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前小车队
1948年秋冬,支援淮海战役的平度县担架团一些十八九岁的年轻人睡觉的时候说梦话轻声的喊“妈妈”,有的在睡梦中不自觉的抽着鼻子还有的哭出声。蓬莱民工转运伤员时遇到敌机轰炸扫射,四排长董星一和班长李长爱等迅速地趴在担架上,用自己的身躯护住伤员,说:“同志,请放心,打不死我就打不死你。”支前英雄唐和恩的小竹棍刻着他随军转战千里的地名。他们有的还穿着单衣,没有鞋干脆赤脚推着小车顶风冒雪走在支援淮海战役的路上。他们衣衫褴褛但目光坚定,是什么使他们甘愿风餐露宿,远离母亲、妻儿来到战火纷飞的战场?是什么使他们宁愿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奋斗?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们转战千里?
1948年毛泽东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
1948年9月24日济南战役即将结束之际,华东野战军代司令、代政治委员粟裕同志致电党中央、华东局、中原局领导,提出“以攻占海州、新浦、连云港等地为目的,并以主力控制于新安镇、运河车站南北及驿枣线,以备战姿态进行休整。”接到粟裕的电报,毛泽东对粟裕提出的“小淮海”进行修改,于9月25日指出:
“你们第一个作战,应以歼灭黄兵团于新安、运河之线为目标。(二)歼灭两淮、高、宝。地区之敌,为第二个作战。(三)歼灭海州、连云港、灌云地区之敌,为第三个作战。”
毛泽东将视野放在歼灭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歼灭国民党军队,“胃口更大”。为了实现此战役目标,针对后勤毛泽东于9月28日提出“包括打黄兵团,打东海,打两淮在内,须有一个月至一个半月,战后休整一个月,故你们须准备两个月至两个半月的粮袜用品。”淮海战役开始后随着战争的扩大,毛泽东对战役计划进行进一步的修订,将战争时间延长至三个月,吃粮人数包括俘虏在内八十万人的规模。
1948年10月11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的关于《淮海战役作战方针》电报手稿
几十万人在广大区域使用现代化武器作战,战争的形式是现代化的,但是运输由于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现实,铁路运程短而且在战争初期都被国民党所掌握、公路年久失修、汽车数量少汽油供应量不足,我人民解放军只能动用人力将大部分物资运到前线。这是现代化的战争与落后的运输方式之间的矛盾,必需动员、组织翻身农民将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到前线保证战士粮、弹无忧。
解放战争全面开始后,以山东解放区为例。在使用民工上,支前与生产的矛盾,部队与地方的矛盾,支前生产又与土改复查的矛盾,都是经过思想斗争和事实教训,才达到步调一致、矛盾统一。解放战争刚开始在支前工作上,由于没有支援大规模战争的经验,还沿用抗战时期补给方式;党在支前工作的领导上,也只是提出原则上的要求,具体工作则责成各地方根据战争情况和部队要求。民力是临时抓一把,没有深入政治动员和组织准备。民工家庭生产也未设法解决,民工负担亦多不合理。民工服务期无一定之规定,民工亦无一定之科学编制。干部少,对民工生活管理、政治教育亦无经验,乌合之众无组织、无纪律、无管理、无教育。雇佣抓阉、指派、强迫命令非常普遍。因此,民工极不巩固,动员的多跑的多,严重的甚至逃跑百分之七八十,部队要就送,民工随送随跑,群众支付了劳动时间,但前线得不到充分的支援,造成兵民交困而且使前方作战遭遇严重的困难。
莱芜战役至南麻临朐战役(从1947年2月——1947年7月)。成立了华东支前华东局授权省支前委员会,全权统一领导支前工作,并令各行署、专署、县府均建立支前机构,以加强各级支前领导与指挥。同时确定全面组织人力,争取支前主动,保证前方需要,节约人力,作长期打算等方针。提出支前、生产与土改三大任务的结合口号,初步建立各种制度:如统一人力的调拨制度,统一粮食的调拨制度和支付手续。
在这一阶段虽然成立了支前机构但是由于没有大兵团运动战的经验出现了很多错误,如忽视了民工政治思想教育。各县民夫整训期间,民夫队伍中普遍发生了大吃大喝、抽烟赌博、偷懒装病等不良现象。如临沭县一个民夫中队180 人,在5天地时间内就杀了3口猪;日照县一个民夫大队一早上就吃掉了油条25挑子;烟酒茶水供不应求,日照县有一民夫一手拿四支烟(当地旱烟)一齐吸;有的班大多数装病,集体请假。对支前工作顾虑重重,怕出远夫、长夫、怕家里生产无人照顾、怕苦、怕飞机大炮汽车等等。如莒南县有民夫表示:“要往南打,保证完成任务;要往西北开,说什么也开小差(往南还在滨海区范围内、往西北就要到鲁中区了)”。临沭、竹庭县由于直接面临着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两县民夫普遍担心“老婆孩子谁照顾,连个领着跑的都没有呀”、“光说生产有人帮忙,咱那里的抗属帮的怎么样、俺还不知道吗?”还有民夫认为民夫队伍管得太严太死,待在里面就是吃苦受罪,“在这里跟拦猪似的,还有班长、队长管着,在家里有谁管啊?”
干部思想中,存在对战争的盲目乐观,对战争长期性的认识不足,速胜论极普遍,“拼上干”、“老婆孩子一起拥,不怕蒋匪十万兵”,“一锤子买卖”。对支前的意义理解不足,鲁中南一分区一个分区书记说:“支前对群众没有一点好处。”胶东高密一个分区书记在讨论配备带工干部时说:“能力弱的干部去支前,强的干部要照顾生产。”基层干部被分配带领民工支前,跑去找上级理论:“我犯了什么错误,你让我去支前?”不明白只有推翻蒋介石的封建统治才能真正建设家园。
侥幸心理,幻想战争不一定能打到自己的地区及自己的头上。渤海三分区高清县玉皇堂村村干指定了一个群众去支前,思想打不通,村干即将其粮食、牲口全部没收。村干还对区干说:“俺不是真没收,等民工走了俺再给他,这样威胁威胁就是了。”造成群众很大不满。也有的地方抱应付欺骗、对战争严重不负责任。渤海招远县有的村干部动员民工说:“只要出了门,跑回来也算完成任务。”胶东潍北朱麻区村干对民工说:“这次支前不远,顶多是河东河西的事。”迁就农民不愿意出远门的落后心理,对支前民工说:“就出三月,过了三月你吐我一脸我不怪。”
负担不合理,村干的亲属不出工或少出工,小商人、手艺工人多不出工,有少数落后党员和民兵也不出工,而积极的党员、民兵和忠诚老实的农民则出工过多。群众说:“鞭打快牛,老实人吃亏”缩小了出工面。为了完成任务强迫参加过伪军的、地富、受过处分的干部去支前,这又造成了支前民工队伍复杂不好掌握,易发生逃亡现象。
不是以动员教育,启发群众觉悟,以单纯地任务观点,采取强迫命令或欺骗的方法,这样就不能提高群众支前的积极性,民工队伍也就不能巩固。淮海战役胶东莱西在集合民工时,即发生数村民工集体逃亡,行军至临沂一路即逃亡六百五十九人,精减一百二十二人,有的中队逃亡过半,有的分队仅剩分队长等数人。必须对民工进行战争教育否则是无法达成支援战争任务的。
共产党人从不讳言自己犯过的错误,1948年春华东局开始整党,总结以往支前工作中发生问题,“坚持真理,改正错误”。济南战役的支前还是较为成功的。不过在济南战役因民工待遇低,发市秤二斤半毛粮,不够吃,普遍饿肚子,卖衣服、用具或偷群众的东西吃;农民狭隘地域观念的影响,再加上支前民工生活保障不好,支前民工因为生活条件差犯群众纪律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支前民工与新解放区群众发生械斗。
毛泽东在提出大淮海战役的同时特别指出,要开一次类似曲阜会议一样的会议以便“统一作战意志,调整内部关系。”接到毛泽东的指示,华东局召开干部会议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将党中央“九月会议”传达到基层,明确“大约五年左右的时间内(从一九四六年七月算起)……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打通各级干部思想,将党中央毛泽东提出的“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精神传达到每一个基层干部。
在后勤方面总结了战争头两年的经验教训,11月4日,华东局正式成立了统一的最高支前领导机关—一华东支前委员会。委员会由7人组成,傅秋涛任主任,张雨帆任政治部长,魏思文任人力部长,程照轩任财政部长,赵锡纯任交通部长,梁竹航任秘书长及民站部长,张劲夫任粮食部长。健全各级支前组织,将支前民工队分为一、二、三线。一线指拨配部队建制的常备民力,接受部队领导和调度使用,一般随军服务两三个月以上(部队无权从地方调用民力,以免影响生产)。二线转运民工,指服务一个月以上的民工,由各转运站、民管部门等掌控,执行前后方之间的一切转运任务。后方临时民工,指服务期10天左右,在当地完成各种临时支前任务的民工。
“支前生产两不误”,建立区、村3套干部(从群众中和支前民工积极分子中选拔),一套上前线,一套准备随时出发,一套在村中坚持工作,使生产、支前能正常进行。解决翻身农民参加支前的顾虑,实行前后方工的合理交换,后方生产工能顶支前工。实行全村大变工,把原有的小变工组并扩大成几个大变工组,并吸收妇女参加变工组、建立统一计分及工票制度。由于全盘合理地使用了劳动力,加之提倡立功运动,因而大大调动了所有群众的积极性。壮丁争先上前线,妇女老小成为生产、带路与临时民工的重要力量。“男人上前方,妇女把家当”,不少妇女不仅成为支前生产的主要力量,而且被选为村长、闾长,主持村里的工作。
沂源县青龙区上枝村凡经群众评定够出工条件者,一律编入自卫团,分成班排,村干民兵也按具体情况评定编入,有工帐、工票,村团部设专人管理,如有支前任务,即通过自卫团向班排拨调,出工后由其家属向村团部领取工票,以此工票可在本班内换工代其生产。帮助家属生产一天,也等于支前一天。村内定期以十天或半月一次将工票收回结算帐目,谁的工少,可在下次支前和帮助生产中弥补。实行这种办法的结果,不仅是支前生产两有保证,而且可以提高群众支前与生产的积极性。就是没有出工的人,主动积极地多给民工家属干活,赚得支前工,可顶自己没出工的缺额,支前就不耽误生产,而且保证与推动了生产。解除支前民工的后顾之忧。
随军常备民工以团(也称大队)为单位,由当地县级干部任团长,区级任营长;民工对干部有依赖心理,由各村的村长任排长。并对支前民工生活待遇做出具体规定(限于篇幅不详述),华东局支前委员会成立后即提出:“把民工队当做学校办。”
干部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只有将个体到有组织,从散漫到有纪律,支援战争才有可能。针对一些干部思想中的模糊认识,如:“搞好民工生活,保证完成支前任务就行,还搞教育干什么?”华东支前委员会九月二十七日发出了给各区党委并各行署各支前委员会的指示信,华支政治部于十一月一日发出了民工、民兵政治工作指示和政工文件,一致强调各级党委必须在大规模地支前运动中,对支前民工、民兵及带队干部,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将通过战争考验干部、民工提拔为脱产干部,为战争结束之后的新中国建设服务,并做出具体要求“半年内提拔两万以上的区、村干部。”“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战争还未开始已经为战争胜利之后考虑,当年共产党人的远见卓识不得不由后人叹服。
解放战争老解放区遭受的损失比抗战时期还大。抗日战争民族矛盾压倒阶级矛盾,很少有人甘愿当汉奸,没人给带路鬼子不敢随便走。到了解放战争时期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土改,消灭地主阶级,一些原本拥护我党的选择变脸。晋冀鲁豫解放区一名地主出身的小学教员抗战时期很积极,解放战争时期投靠国民党。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有人带路,因此人民遭受到的损失比抗战时期还大,国民党对解放区灭绝人性的破坏是对农民最好的反面教育。
沂北县事先有计划的在村里将民工动员编制好,然后抽调不脱离生产的民工排连干部进行整训,加强形势、阶级、业务等教育,然后回各村训练编好预备出发民工,并对民工体格、工具、家庭、生产等问题进行检查。
渤湾、博兴、广饶等县专门召开区的主要干部会议,区召开了乡村干部会议,一直布置到村。各地区普遍进行形势教育。日照县召开小型会议采取对比的方式,比国民党,比地主,比去年。去年石臼所有敌人的时候怎么样?大岭南头在党内提出过去受地主的压迫,种东峪地主的地时一年交9回租。
临沂地区以逃难到当地难民教育群众,农民明白只有打败了国民党军的进攻,才能让自己的老婆孩子不用逃难,才能保住自己的家乡。莒南有民夫说:“郯城、临沭的难民为什么要来莒南?大家不出伕,打不好仗,国民党来了,咱们不是也要跑吗?”
鲁中南莱芜县实行了整训自卫团的办法,说明过去支前不好,对战争影响很大,用事实教育群众,如举例说有的部队曾提出:“不吃莱芜面,不用莱芜夫。”干部说:“咱莱芜人出门都没脸!”启发农民的荣誉感,使群众意识到“当逃兵”被人笑话,之后群众对支前的认识和行动有了很大转变。
莒南在评功大会上,抓住两头进行对比教育,即一方面是评功(过去有功的追功,接受过任务的评功。)指出应走的光荣道路。另方面是开小差的、表现不好的进行反省,予以批评处分,让逃亡民工的现身说法,对民工进行“光荣与丢人”、“吃亏与占便宜”的教育。逃亡民工老婆在大会上批评自己的丈夫,“上次出伕,给拿了十几斤煎饼,三趟就是四五十斤,把纺线的钱也拿出去用了,结果他逃回来这些都踢蹬了,还连累着我在全村人面前抬不起头。”群众怕说出丢人,便提出:“谁坦白,谁真心,坦白说出不丢人。”“灶王爷上天,有啥说啥。”“良心话,自己说,光荣事,自己做。”“先坦白,后立功,放下石头心里松。“以打破其怕丢人的思想。怕说出上级处分,提出:“坦白要认真,不批评,不处分。”有的群众有留后路的思想,怕坦白了没法开小差了,坐卧不安,针对这种思想提出:“对着毛主席说出良心话。”自我批评与宽大结合——“放下石头心里宽”,逃亡民工检讨自己,“白浪费公家的钱,剩下的活还得村里人帮忙干,回到家老娘和老婆都要骂,尽受白眼了。”
经过教育的农民踊跃报名参加支前保卫胜利果实。胶东五莲县民工蒋同然在济南战役前后过程中连出两次工,回家创完了地瓜,淮海战役又报名参加,他说:“过去不支前穷的吊蛋净光,现在支前的有吃有穿,不受压迫了。”华中解放区盐南刘庄村不少妇女替丈夫报名,有的提出保证动员其丈夫出工灭蒋。刘佃顺大嫂在会上报名说:“上次我男人出工开了小差,我觉着很丢人,这回要彻底消灭蒋贼,我保证动员我男人出工,完成任务立功回家。”
党员干部、积极分子带头参加支前,鲁中南沂东担架团一排二班长高振荣,接受任务时就发了疥毒,只能仰在床上,还得使手撑着被子,但他还是坚持带队支前,别人劝他不去,他说:“咱不去谁去?咱是共产党员啊!不去怎么领导群众?”渤海滨县小屯村民工杨丙信带领十四人报名支前,他向大家说:“今年要不是共产党领导生产救灾,给咱想办法,咱就饿毁了堆,现在咱翻了身改善了生活,再不立功最丢人。”
过去有些支前不好的村,村干部在县区干部监督下在群众大会上对自己以往的错误进行自我批评,然后带领全村在毛主席像前按血手印、发誓一定要支援到底。农民非常在意这个,有的农民说:“这回再开小差也不行了。”有的农民赌咒:“谁开小差谁是蒋介石小舅子。”一时的血气或“亮剑精神”是不足以支持长时间艰苦的行军、战斗的。
解放军某部进行诉苦大会
进了民工团继续进行大讨论,解决为谁打仗的问题,这与改造“解放战士”有相通之处。一纵三师7团3连二班新解放战士李贵是国民党63军被歼灭后解放过来的,刚来那会总是闷闷不乐,也不说话。一次在战斗间隙,班里组织学习《新土地法大纲》,进行小型诉苦教育。豫东战役来到人民军队的班长赵贵生讲述自己当兵前的情况,李贵忍不住了,“我比班长还苦啊。”他父亲去世的早,妈妈整天累死累活的也养不活他,没办法将自己卖了,把钱给李贵,希望儿子能活下去。李贵从那之后拼死拼活给地主干活,希望把妈妈赎回来,国民党抓壮丁几次逃回家,又被抓回去被打的死去活来,逃回家就是怕妈妈回来找不到自己。话刚讲完,战斗又开始了,赵贵生受了重伤,将李贵叫到身前,对他说:“李贵同志,我从解放才知道人为什么活着。我不能和你一起去解放你的妈妈了,你要好好干去解放全中国受苦人的妈妈。”话说完壮烈牺牲。“解放全中国受苦人的妈妈”激励李贵在之后的战斗都冲到第一线。胶东西海民工,在讨论为谁支前和解放军为谁打仗流血时,说:“解放军是为咱拼命流血,咱们不支援如地主回来,还有咱们命吗?”对一些成份不好的,地主出身的民工进行个别政治教育和时事教育,给予出路宣布戴罪立功;发动地主出身的担架队员经常和大家交换意见,互相检讨,地主萧风云说:“老蒋过来还能光穷爷们受罪吗?我下次出伕一定要跑在头里。”平邑区地主刘其顺曾被斗,在二次自卫战争中,连续出伕五次,每次出伕都表现很好,最后一次大家选他为排长。他领导自己一排订出创模立功计划,结果条条做到,最后大家评他大功一次,带着大红花回家。“重视成分,又不唯成分论”。
鲁中南莒南担架一团,召开民工大会进行动员教育后,分班讨论座谈,联系到去年蒋匪进攻到宫南时所受的灾难,叫大家比一比“在家门上打好?还是在远处打好?”结果民工一致认识到把敌人打远了,全部消灭了,才能在家过安稳日子,支得越远胜利就越大,对我们就越有好处,我们就应加劲支援。通过教育,民工很快扭转了怕远支、怕出山东的思想偏向。
在整训中注意纠正群众的错误认识。如有民工同志说“济南打下主要是吴化文起义”,“俘虏打枪准所以才能打下济南。”干部趁机问,“俘虏是哪里来的?”,“吴化文为什么起义?”让群众认识到我军强大的力量,树立必胜的信心。有些人对形势认识很模糊,有的说:“光说打的怎么样,不学去年一样,支着支着把国民党支到北边去了。打仗的事谁也说不准。”平邑担架团干部便把去年战争形势和今年战争形势不同的特点,去年敌我力量和今年敌我力量的消长,启发其自己进行回忆比较。群众反过味来,“去年打仲村,好几次没打开。今年打济南只8天就打开了,连王耀武也活逮了。”有民工受教育后表示:“咱以前一个打他三个半,都得了胜利,现在咱有三百多万,国民党才二百九十万,国民党还撑打吗?”竹庭民工说:“去年跑到山沟里没得吃没得喝,现在俺喝口冷水也舒坦。”
照顾农民的习惯,宣布胜利消息时不照本宣科读报纸,采用讲故事、打比方、算细账的办法。如东县掘东区宣布打济南歼敌10万。干部形象的比喻:济南有70万人口,抵到几个马塘、丰利镇?10万人要是排成一行有多长,10万人要是交给XX乡管一个人要看几个?10万人要是坐在一起有多大,不要说人,10万个豆子有多少。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说明我军打了一个大胜仗。
民工在乡整训后在拨交部队时,注意部队、民工的地域情况及任务的轻重。九纵在三大战役(济南、淮海、渡江)中皆配备胶东民工。八纵皆配备鲁中南民工,因九纵原系胶东部队,八纵原系鲁中南部队。这样部队与民工互相熟悉,生活习惯一致,易于协调,便利执行任务。支前民工到了部队,部队继续对民工进行教育。随军民工团队,均配有部队的政工人员,协助开展民工政治工作。如三纵专派民运股长去渤海一分区担架团任副政委,三个同志到各营任副教导员。
有部队同志叫“伕子同志”,民工不乐意,即回答:“我自愿上前线替战争服务,不是强迫来当伕的!革命同志就是革命同志,俺不跟你夫呀、妻呀的!”为此陈毅司令员特意在47年6月华东野战军干部会议提议改变这一称呼,认为“这是统治阶级奴役人民的一种轻贱的称呼,与我们劳动人民服务前线的自由劳动的新内容太不相称。”部队的干部、战士称呼支前民工为“担架员同志”或“运输员同志”,他们就感到很高兴。称呼的改变意味着人民解放战争是组织起来的人民争取站起来说话的战争,区别于中国历史上任何一场战争;是人民军队与历史上任何一支军队有着本质的不同;也是这支军队与人民鱼水关系的明证。
济南战役结束,一部分民工复员,大部留下继续服务,超期服役致使很多民工有开小差的想法。支前民工团利用整训空隙,进行阶级教育,说明解放军为谁打仗,我为谁支前。渤海四分区担架团组织民工在新区群众中“访苦”的办法。一连八班在访问房东时,房东在诉苦时一面说一面痛哭流涕,对全班民工教育很大,这时领导上便启发大家回忆自己未解放前的情形,结果不少民工将自己受地主压迫和蒋匪摧残的痛苦说出来,教育了大家,提高了阶级觉悟,一致表示安心支前,消灭蒋匪。
参加过支前的民工对战争不陌生,新民工对飞机大炮汽车等现代化武器缺乏认识,普遍存在着恐惧心理,“飞机大炮那么厉害,死也死在家里。”,“我一到那里眼就慌了,晚上看见汽车两眼通红,就吓的心里慌慌的。”沂北县常备民兵团集结完毕,原准备参加济南战役没想到原定于两三个月解放济南的战斗,八天结束了,为即将开始的淮海战役做准备。在莒县待命期间先整顿纪律,学习救护常识,做基本的军事训练,包括使用武器、防空常识等。
九月底,被派往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纵队召开连以上干部会议,张仁初副司令在会上说:
“八纵是在原鲁中军区基础上组建而成,干部、战士不少是鲁中各县的子弟兵,我们二十二师师长孙继先原就是你们三军分区司令。现在这个师的三个团大都是三分区的子弟兵,都是饮沂河水长大的,八纵的成立与沂蒙山区人民有密切联系。这次你们来,我们一定能配合好,打好这一伟大战役。”
“你们团的任务主要是担任火线救护任务。”
农民地域观念重,以乡情打动民工干部,救的是自己家的人,难怪人家能当司令员——政治水平就是高。我军军事指挥员会做思想政治工作,我军政委一个比一个会打仗,这也是我军特色之一。一、四纵一般任务较重,三十五军系新起义部队,均配备政治觉悟较高、组织领导较强的老区民工。
民工特点思想极易波动,每因一个情况变化,地区转移,任务的接受与完结,甚至细小事故,都会引起他们的思想变化。必须进行不间断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及适时的宣传鼓动工作。
请看下期《征途中的政治思想工作》。
【本文资料选择略】
长按二维码支持激流网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wind_1917
(作者:阿蒙。作者授权激流网刊发。责任编辑:郭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