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知乎《中国真的有很多穷人吗?》的帖子里写了个答案,说到中国还有不少地方人均收入不到两千块,有不少人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有人专门发私信说我信口雌黄。于是,我找了我的一个好友@胡花花,她原本是我的同事,后来去了扶贫局,做的就是扶贫工作,她曾经给我看过一些在她工作时拍的照片,这些照片可能比文字更有说服力。

为了避免被人喷开地图炮,我还是把具体地名不爆出来了,但这些照片的的确确就是在半年前拍的。

这是西北一个地级市下属的农村,一年可以种两茬庄稼,一茬冬小麦,一茬玉米,但人均耕地不足一亩,甚至很多家庭总共就一亩多地,而且是山地,所以农业收入就非常有限了。鉴于此大部分壮劳力都出门打工了,家里的庄稼一般是留守妇女在打理。我曾经有一段时间老是骑行去这些地方,走在乡间路上,所见只有老幼妇孺,所听只有风吟,中国的乡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变得静悄悄,一年中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热闹一下,因为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回家了,过后又同潮水褪去,只留下一些老幼妇孺面朝黄土背朝天打理着一亩三分地。

绝非“信口雌黄”——这是现实的中国农村!-激流网       村里一般人家的房子是这样的,还算不错,玉米刚收获不久,屋前挂的就是一年一半的收成,按一斤玉米一块左右的收购价,你可以估算一下,这些玉米能卖多少钱。如果是三口之家,人均收入按两千算,三口人家庭月收入应该是六千,可惜半年的玉米全卖了可能都达不到两千块,明白人均月收入的意义了吗?除了玉米,还有一些经济作物,比如烤烟,这家人家玉米下面挂的就是烤烟,但也没多少,小农经济就是这样,没有规模,其实就算产量高,有的地方农产品根本卖不出去,最后还是烂在地里。

绝非“信口雌黄”——这是现实的中国农村!-激流网       这是另外一户人家,你可以看到基本都是中老年了,这些人去城里打工很难再找到合适的工作了,农民工年轻有力气的时候还好,可等他们老了就一无所有了。农民和工人曾经是共和国的主人,可惜,时代已经远远抛下了他们。

绝非“信口雌黄”——这是现实的中国农村!-激流网       而且这些家庭还算是不错的了,有的家庭由于各种原因,甚至还在温饱线上挣扎。

比如这个老人家,他独身一人,没有老伴,没有儿女,这样的房子很多知乎人只在电影里见过吧?

这些玉米就是老人的主食,这些晒干的辣椒就是老人为数不多的调味品,这些柴火用来烧水做饭,是的,这里没有电磁炉,也没有天然气,做饭还是烧柴,城里人吃久了电饭煲做的饭,还想吃吃柴火饭,实际上烧柴做饭很辛苦,也没有那么好吃。

绝非“信口雌黄”——这是现实的中国农村!-激流网       这是另外一户人家,这样的照片小清新很喜欢吧?可是真正经历过生活磨砺的人看不到美,只能看到心酸,在2016年的冬天,我们国家还有地方,窗户上没有玻璃,而是糊着薄薄一层纸,而且已经被吹烂了,睡在这样的屋里,没有暖气,多冷。

绝非“信口雌黄”——这是现实的中国农村!-激流网       而且你知道睡在这房子里的是什么人吗?

是一对年迈的老人和他们卧病在床的儿子,他们三个已经全部丧失劳动能力,除了那点庄稼,没有任何收入。

绝非“信口雌黄”——这是现实的中国农村!-激流网       这个穿迷彩服的男人是镇里的干部,他正在询问老人家里的情况,老爷爷恭敬地前倾着身子,也有可能是生活早就压弯了他的腰。

我们一天天吃饱了还需要减肥,而你看看他们,瘦骨嶙峋。

等乡镇干部走的时候,他们送了出来,这个眼神,我不忍直视,也不忍解读,懂得人自然懂。

绝非“信口雌黄”——这是现实的中国农村!-激流网       这些家庭几乎可以说家徒四壁,但基本上都还收拾得很干净,这可能是他们最大的体面了。

还有的家庭,更是触目惊心,已经丧失了所有体面。

凌乱不堪的院子,同样没有玻璃,甚至连纸都没有的窗户,唯一值钱的就是那两只羊,一只鸡了。

绝非“信口雌黄”——这是现实的中国农村!-激流网       有人在评论区说这样的房子没人住了,如果照片里只有这个农妇我觉得还有可能,可是相信我,如果没人住的话不会有羊和鸡的,而且这些照片都是我朋友私人拍的,不是为工作摆拍。

看了这些照片,你知道这些家庭收入多少吗?

人均年收入2950以下,你看清楚了,不是月收入,是年收入。

而且,这样的人你以为就他们吗?

这还是在市区附近,那些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有的比这还穷。有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到现在有大批大批的文盲,女人连卫生巾都没见过。

所以,中国的确有北广上,这些地方直追欧美,生活在这里的人可能时间久了觉得整个中国都飞黄腾达了,甚至有的人从农村走出去,刚甩了脚上的泥,就已经忘了农村的根,这样不好,真的,简直就是另外一种坐井观天,我们的国家还有很多穷人,可能平时你看不到他们,但希望你们,尤其是精英们,别彻底忘了他们,更别忘了,你富有可能并不是你多有本事,他们贫穷也并不完全是无能,富有,贫穷都要考虑历史的进程,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作者:陈兰香。激流网选自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