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培华女中学(右一为林徽因,其他为她的表姐们)
一
既然大家对下三路的事情感兴趣,我们不妨用一个下三路的问题开场:民国大师为什么都喜欢搞女学生呢?
举几个例子:
鲁迅的妻子是学生许广平,沈从文追女学生失败,金岳霖虽然没结婚,但是和自己的学生关系暧昧……
为什么呢?
本质上说,和民国女性地位低下密切相关。
这些民国男大师,多少也有一些文化,当然也希望有传说中的灵魂伴侣,然而,别说民国女大师就没几个,女学生也没多少啊~
在当时,大学生是非常宝贵的资源,著名的交通大学,几个校区加起来招生规模不过几百人,考虑到民国女性受教育的机会显着的少,其中的女大学生,则更是凤毛麟角。我个人估计男女大学生比例有5:1就不错了。
这么点女大学生,不但要给一票民国男大师做灵魂伴侣,各路政商大亨也要盯着,更何况还有一批山大王,老在念叨着打进XX城,一人一个女学生。别忘了,民国可是没有一夫一妻制的,杨森娶了12个老婆,范绍增,就是那个樊哈儿,娶了二三十个。
因此,在民国,一个有文化的女青年是非常抢手的,举个例子,萧红刚刚和萧军分手,还怀着萧军的孩子呢,就有端木蕻良接盘,再比如说,国学大师季羡林就连女学生都抢不到,只能娶个村姑了事。
林徽因这种站在民国女性鄙视链顶端的女性,游走于一系列优秀男性之间,几乎是必然的。这种所谓绿茶的风格不一定是林徽因个人的奋斗,而是在当时极其变态的性竞争结构下的历史的进程。
多少林徽因的女粉丝,对这种深入骨髓的歧视女性的传统文化视而不见,幻想自己穿越回民国,就能成为被若干男神追捧的掌上明珠,而实际上,更可能的,就是我在上一篇里面所说的:
是饥荒中饿死的赵小艳,是死于难产的钱二丫,是被卖到妓院的孙玉红,是被土匪活埋的李翠花。
民国的绚烂属于贵族,不属于平民。而上知乎的,都是平民。
二
我曾经逐个的去查过拿过科学诺贝尔奖的华人的履历,他们都有非常光鲜的爹妈,无一例外:到目前为止有没有黑人得过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 - 知乎
民国的绚烂属于贵族,讲究传承的学术圈尤其是这样。平民家庭的孩子,除非考上极为难得的奖学金,很难获得出国读大学的机会,而有财力和视野将孩子送出国留学的,只能是贵族。
因此,民国的学术圈,本质上就是一个拼爹的圈子,是一个各路二代的俱乐部,这个俱乐部里面太多的人走红,不是因为有真才实学,而是因为垄断。
在民国,知识是极其昂贵的。拿建筑学来说,抗战以前,拿了外国的建筑师执照在中国独立工作的建筑师,真的是用手都数得出来。
而在百废待兴的民国,多少房屋、道路、桥梁、工厂需要建设?拿出一个高水平的的建筑师团队去研究中国建筑史,对民国来说是非常奢侈的行为,奢侈到国家再也支持不起另一个高水平团队和梁思成林徽因竞争,因此,这个学术领域,就被梁林夫妇垄断了。
在民国,这种小学科被几个人垄断,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一大堆所谓民国大师,走红都是这个路数,无法就是在高水平知识分子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霸占了一个小学科,活得够久,就成了大师,南怀瑾文怀沙都是这个路数。
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从来不依赖于一两个大师,其最关键的动力来自于充足的资金支持,良好的培养体系和充分的学术竞争,好学术是撕出来的,不是捧出来的。
而在民国,高水平建筑师的普遍认识,是中国建筑史不那么重要,不值得花全职的时间投入进行研究。如果这个领域真那么重要,为什么就只有梁林两口子去做这个领域呢?这是建筑圈用脚投票的结果。
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修中国建筑史并不是当务之急,当务之急是修兵工厂和日本人干。
再讲个故事,抗战初期,南京危急,南京博物院也就是故宫博物院有一大批高级文物运不走,就被锁在朝天宫的一个仓库里面,日本人来了之后果然没有发现,后来国军转进台湾的时候把这事忘了,八十年代,南京才有人不小心重新发现了这批文物,这才重见天日。
文物都不撤,撤什么呢?当然是金陵兵工厂啊。中国有两句古话叫“盛世古董乱世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当权者非常清楚,抗战打赢了,日本人就算抢走了文物,也能拿回来,打输了,这些文物还有什么卵用?
中国建筑史也一样。日本人并不是草原民族,不是野蛮人,不是只会烧杀抢掠的,他们也识货,北平沦陷,故宫没有被烧,南京沦陷,孝陵和中山陵也没有被烧。至于那些深山老林里的木结构古建筑,日本人对这些东西没什么兴趣,毕竟敌后游击队就够头疼了。还是那句话,赶跑了日本人再研究,完全来得及,那些房子都放了好几百年了,不差这七八上十年。
中国还有句古话,叫盛世修史。中国建筑史这个选题,是应该在国力强大,人员储备充足的情况下,由若干个团队各管一两个省,最终开会,撕逼,定稿。这样修的建筑史,才是真正的经得起考验的建筑史。
单个团队再怎么强,也不免挂一漏万,举个例子,梁思成的一个贡献据说是定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单,但是都江堰被他漏过了,灵渠也被他漏过了。这就是个人眼光的局限性。
建设真正强大的学术体系,靠的是制度,不是人。梁林夫妇垄断了中国建筑史研究,导致相关专业多由其徒子徒孙把控,从而没有经历过足够严格的学术批评。
批评才是进步的动力,举个例子,如果@二傻同学不挂我,我也不会花时间写这一篇。
三
说到二傻同学,他对我的主要不满是我把中国建筑史说成无关紧要的三级学科。
首先我在这里要郑重道歉,中国建筑史不是三级学科,因为它还算不上一个三级学科。
学科分类是有严肃的国家标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13745-2009),在这个里面,各个学科都被分了类和级别,举个例子,历史学是一级学科,中国古代史是二级学科,明史是三级学科。而共和国史则是二级学科近现代史底下的三级学科。讲道理,和共和国史并列,当个三级学科不丢人。
学科的编写者大概认为中国建筑史够不上一个三级学科的标准,因此连个学科都没有立。毕竟还是政府更狠。
觉得三级学科不对的,左转是政府,这锅我不背。
现在来说说无关紧要是什么意思。
现代的所谓建筑学,是兴起于西方的一个学科,它是完备的。完备的意思是说,这个学科能够独立运作,并不需要增加一个专门的中国建筑史。毕竟外国有六十亿人,这六十亿人住房子,完全不依赖中国建筑史。
我并不是说建筑史不重要,相反,西方建筑史是极为重要的。建筑学的发展史,就是建筑硬件和软件的进步史,每一个新技术的诞生,比如钢筋,比如混凝土,包括数学和结构力学的进步,都极大的拓展了建筑师的可选元素空间,有了新材料,有了新算法,很多原来认为做不出来的建筑能够被建设出来,理解建筑史,本质上就是理解过去建筑师手头的预算约束,从而读懂他们的建筑,这对后来的建筑师学习建筑学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然而,这种重要性并不包括中国建筑史。西方建筑史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建筑学发展中内生出的,而中国建筑史则是强加在建筑学上的一个外生的东西。中国建筑长于精细木结构,和西方的砖石——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是另一个路数,学习中国建筑史,对理解现代建筑学并没有什么帮助。
当在一个能够独立运作的体系里嫁接一个外生的东西,就会变得违和。现代建筑的灵魂,其核心是作为硬件材料的钢筋混凝土,和结构力学的软件算法,在这些东西上包一层中国古典建筑的皮,怎么看怎么别扭。所谓中西合璧的建筑,雷人的多,好看的少,就是因为这个。这也是为什么你走在街头都看不到什么中国风建筑的原因:做好看太难了。
中国建筑史之所以走红,和中医、汉服(汉服好像不是,说错了大部分走红的原因是因为妹子觉得好看,谢谢批评指正)走红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我仔细的想了想,这一次起这么大反弹的根本原因是这个,这也是为什么有人私信我说我刨了中国建筑学祖坟的原因。
中医黑不被骂,那就没天理了。
而诸如汉服(小部分)、中医和中国建筑史这些所谓中国元素的走红,本质原因,则来自于近代以来长期受压迫带来的民族自卑感。相当一批中国人,丧失了民族自信,不相信现在和未来的中国人能创造出比当前西方体系更好的服装、医药和建筑,不相信我们能让世界都用上中国创造的东西,更好的造福人类文明。他们只能诉诸民族主义,在中国元素中为失败寻找虚无的慰藉。关起门来报成小圈子自己玩,是长不大的。
真正有价值的中国元素,一定是内生和完备的,一定是不需要保护的。中餐需要保护么?煎饼果子需要保护么?烤鸭需要保护么?尖椒土豆丝需要保护么?
当然,红烧肉还是要保护的。
而中国建筑史呢?
我再讲一个故事作为这一节的收尾吧。
历史上,因为数学水平不过关,中国木工做大构件的时候,需要放大样,就是把大件按照真实大小画成图纸,照着图纸做,费时费力。
建国以后,有一个初中文化水平青年木工,觉得这个办法不好,于是使用初中数学书上的三角函数知识,做了一个木工简易计算法,大幅度的推动了中国木工的技术水平,因此获得了鲁班奖,后来一路平步青云,官至敏感词。
大概就这个水平吧。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
(作者:十号胖狐狸。激流网选自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