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乘风写的《这个世界会好吗?——世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发展现状》是一篇好文章,值得认真阅读、研究。
说文章是罕见的好文章,是因为主流媒体不会刊载剖析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文章,而左派网站也少见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文。
首先,文章的科学性表现在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观点。
文章在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分析方法是否适用,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论断是否已经过时”的疑问后,明确指出: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目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已经扩展到全球,难以找到上世纪80年代苏东国家那样缓解矛盾的空间,资本主义全球化将全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在空前的危机中这个紧密联系的世界将被自己打翻,社会主义全球化必将成为时代的主流。”
“列宁提出,当前是帝国主义时代,同时也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时隔百年之后重新审视时代主题,21世纪不仅是帝国主义时代,而且是帝国主义走向没落和崩溃的时代; 21世纪不仅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而且是无产阶级革命走向胜利、赤旗插满全球的时代。”
“在172年前,马恩发表《共产党宣言》,预测说——‘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生活在21世纪的年轻人,将有幸见证这一历史进程,也将作为历史的主体亲身参与到伟大运动中来。”等等。
这些论断高举了马列毛主义的旗帜,观点是何等的鲜明和鼓舞人心!
其次,文章是在掌握了大量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资料,通过对事实分析得出的结论。
文章说:“事实上,生产相对过剩一直同市场经济如影随形,典型案例在我们身边俯拾皆是。例如房地产,广大进城务工人员迫切需要良好的居住条件,但三四线城市的商品房却处于严重的过剩状态,不少开发区内‘鬼楼’林立。”
“……新西兰的低成本牛奶挤垮全世界奶农,2014年以来全球都在倒牛奶。二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生产相对过剩的表现同以前自由竞争时期有些不同。随着国家干预经济能力的提高,在生产资料和耐用品领域,生产相对过剩的表现形式从商品过剩过渡到产能过剩,更多的过剩商品没有被生产出来,而是表现为生产能力的闲置。中国钢铁、煤炭、水泥、铝等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均不足80%,处于明显的产能过剩状态。”
美国“……金融衍生品增长速度最快,衍生品未清偿合约名义余额从1990年的3.45万亿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1500万亿美元,增长了400多倍;债券余额从1990年的18.02万亿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100万亿美元,增长了4倍多;股票市值从1990年的9.4万亿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64.9万亿美元,增长了近6倍。”
“但由于美国各类债务实在太庞大,即便这么低的利率,美国的企业还款、消费卡还款、买车还款也难以承受。2015年,由于国际油价暴跌导致石油和天然气公司收入减少、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导致借贷成本升高,全球企业债务违约率上升,其中美国公司约占60%。自2019年年初以来已有91家企业出现债务违约,超过2018年全年(82家),如果按此速度发展下去,2019年全年违约企业将超过100家,创三年来最高水平。持续10年的历史低利率让企业向投资者出售了创纪录数量的债券,将美国企业债务总额推高至近10万亿美元。《福布斯》数据显示,加上中小企业、家族企业和其他未上市企业的债务,美国企业债务还将增加5.5万亿美元,总量达15.5万亿美元。美国企业债务已超过次贷危机前水平。根据美联储的报告,2017年11月,美国的循环贷款(主要由信用卡债务组成)触及1.023万亿美元,稍高于2008年4月房地产和信贷泡沫破裂前创下的纪录高位。”
“与此同时,2017年美国的信用卡违约率从7%上升到7.5%。尽管就业情况好转,但由于薪酬上涨受阻使得越来越多的美国人甚至负担不起信用卡的最低还款额,同时民众对信用卡和汽车贷款的申请规模也大幅减少,这将导致负债消费持续下降。根据瑞银的调查,由于两J分H变得越来越糟糕,大约有三分之二的低收入人群和三分之一的中等收入人群要么无法负担他们的开销,要么就是刚刚足够,尤其是汽车贷款的拖欠率比过去几年发行的贷款要高得多。”
“目前,美国几乎90%的新车和55%以上的二手车的购买是通过贷款的,美联储一直试图通过低成本贷款刺激非正常需求,与2007年次贷危机时刺激消费者对房屋的需求如出一辙,汽车贷款也成为了次级贷的重灾区。2015年,美国汽车贷款达到10000亿美元,其中拖欠还款量为5.16%,达20年来的最高水平。根据调查,汽车贷款大多发给了年轻人,其中学生群体的债务负担很重,债务负担超过40000美元的比例达41%,19%的汽车贷借款人表示可能在未来一年内违约,违约原因包括医疗费用增长、家庭成员增长、收入减少等。”
总之,作者掌握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充分史料,从中抽象出“21世纪不仅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而且是无产阶级革命走向胜利、赤旗插满全球的时代”的科学结论。
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以后,我学习了一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收集了资料,写过几篇文章。但是,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了解比较少,所以,这篇文章虽然已经看了几遍,还要继续学习。
如果说这篇文章有商榷之处,是不是还可以进一步运用生产日益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剖析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
如说明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阶段,基本矛盾直接表现为赤裸裸的生产过剩,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就表现为烧小麦、倒牛奶、破坏机器等;随着生产日益社会化,到了垄断资本主义、特别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为总资本家代表的国家,必然通过大量发行纸币、债券“化解”、“防范”危机,维持雇佣劳动经济制度。
上世纪70年代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类型的经济危机,就是政府这个总资本家大量发行纸币的必然结果;而政府大量发行债券,企业、个人负债,预支购买力、“寅吃卯粮”则必然要爆发债务危机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本质没有变,但是,形式转变为金融危机。
《这个世界会好吗?——世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发展现状》是一篇经济理论文章,涉及大量经济学的专用概念,比较难读。不过经济生活是政治、文化的基础,不了解经济的运动规律,也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
马克思有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论断,就是从《资本论》中得出来的。“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资本论》第一卷 第831-2页)因此,我们要硬着头皮“啃”,不然就很难回答当今“这个世界会好吗?”之类的问题。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wind_1917
(责任编辑:郭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