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是注定要载入史册的一年。

在中国,文革进入了第二年,武斗开始蔓延,其形势逐步脱离了毛主席的部署,为以后的失败,埋下了种子。

在西欧,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总危机爆发,成千上万的学生、工人走上街头,罢课、罢工风起云涌。其浩大声势,迅速扩展到西欧其他国家。再之后,西欧、北美、日本相继出现了200多个以“推翻资本主义”为宗旨、采取恐怖袭击手段的组织。

在东南亚,越南民族解放阵线发动了决定性的春季攻势。

在美洲,墨西哥爆发大规模学生运动,当局进行血腥镇压;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到达高潮,马丁路德金被残忍枪杀。

而在遥远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激进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发动政变,夺取了伊拉克的政权。这是他们第二次取得政权,在五年前,阿拉伯复兴党曾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同时取得政权。

再之后,伊拉克将在国内大规模推行社会改革运动,这是阿拉伯世界最为激进和彻底的社会改革运动。

伊拉克改革

改革前,伊拉克是一个地主阶级、买办势力专政的封建社会,由哈希姆王朝统治。

直到1957年,伊拉克还有65%的人生活在农村。农村里面有酋长,这些人伙同商人、官员和伊拉克王室,霸占了大量土地,形成大地主阶级。大地主阶级只占人口2%,却占有68%的土地。占人口86%的贫下中农,只占有10%的土地。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非常重,他们要拿走土地收益的50%-70%,农民所获收益不到出产的一半。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农民还要服劳役。地主家的农田水利,也要农民去疏通。

南部各省尤为严重,1959年中国参观团记录,“在南方有些无地的农民,……到收获季节终了时,只能得到一点粮食或两袋(四百公斤)枣子,这就是他们到下一个夏季所有的粮食。平时他们舍不得吃枣子,而只能吃草。……他们没有衣服穿,十五、六岁的姑娘在夏天都是赤身裸体的!”在这种情况下,农民的人均寿命仅28岁,婴儿死亡率高达30%。

农民生活困苦,买不起工业品,国内市场狭小。地主阶级和农民之间的矛盾,就成了伊拉克当时的主要矛盾,这个矛盾不解决,伊拉克的资本主义就不能发展。

在城市,帝国主义控制伊拉克的经济命脉。哈希姆王朝和英美签订了一系列卖国条约,英国垄断了伊拉克主要物资的贸易,包括石油、黄金,羊毛、谷物和棉花等,美国控制了皮革和矿物勘探。伊拉克的民族工业无法发展,工业基础薄弱,结构畸形。直到1947年,工业人口仅占全部劳动力人口的7.3%,且大部分是手工业。城市中的无产阶级遭受着资本家、买办和帝国主义的多重剥削,这为左翼思想传播提供了基础。

1958年,伊拉克中下层军官政变夺权。上台后,新的执政者也进行过土地,但是对封建势力让步太多。1958年的土改法案,是国家用钱买地主的土地,再卖给农民,要是农民钱不够,就按揭贷款,20年还清。这是一种非常不彻底的方式,不能发动人民,也不能打击地主。而且当时地价很高,搞得农民负债累累。这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非常类似。

复兴党上台后,迅速建立了基层组织,支部建到了社区、车间、医院、学校、军队、警察机构等各种机构。最底下是支部,往上是总支,再到党委和地区党委,最终到中央。全方面控制了社会,把以前的官僚体系彻底搞乱了。

1969年,复兴党宣布,农民不再为分到的土地付息,国家也不再给予土地收购的补偿。这个方案比之前进步,让很多农民无偿获得土地。到1982年,地主占有土地由1958年的68%减少到13.7%,小农占有土地由1958年的10.5%上涨到69.3%。复兴党还搞合作社和国营农场。到1982年底,国营农场、集体农场和合作社,加起来占了50%还多。这些集体性质的农业生产,全部统购统销。

复兴党的改革,大大缓和了农村的阶级矛盾,封建势力基本被消除。生产力得到解放,土地单产持续提高,1964-1980年,各产物单产总计提高:小麦39%,稻米66%,棉花和大麦30%。

农村搞,城市也搞。1968-1973年间,伊拉克分批分次的,把石油企业国有化,完全控制了本国的石油生产和销售。通过石油出口,伊拉克积累了大量资金,投资兴建国营企业。另外,政府通过保护关税培养民族工业。到1980年,伊拉克形成石化工业为主体,轻工、纺织和建筑为补充的工业体系。国有企业大概占了60%,大型国企除涉足石油(100%)外,还涉及纺织、水泥、制糖、化肥、化纤、电缆、钢铁等行业。

土改和工业化,使得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业人口比例大幅下降,而工业人口比例大幅上升,如包括服务行业的脑力无产者和体力无产者,无产阶级整体比例超过劳动人口比例的65%,成为劳动者的主体。

1970-1980年经济高速发展,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底层的生活。1975年后实行全民福利制度,教育和医疗免费,劳动者月工资从1975-1980年间大致增加了120-160美元。

到1980年,伊拉克从以前的封建社会,彻底转型为一个国家资本主义社会。

当然,这还不是社会主义。劳动者既没有掌握政权的管理,也不能掌握工厂的管理。而且,国企中领导层和工人的收入差距非常大,相当部分剩余价值通过工资的不平等流入管理层的腰包。

所以,矛盾虽然在缓和,鸿沟却仍然存在。城乡矛盾仍未解决,城市人均收入超出农村25%;城市中阶级矛盾仍然突出,最高收入10%的家庭其收入是最低收入10%家庭的26倍;农村中地主仍然存在;广大分到土地的小农虽然参加了合作社,但没有同时分到生产工具,而国家通过生产工具控制合作社,进而控制农民,形成了国家资本主义和小农之间的矛盾,并且合作社中地主和富农一般位居管理职位,这又形成了小农和合作社管理者的矛盾。

而这一切,在国家资本主义的体制内都无法得到解决。

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

国家资本主义破产

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建立什叶派为主的政教合一的政权。伊朗一直想输出伊斯兰革命,周边的各海湾国家压力很大。伊拉克和伊朗接壤,国内什叶派居民占大多数,霍梅尼直接开放边界,鼓动伊拉克的什叶派和库尔德人造反,伊拉克受到很大冲击。另一方面,伊拉克经过十多年的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国家实力大增,希望争夺海湾霸主地位。海湾各国也想扼杀伊朗输出革命,避免冲击本国的君主制。各方力量最终导致两伊战争爆发,海湾各国出钱出物,伊拉克出兵,联手遏制伊朗。

战争持续8年,打打停停,双方损失巨大。战争期间,伊拉克经济大幅衰退。石油工业被大量破坏,石油出口收入减少,导致其外汇枯竭,被迫举债。1984年外汇仅10亿美元,外债为400亿美元。大量征兵又导致劳动力短缺,工厂和国营单位人员减少40%,这进一步导致了经济的衰退。战争期间政府通过印钞来弥补赤字,商品价格飞涨,仅1985年就上涨12%。最终,政府为了维持其脆弱的收支平衡,开始抛弃70年代的福利体制。一方面,政府削减雇工和国企工人的福利;另一方面,政府开始搞私有化,扶植私人企业,甚至直接出售国企,增加政府收入。

扶植私人企业,出售国有企业,削减职工福利,这标志着伊拉克国家资本主义的实践开始破产。

1988年战争结束,伊拉克对外负债高达800亿美元,通胀率45%,大量职工失业,国内物资紧缺。为稳定社会,政府采取开放的政治环境,有限度开放言论、党禁,并进一步深化经济改革,继续出售国企,放松进口限制,这导致贫富分化加剧。

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同时缓解自己的经济困局,伊拉克于1990年发动侵略战争,妄图吞并科威特。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发起突然袭击,次日,科威特全境沦陷。美国为了保护其在海湾的利益,纠集多国部队,经过数月部署,于1991年1月开始进军伊拉克,3月11日结束战斗,双方签署停战协议。

战争期间伊拉克再次遭到沉重打击,15万人死亡,巴格达和巴士拉80%桥梁被毁,工业、石油和电力受损超过80%,各城市有近万住宅被毁,产业工人失业率90%。同时,还欠下了巨额的战争赔偿。

停战后,美国为了建立一个完全听命于自己的政府,拟推翻萨达姆政权。从1991年开始,美国持续对萨达姆政权施加压力,支持库尔德人和什叶派,对伊拉克经济制裁。

经济制裁横跨整个90年代,到1996年石油换粮食计划后,才略有好转。经济制裁期间,除部分医疗物质和救援物资外,一切对伊拉克的进口、由伊拉克的出口都被禁止。伊拉克国内粮食、机器、轻工业品等各种物品极度匮乏。政府为弥补开支而大量印钞,通胀严重。期间,伊拉克的经济支柱——石油工业——几乎陷于停滞,石油工业从1990年占gdp的17.8%下降到1999年的0.8%。

到1996年底前,其困难达到顶点。在城市,工业开工不足20%,电厂开工不足10%。在农村,农民开始拒缴公粮,为让农民缴纳,政府不得不派出督察队。由于农业被破坏,国内农业产出仅能维持30%的需求,约有27亿美元农产品需进口,但外汇枯竭,难以进口。

少数特权阶层依靠走私和特权大发横财,过着及其奢侈的生活,而中产阶级大量破产,典卖家当,这导致阶级矛盾迅速扩大。

20年间,工业衰退、中产阶级大量破产、失业人口剧增、人民生活急剧下降,而政府中的高级官员和大资本家却大发横财,阶级鸿沟扩大,无产阶级(包括相当部分小资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构成了这20年间矛盾的基线。

什叶派与逊尼派之间的矛盾、库尔德人与伊拉克中央政府之间的矛盾,在这二十年间迅速放大,再加上美国制裁导致的美帝国主义与伊拉克人民之间的矛盾,使得整个伊拉克国内的矛盾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形态。

什叶派和库尔德人

两伊战争爆发后,国内矛盾加剧,为什叶派的快速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什叶派由此开始积极活动,甚至试图起义,如什叶派的号召党即进行恐怖袭击和游击战。然而此时政府的力量还是比较强,起义被政府大力镇压。

海湾战争时期,伊拉克被击败,内忧外患。1991年2月,什叶派趁机在南方巴士拉举行起义,一举占领省府、省党部和电台。3月初,起义者一度占领20多座城市,10-24日,政府军大规模镇压起义者,数万名穆斯林被杀,数十万难民逃亡。这导致什叶派与逊尼派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经济制裁时期,国内矛盾进一步加大,民不聊生,什叶派宗教领袖萨德尔趁机崛起。萨德尔利用各地清真寺宣传伊斯兰宗教思想,提倡政教合一的政府,倡导按伊斯兰方式生活,猛烈抨击政府。在国内经济混乱,人民生活毫无保障的情况下,萨德尔带有平民主义的论调很容易得到赞同。1999年,萨德尔被杀害,他的儿子继承了他的事业,什叶派组织继续壮大。至2003年伊拉克战争前,已经成为一支非常重要的反政府政治力量。就是这个什叶派组织,在美军侵占伊拉克之后,组建了马赫迪军,并在之后的伊拉克内战中,起到重要作用。

库尔德人是伊拉克的少数民族,一战后本拟建立库尔德国家,但土耳其共和国成立使其美梦成空。其后库尔德人谋求独立,但未能成功。

1961年,占全国人口20%的库尔德人强烈要求实行区域民族自治,卡塞姆政府派大批军队,用坦克和火炮轰击居民。从此,库尔德地区不断发生动乱,民族关系重新趋于紧张。

1974库尔德与中央重启战火,同年秋,政府军占领当地。其后政府颁布大赦令,70%库尔德武装投降,其余部分逃入山区打游击,另有3万人逃入伊朗当难民。

海湾战争期间,库尔德人再次举事,到1991年3月,库尔德武装已经攻占两个重要城市。3月26日,政府在镇压了什叶派起义后,大举镇压库尔德人,起义失败,150万难民逃入伊朗。然而政府也被迫妥协,于5月与库尔德派领袖签署协议,同意北方五省自治,不纳税,政党合法化,可拥有独立武装。至2003年前,由于美英等国的长期保护和干预,“该地区实际上已经处于事实上的独立状态,除了拥有自治政府外,还拥有自己的国旗和国歌”。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夕,萨达姆政权内忧外患几近崩溃。国内经济被严重破坏,物资匮乏,人民生活极端贫困,阶级分化扩大,阶级矛盾突出。同时,什叶派宗教组织趁机发展,抨击政府,传播其伊斯兰思想,大批社会底层的民众成为其忠实信徒,什叶派各组织发展成反对政府的一支重要的力量。而库尔德地区情况更为严重,库尔德地方自治政府事实上独立,俨然和中央分庭抗礼。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这成了压垮萨达姆政府的最后一根稻草。

战后的新矛盾

2003年3月20日,美英联军以伊拉克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发动了对伊战争。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美英联军先后占领了首都巴格达等大城市,进而控制了伊拉克全境,以萨达姆为首的伊拉克复兴党政权被颠覆,伊拉克的萨达姆时代宣告终结。

美国迅速推翻萨达姆政权,解散复兴党,清洗原复兴党重要成员,并禁止约3万名复兴党成员在新政府任职。同时解散旧有的伊拉克军队,重组安全部队。

其后,长期流亡海外的什叶派反抗力量领导人相继回国(达瓦党和最高委员会),积极与美军合作,在临时政府中获得重要职位。以前,复兴党和军队中,高级职位多为逊尼派人员。今昔之反差,加大了逊尼派的抵抗情绪。2003年夏天,逊尼派和原复兴党成员成立了至少8个反抗组织。如复兴党成员成立的纳克什班迪教团军、归来(The Return, Al-Awda),逊尼派成立的安萨尔逊奈军、1920 革命旅等。这些组织借助原有的社会联系,反抗占领军,进行各种针对政府和美军的恐怖袭击。

但是,原本团结的什叶派,在失去了共同敌人之后,内部出现纷争。在萨达姆时期,萨德尔是国内什叶派抵抗力量的领袖,但也反对美军侵占伊拉克。达瓦党领导人马利基回国投靠美军,这引起萨德尔的不满,认为这些人背叛了人民。萨德尔在萨达姆时期,就有相当的群众基础,信徒在百万以上。2003年夏,萨德尔组建了一支3000多人的私人武装迈赫迪军,以反抗美国占领军。与之对应,最高委员会(伊拉克伊斯兰革命最高委员会)也拥有自己的武装——巴德尔旅。

2004年3月,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通过了《过渡时期国家行政法》,也就是战后伊拉克的临时宪法,是伊拉克在过渡时期内最高法律。宪法规定伊拉克实行联邦制,库尔德人享有充分的自治权。这为日后库尔德人获得更大的自主权,奠定了基础。

美国占领军及其政府代理人与伊拉克人民之间的矛盾,是战后初期的主要矛盾。什叶派之间的矛盾,库尔德人和中央政府之间的矛盾,是这个时期的次要矛盾。

2005年10月,伊拉克永久宪法获得全民公决通过,但是支持率只有78%,大部分逊尼派阿拉伯人持反对态度。永久宪法为伊拉克的政治格局搭建了明确的框架,为其后各派的权利斗争,搭建了舞台。

2015年12月,伊拉克选举了正式的国民议会,什叶派占议会55%,逊尼派占20%,库尔德人占20%。逊尼派进一步被边缘化,教派矛盾加剧。2006年2月起,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连续发起针对什叶派清真寺的恐怖袭击,导致严重的教派仇杀。短短数月间,教派冲突造成数千名伊拉克人死亡,数万人背井离乡。这个时期,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的仇杀,导致两者的矛盾加剧,使得伊拉克国内矛盾更为复杂。

而伊拉克中央政府无能为力。事实上,此时的伊拉克,已经说不上有什么中央政府了。北部的库尔德人,拥有自己的国歌、国旗,甚至拥有数万人的武装,形成事实上的割据。南部的什叶派也并不团结,马赫迪军反抗占领军及其政府走狗,归来的流亡什叶派和占领军积极合作,这加深了什叶派的分裂。中部的逊尼派,出现了一堆反抗美国的武装。2008年前后,什叶派在南方9省谋求自治。而此时的地方政府,其权力已经非常大了。按伊拉克法律,地区政府可以按照需要的方式实行管理,并有权建立地区“安全组织”,如警察部队,治安部队和卫队等。

教派矛盾、地方和中央的矛盾、占领军与伊拉克人民的矛盾,都迅速发展。再加上官员腐败,犯罪横行,伊拉克的矛盾迅速复杂化。

到2006年,通胀大致50%,失业率大致30%。生活无着落,每天面临死亡的威胁,不知下一步会走向何方,伊拉克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而政府中,与占领军勾结进而掌握各种资源的人,却大发横财。负责伊拉克重建的美国特派监察长斯图尔特·鲍恩在伊拉克重建问题报告中说道“除非实施改革,否则腐败问题可能危害新政府的政治稳定。……腐败,是伊拉克的第二叛乱。”根据国际机构伊拉克研究小组的报告,2006年,伊拉克每天生产的石油,有将近25%消失不见。这巨大的利益流向何方,可想而知。

到2006年底,各种冲突都进一步恶化了。基地和逊尼派反美武装的恐怖袭击仍在继续,但是占冲突的比重并不大。

什叶派民兵参与的教派冲突,成为最严重的矛盾。这里面,既有什叶派和逊尼派的冲突,也有什叶派自身的冲突。什叶派不同派别有自己的武装,最高委员会领导的民兵武装是巴德尔旅,规模估计上万。而萨德尔领导的迈赫迪军,更是有将近6万人。这些武装纪律并不严,很容易出现冲突。比如马赫迪军,随着其不断扩大,基层逐步失控,分裂为若干小股武装,其中相当部分仅仅是打着该组织的旗号进行犯罪活动。据联合国2006年底估计数据,教派冲突已造成160万伊拉克人背井离乡,迁往本教派聚居区,另外还有180万人逃往国外。政府有自己的安保部队,但这些部队往往分属不同派别,甚至卷入冲突。

2006年5月,达瓦党领袖马利基出任总理,面对严峻的局势,他一方面与美军密切配合,以强有力的军事手段严打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和伊前总统萨达姆残余势力(多为逊尼派反美组织);另一方面,暂且搁置同逊尼派的权力纷争,团结和支持一些逊尼派民兵武装组成觉醒委员会(被我国网民戏称为皇协军),协助驻伊美军打击伊拉克境内基地组织。这些措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至2008年,美国中情局长迈克尔·海登称,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已处于“战略性失败边缘”。

2008年,历时两年的教派冲突终于平息,而基地组织自从扎卡维被炸死后也日渐衰败。2008年后,安全形势逐渐好转,平民死亡人数明显降低,2005-2007年,平民死亡年均25000人,2008年降为6400人,2009年继续降为3000人。在此情况下,美军认为局势已经稳定,可以撤军了。实际上美国早就考虑撤军,消耗太大,财政拖不起了。再之,美国拟进行战略调整,将核心力量部署到亚太,以遏制中国。

2009年,美国政府宣布撤军,并计划于2011年完成。

2010年,伊拉克再次举行大选,马利基集团得票少于逊尼派集团,伊朗为维护什叶派执政的局面,对萨德尔施压,萨德尔被迫支持马利基,马利基涉险过关。对此萨德尔甚为不满,萨德尔本就和马利基有矛盾,对马利基连任意见很大。

连任后,马利基着手巩固、扩大自身权力基础,极力将逊尼派人士从伊政府、军队等关键职位上清除,并逐渐确立了对伊拉克司法系统的控制。他一身兼任多职,还担任国防和内政部长等要职,以便掌控伊拉克安全部队和精锐的反恐部队。

正在马利基挖空心思,想尽办法打击排挤逊尼派的时候,阿拉伯之春爆发了。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wind_1917 

阿拉伯之春前的伊拉克-激流网来源: 赤色星灵佐伊。责任编辑:郭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