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商品,就会联想到货币。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商品的价值都是用货币来表现的,商品都是要用货币去购买的。但是,商品的价值并不是一开始就用货币来表现的。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

商品交换最初是直接的物物交换。最初,游牧部落和农业部落相互交换自己的剩余产品,例如,羊交换米。这时的商品交换还只是偶然的行为,还只是发生在氏族公社和氏族公社之间。在交换过程中,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比如说,2只羊=1袋米,羊的价值从羊本身是看不到的;但是当羊同米相交换的时候,羊的价值就从米的身上表现出来了。在上面的等式中,处在米的地位上的商品,已经开始具有特殊的作用,它已经起着“等价物”的作用了。它好象一面镜子,从它身上可以反映出另一种商品的价值。

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商品交换日益发展,参加交换的商品品种越来越多。在交换中,一种商品可以同许多种商品相交换,它的价值,可以反映在其他许多种商品上面。同时,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物物交换的缺点也越来越明显。因为直接的物物交换,必须要求交换双方恰巧都需要对方的东西,才能交换成功。例如,有羊的人,希望用羊换粮食,但有粮食的人不需要羊,却需要锄头。但是有锄头的人,既不需要羊也不需要粮食,却需要布。如果有布的人正好需要羊,那末,出卖羊的人,经过用羊换到布,用布换到锄头,然后再用锄头才能换到粮食,几经周折,才能实现预期的交换目的。如果有布的人也不需要羊,那么有羊的人虽然费了很多的周折,仍然无法换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在商品生产发展的条件下,直接的物物交换是困难的,是很不方便的。

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把自己需要换出的东西,先换成某种比较普遍需要的商品(比如羊),再用它来换入自己需要的东西,这样只要经过两次交换,就能够达到交换的目的。所以,在商品交换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如羊这样的商品,就会渐渐地其他一切商品中分离出来,起着其他商品所不能起的作用:一切商品都首先同羊相交换,然后再用羊换得

任何其他商品。这时,一切商品都用羊来表现自己的价值,羊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就起着“一般等价物”的作用了。

在长期的商品交换过程中,不同的民族曾经有过不同的一般等价物,如羊、贝、布帛、金属等等,但是最后都落到贵金属——金、银身上。这是因为,小量的金、银具有大量的价值,便于携带,而且它们久藏不坏,便于分割,最适宜于充当一般等价物。这种作为一般等价物的金、银就成了普遍采用的货币。金、银并不天生就是货币,只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才成为货币。

从货币的起源,我们也就看出了货币的本质。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的本质体现在货币的职能上。货币有五种职能,这些职能是在商品交换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些职能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它们是随着货币的产生而产生的。

货币的第一种职能是价值尺度。正如尺子是用来衡量其他物品长短的尺度一样,货币是用来衡量商品价值的尺子。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可以只是观念上的货币。这就是说,当人们用货币来衡量商品的价值的时候,并不需要手持现金。比如,一张桌子价值十元,并不需要把十元现钱摆在桌子上,只要在桌子上面贴上十元的标签就可以了。当商品的价值用货币来表现的时候,这就是商品的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的价格决定于两个因素,一是商品本身的价值,一是货币(金、银)的价值。商品的价格同商品本身的价值成正比,同货币的价值成反比。例如,一头牛的价值是五百小时社会劳动,一两黄金的价值也是五百小时社会劳动,这时,牛的价格就是一两黄金。假定黄金开采者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倍,一两黄金的价值降低到了二百五十小时社会劳动,这时,虽然牛的价值丝毫未变,仍是五百小时社会劳动,但是,牛的价格却上涨为二两黄金了。

货币的第二种职能是流通手段,就是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所谓商品流通,就是用货币做媒介的商品交换。在货币出现以前,商品和商品直接交换,用公式来表现,就是:商品—商品。货币出现以后,一切商品都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用公式来表现,就是:商品——货币——商品。货币在商品流通中的这种媒介作用,就是货币的流通手段的职能。

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最初是一块块大小轻重不等的金块或银块,后来才逐渐为铸币所代替。所谓铸币不过是经过国家证明的具有一定形状、成色和重量的金属铸块。各国的铸币不同。我国在商朝末年,就已经开始用铜制造铸币,最初的铸币是一种铜制的、形状象农具的布钱;到了周朝,除布钱外又有了刀钱和圆钱等;到了清朝光绪年间,开始铸造银元,每个银元含有零点七二两白银。

铸币在流通过程中逐渐磨损,丧失掉一部分价值。在这时候,铸币的价值虽然不足,它仍然同足值的铸币一样通用。这是因为,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只是转瞬即逝的事情。人们拿商品换取货币,是为了用这些货币买回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商品所有者首先关心的是货币能否充当流通手段,而不是货币本身是否足值。正是由于这个缘故,不仅不足值的金属货币可以充当流通手段,而且它还可以用纯粹是价值符号的纸币来代替。

由于纸币在商品流通中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因此,纸币的发行量,就必须以流通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度。马克思指出:“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相当于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则纸币就同金属货币具有相等的购买力: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则全部纸币仍然只能代表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因而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减少,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会上涨。例如,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一亿元,但纸币的发行量却达到二亿元,那末,纸币就要贬值一半,一元纸币的购买力只能相当于零点五元的金属货币。

这种由于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金属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叫做通货膨胀。在资本主义社会,通货膨胀是资产阶级国家掠夺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通货膨胀的结果,是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而工人货币工资的增加远比物价的上涨要缓慢得多,因而工人的实际工资降低,生活水平下降。与此同时,资产阶级的剥削收入却急剧地增长了。在旧中国,伪法币的发行数量曾经达到了惊人的数字,引起恶性通货膨胀,物价狂涨。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计算:伪法币一百元的购买力,在一九三七年为二头牛,一九三八年为一头牛,一九四一年为一头猪,一九四七年为三分之一盒火柴,而到一九四八年时,就连三分之一根火柴都买不到了。

货币的第三种职能是贮藏手段。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使得货币日益成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在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候,财富的积累采取了贮积粮食、布匹、绸缎等等实物的形式。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以后,因为货币可以购买任何一种商品,财富的积累便日益采取贮藏货币(金、银)的形式来进行。这种暂时从商品流通中退出,被所有者贮藏起来的货币,便成为贮藏货币,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

货币的第四种职能是支付手段。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使得赊账买卖也日渐发展起来。赊账到期时,就需要用货币来支付欠款,但在这时,商品交换早已完成,货币在这里已经不是充当流通手段,而是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了。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最初只是在商品生产者之间用于清偿债务,后来越出商品流通领域,在支付地租、利息、税收等方面也发挥了这种职能。

货币的第五种职能是世界货币。随着商品交换越出一国的范围,产生了国际贸易,于是也就产生了货币的新的职能,即世界货币的职能。只有黄金或者白银,才能充当世界货币。

在世界市场上,黄金首先是作为一般的支付手段,用来平衡国际贸易的差额。这是世界货币的主要职能。其次,在世界市场上,黄金也作为一般的购买手段,用来购买各种商品。再其次,黄金还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由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比如,在支付战争赔款、输出资本或由于各种原因而把金、银转移到国外时,就是起着这样的作用。

货币的上述五种职能,是有机地联系着的,是货币本质的不同表现,是一般等价物在商品流通发展过程中各个不同方面作用的表现。

商品关系蕴藏着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胚芽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wind_1917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激流网(来源:《政治经济学基础知识》,激流网整理录入,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校对:wj。责任编辑:郭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