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卷入市场经济,爱情难有立锥之地!-激流网

每年214都要抛出一些沉重的话题,譬如今年的“3000万剩男”等。

我国男女比例的失调,其根源是特色计划生育和传统愚昧的叠加效应,传统的因素让农民去背锅没问题,然而政策的因素,有关部门可不会领责。

这个话题是男人的哀叹,女权主义者的幸灾乐祸,评论版上泾渭分明。

其实“3000万剩男”不是比例问题,有评论称,就算比例反过来,女性增加6000万,该找不到老婆的还是找不到老婆。多出来的女性宁可单着或者做妾,也不会下嫁处于社会最底层的男人。这几千万乃至更大数量的剩男出现,决定于贫富悬殊、福利缺位的社会结构,而不是比例数量的多寡。

如果只从数字层面说话,是没有解决方案的,毕竟失衡的比例已经铸成,怎么算都平衡不过来。因而数字比例,既不是剩男问题的原因,也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

而且城市中还存在匪夷所思的大量剩女,为何在男人多3000万的情况下还有女性愁嫁?就更不是个数量比例的问题。

其实剩男问题和剩女问题是同一个问题,就是贫富悬殊背景下的婚姻市场失衡问题。中国女性本身是某些传统思想的坚定继承者,她们要求男方提供优于自己的物质条件。那么,大部分的女性向上看,大部分的男性只能向下看,必然有一部分底层的男性找不到再下的,而一部分高端女士找不到再上的,而这两端的缺口却完全不具备互补的可能。

畸形的社会结构,大大加剧了剩男和剩女问题,使得其实质受害者远远高于性别比例数字。譬如在农村,大量适龄男性承受着高额彩礼的困扰,为了逃脱3000万的诅咒,全家人豁出了半条命,身背巨债……很多能够成功娶妻的底层人士,也未尝不是受害者。

但也不能过分谴责女性嫌贫爱富,因为这是个生存问题,不是爱好问题。如上所述,我国是一个贫富悬殊,而且福利保障不完善的社会,底层人士又苦又累而且毫无前途,一场大病就能让全家人要饭,所以女性无论如何不愿踏进这样的“火坑”。

解决剩男问题根本而且唯一有效的途径,莫过于填平这样的“火坑”——消灭私有制,完善社会保障,促进公平,缩小差距。到了那时,虽然仍然可能存在个别剩男剩女现象,但是描述起来肯定不再会像今天这么悲情。

当选择不再牵涉生存攸关,爱情就有了更大的活动余地,白领女爱上农民工的传奇就会越来越多,渐渐不成其为传奇。当婚姻不再死磕门当户对,就有了资源充分互补的可能,当相对过剩的两端开始弥合,而无须再瞻前顾后,剩男剩女问题将大大缓解。

现在的问题是,爱情没有存身之地,婚姻更像是经济、物质、社会地位的比拼和兼并,单维的取向必将造成死结,无论男女比例如何,都必然会出现“阶层性”的剩男剩女问题,尤其令人嗟叹。

不是说未来不再有剩男剩女,而是这个问题不再会紧密地同经济地位联系在一起,只是个人多维度选择的问题,不会再是某一个阶层的绝望哀鸣。

文章来源:纸上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