要让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者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要保护生态环境,就必须要对资本进行监管,说到底,钱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工人需要拿回(即使是一部分)他们贡献的剩余价值,环境资源的使用成本要大幅提高。这样做的一个可能后果,就是要压缩资本家的利润份额,以至于减少他们的利润率,这恐怕比挖了他们心肝还要疼。
中国的资本积累是怎么建立的呢?首先,这是在世界资本主义进行产业转移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为了建立正常的资本主义生产秩序,一大批富人一方面从原有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农村公社的私有化和改制中直接获得了大批的资本,另一方面,又通过下岗等手法重挫了劳动者的力量。这种直接的剥夺使得他们的成长异常的轻松,也在思想上极为排斥劳动者和任何代表劳动者的理论。其次,中国的这些“先富”们本身也处在世界资本主义链条的外围一半外围,拿不出足够的东西来收买足够多数量的工人阶级和一般劳动者一一就像英美等国曾经部分做到的那样。
在这种条件下,资本家主观上不情愿,客观上可能也没有能力来承担这样的社会改良。换句话说,哪怕这样一个简单的温和方案,在目前条件下,仍然是无法实现的,所以我们的方案还需要加上一部分,那就是实现的方法。在资本主义经济里,资本如果不能得到满意的回报,要么会撒泼不投资,要么直接把资本转移到其他国家去。这两种做法,都是会极大的破坏我们的经济发展,也谈不上改善社会环境了。因此,我们还要加上两条重要的政策,一个是防止资本外逃的政策,不让国内的资本能够轻松的逃脱监督转移到国外去,第二个是对经济要实行基本的计划,不管资本愿不愿意,对于国计民生有益的行业,对于保持增加就业量有益的生产,我们都要经过计划的方法来进行决策和投资。在这个基础上,要保障长期的稳定发展,就必须要逐步摆脱对于私人资本的依赖,而是发展越来越多的公有制经济,逐步替代生产资料私有制,把掌握经济的权力交回到人民手中。
到这里,我们的初步方案就有了眉目了。在现在的条件下,资本的权力牢牢的控制着社会的各个层面,自然而然,没有政治力量来实行,也没有主流媒体会讨论这些方案。政治经济学教给你的道理自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明白为什么现实中没有实行这些道理,也是同样重要的。
常见的指责以及简单的回答
假如你试图拿本书的内容跟身边的或者网上的人讨论,相信很多人都会感兴趣,但是不可避免地,有人也会提出一些质疑来。好在,虽然质疑的方法和语言各有不同,实质性的问题却总是那么几个。为了给你一些准备,我们这里简要列出几个老生常谈的意见并给出一些简单的评论。
你们说的很多问题,我也承认存在,但是那都是因为市场化不够所导致的,要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请这些人睁眼看看历史和现实吧!
他们面对各种社会问题,唯一的招数就是“市场化”。但是我们当今社会的诸多问题,比如贫富差距、权钱交易、环境破坏,恰恰是在市场化的过程中才真正的爆发出来的。他们的确有非常好用的借口,那就是我们的一切问题都会在“真正的市场经济”得到解决,(比如英美等国的体制,可是那个是不是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呢?);他们永远也不想说清楚什么叫“真正的市场经济”。那么多资本主义的血泪历史难道还不能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市场经济”吗?
历史告诉我们的教训完全是反过来的。首先,市场化和资本主义造成了无数的人间苦难,而且这些对于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来说是必须的。其次,在那些“真正的市场经济”里面,人民也是在长期进行着反市场化的斗争的,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甚至一度建立了高度反市场化的福利国家体制。
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更有竞争力?
让我们想象一下:倘若我们有可能让两个一模一样的工厂分别实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两个工厂在产量上会有什么不同?
一开始,资本主义工厂的产量会明显高于社会主义工厂。一方面,资本家管理工厂的策略很简单,那就是饥饿。饥饿是资本家的一把利剑,如果工人不服从资本家的规矩,不按照资本家的要求进行劳动,那么工人就不得不失业,也就不能养活自己和家庭。所以,资本家不必关心工人的生命健康,可以把劳动时间延长到工人所能承受的极限,可以控制机器的运转速度从而尽量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工人拒绝超时劳动的结果就是没有加班费,工资收入就会大幅下降乃至不能维持生存。
社会主义工厂则截然不同。1886年5月1日,美国2万多个企业的35万工人举行总罢工,要求资本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美国政府对罢工工人实行了暴力镇压,7名工人领袖被处以绞刑,另一名被处以15年徒刑。这次罢工在全世界掀起了一个罢工的高潮,迫使美国政府宣布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可以说,劳动时间的每一次缩短都是无产阶级用斗争和生命换来的,社会主义工厂必须捍卫这个果实。劳动时间不能延长,社会主义工厂需要依靠工人的主动性来激发劳动积极性。如果工人认同社会主义的目标,就会凭着为社会主义做贡献的精神主动提高劳动强度,提升技能水平,劳动生产率就会提高。相反,如果工人认为官僚精英为了增加产量而滥用权力,就会起身反抗,在斗争过程中劳动生产率也会出现短暂下降。
另一方面,资本家的目标是利润,所以资本家要尽可能地压低工资水平。单个资本家只是整个资产阶级的一员,如果不能在自己的工人身上剥削到足够的剩余价值,就必然在竞争中一败涂地。与此相比,社会主义工厂则完全不同。在社会主义下,工厂是整个计划经济的一部分,而社会主义的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所以社会主义可以根据劳动者发展的需要(而不是利润的需要)来决定工资水平。
所以,在这两个工厂中,资本主义工厂的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而社会主义工厂虽然依靠工人的劳动积极性也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但不能像资本主义工厂一样对工人进行残酷剥削。同时,社会主义工厂要顾及劳动者的发展,资本主义工厂则为了在竞争中取胜而尽量压低工资水平,因此可供资本积累的利润就比较多,产量增长的速度也就比较快。这样来看,社会主义工厂在这个产量竞赛的初期是无法战胜资本主义工厂的。
可是情况并不会一直如此。资本主义工厂产量增长的基本条件是存在可供资本剥削的劳动力。只有存在产业后备军,资本家才能用饥饿强迫工人劳动,然而资本积累的扩张迟早会耗尽产业后备军,工人的谈判能力也会因此增强,资本家的秘密武器就会变得毫无用武之地。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大量工厂破产并以此重新创造出产业后备军,资本积累才能复活。因此,资本主义总是伴随着周期性的危机。并且,资本剥削方式还在质量上消耗着可供剥削的劳动力。工人工资被压低到仅够维持生存的水平,劳动者得不到发展,劳动技能水平就会停滞乃至倒退。长此以往,资本家就越来越难以找到可供剥削的劳动力。与之相比,社会主义工厂依靠工人的主动性来提高产量,并且把劳动者的发展当作社会主义的一个目标,所以既不用担心出现“人人有工作”的局面,也不会发生劳动技能水平的退化。因此,从长远来看,社会主义工厂一定会在产量上超过资本主义工厂。
你们的方案不是在毛泽东时代已经被证明是失败的吗?各种书刊和节目们不是已经告诉我们了,搞公有制,不就是“大锅饭”,没有效率,人人偷懒?
还在说这种话的人,推荐他读读本书的第五章,那里面用翔实的数据和案例,展现了毛泽东时代的伟大成就。没有任何理由说社会主义被证明失败了(尽管有很多资产阶级的帮闲非常喜欢宣称这一点)。
说公有制就是低效率和偷懒,这是那些攻击社会主义的人发明出来的理论。但是实际情况如何呢?如第五章所述:在毛泽东时代结束的时候,中国从一个农业国(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占70%,重工业占比不到5%)变成了一个拥有独立、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工业生产能力位居全球第六位。中国有了自己的能源、原材料和机械制造业,有了“两弹一星”,并由此发展了自己的核工业、航天工业和电子工业,能够用自己的工业产品支援农业促进粮食产量的大幅增长。这样的成就,怎么能用“低效率”和“偷懒”来理解呢?
客观地说,资本主义也可以很有效率,但是这样的效率却同时也是剥削劳动人民的效率,大肆破坏生态环境的效率。在社会主义这样一个完全可行的方案面前,我们有什么理由去特意选择折磨人也折磨自然的资本主义呢?
我们难道不是已经成功了吗?我们已经吃饱饭,富起来了吗?有些问题会自然得以解决的。
评判一个时期,我们总是需要用客观的、历史的眼光。到了现在,都有人总是拒绝实事求是地看待当代社会遇到的各种问题,而是简单地宣称至少现在我们能“吃饱饭”,“富起来”了,以此作为免战牌来逃避严肃的讨论。
我们先看“吃饱饭”的问题。中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从1949年的209公斤增长到1978年的317公斤,年均增长率为1. 4%。1978---2012年,这一数字增长到435公斤,年均增长率只有0.9%。从增长速度的对比可以看出,改革开放时代粮食产量的增长最多只能算作毛泽东时代增长趋势的延续。并且,1998--2003年,人均粮食占有量还出现了危险的连续下降趋势,一度下降到333公斤的水平。从粮食消费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人均粮食消费量最高不过每年256公斤,所以1978年时中国其实已经具备了让人民吃饱饭的能力。
我们再看“富起来”的问题。不可否认,普通群众的收入从货币数量上来说的确是增长了,购买普通消费品(如食品、服装、电子产品等)也都很容易,但是面对住房、医疗和教育这三座大山,大批群众不得不望洋兴叹。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所编制的“中房指数”,从1998年住房改革以来,全国主要城市住房价格平均来说增长了十多倍,而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同一时期只增长了3.5倍。在教育上,曾经由国家承担的一部分教育支出变成了个人的负担,个人所缴纳的学杂费占全部教育经费的比重从1992年的5%增长到2010年的15%,最高曾接近19%。医疗卫生也是如此。个人所缴纳的费用占全部卫生费用的比重从1978年的20%增长到2011年的35%,而在2001年竟高达60%。面对这些生活必要支出的不断上涨,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究竟富起来没有,或者说究竟富了谁?
作为本书的读者,面对这些事实和问题,特别是关乎普通劳动者生活的问题,如果你只是伪善地耸耸肩,搪塞一句“问题是不可避免的”,而不去探究这些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那就根本不可能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也只能束手就擒,苦等未来问题“自然解决”了。
说到底,你们这样的建议不是在破坏稳定的经济发展局面吗?
逃避问题是没有用的。现在的局面真的是一片大好吗?如果现状是稳定和谐的,自然也就不需要什么变动了。然而,现实远远不是稳定和谐的,现在的体制有着自己的不可克服的矛盾,这些矛盾的积累自己就在储备着危机的爆发。
从这个意义上说,装作不知道,也不拿出办法来,那显然是对国家与人民没有半点的好处。而如果开出完全错误的市场化、私有化方案,那更是祸国殃民了。只有用马克思主义对矛盾进行客观的分析,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这些问题,恰恰不是破坏,而是在建设一个稳定和谐的局面。
谁主沉浮?
本书只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简单入门,实际上,政治经济学分析的问题是极为广泛的。你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尝试运用政治经济学提供的方法来进行思考。这种思考的过程,就是摆脱人云亦云,开始建立独立的批判的观点的开始,这对自己,对更广泛意义上的进步事业,都是重要的。
不过政治经济学本身只能告诉我们逻辑和理论,具体怎么建立一个更好的社会是另一个问题。我们知道一个简单事实,这个世界并不是由思想决定的。无论我们把政治经济学的道理理解的再清楚,甚至回过头去把马克思列宁毛主席背上个一百遍,也不会对社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那么本质上说,这世界上谁主沉浮呢?毛主席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如果你对这个论断有疑惑,那么就简单的看看过去一百年的历史吧,在过去短短一百年里,有无数场革命发生,人民已经尝试建立过大量的非资本主义的社会,并且取得了巨大的空前的成就。就在二十年前,苏联解体之后,全世界的进步事业陷入低潮,曾经有人声称,历史已经终结了,意思就是资本主义就是人类最好的结局,天下太平了。是不是这样呢?人民用自己的行动做出了回答。这些年来,全世界的反抗资本主义全球化、私有化、市场化的斗争可谓风起云涌,中国当然也不例外。尤其是在最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之后,整个世界秩序的旧都受到了程度不同的挑战,就连作为资本主义中心的美国、欧洲都爆发了占领运动,而中东、北非等地更是直接政权更迭,至今还在剧烈变化中。事实上,只要资本主义还存在,剥削和压迫还存在,被剥削和被压迫的人们就不会停止斗争,这种斗争的意愿和力量,是任何人也无法根本的消除或者打败的。
个人的力量在历史中往往是微不足道的,但是,马克思主义者绝不是要站在这个巨大的社会历史过程之外去做一个好奇的旁观者,更不会满足于发表一些廉价的俏皮评论,而是主动的有准备的加入到这个历史洪流当中去。我们希望与各位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共勉,学习政治经济学,学习马克思主义,批判的分析自己与社会的问题,不光为了自己的生活而奋斗,也为了整个社会,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前途而奋斗。未来是属于我们的!
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关注网站的老师和朋友,激流网现推出会员制度:详见激流网会员办理方案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jiliu1921
(作者:许准。来源:《资本的终结》激流网整理入录,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责编:毕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