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2日,是列宁诞辰150周年纪念日。列宁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他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同时在资本主义发展为帝国主义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同第二国际伯恩施坦、考茨基机会主义及其在俄国的变种经济派、孟什维克等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思潮的斗争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纪念列宁诞辰150周年,激流网将连载《列宁革命思想研究》一书,以飨读者。

《列宁革命思想研究》的主旨、结构及方法特点-激流网


三、本书的主旨、结构及方法特点

本书力图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在对列宁革命思想的演进进行精细梳理的基础上,揭示列宁革命思想的内在结构和发展逻辑,考察列宁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同俄国实际进行结合的具体过程,辨析列宁在这个过程中对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学说所作的发挥和调整,从而更准确理解俄国社会主义(苏联)的思想起源,为进一步总结二十世纪国际共运提供理论参考。

文章的叙述结构是由其内容决定的。本书试图完整展示列宁革命思想的发展历程,探索其内在矛盾和发展逻辑,因此很自然地,本书根据列宁革命思想演进的阶段划分来进行篇章安排。总的来看,列宁的革命思想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民主革命阶段,革命转变阶段以及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另外考虑到列宁民主革命思想和社会主义革命思想各自丰富的内容和具体发展情况,这两个阶段又需要适当展开。基于这种考虑,本书分成六章,现将各章内容分别简单介绍如下。

第一章介绍列宁在1905年革命以前对俄国革命的早期探索。列宁在这一时期初步解决了俄国革命的性质问题,认为俄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前途是资本主义社会。他还在政治、经济各方面初步规定了社会民主工党的斗争目标,即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确立八小时工作制等。这一时期列宁的思想还不成熟,这表现为对一些关键的问题(如土地问题和革命的领导权问题)他还没有做出明晰的回答。第一章对列宁思想的这种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并试图从中发现列宁日后思想发展的一些线索。

1905年构成列宁革命思想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因为1905年革命提供的政治实践经验大大加速了列宁革命理论的成熟。在这次革命之后,列宁的工农民主专政理论、土地国有化思想、世界革命思想等纷纷确立,列宁的民主革命理论趋于成熟。第二章和第三章分述列宁民主革命理论的这一成熟过程。

第二章论述列宁在1905年革命后的政治纲领,尤其是工农民主专政的主张。本书从列宁关于资产阶级革命的两种方式和资本主义发展的两条道路思想切入,详细地介绍了列宁“工农民主专政”理论提出的过程,剖析了这一口号的诸方面的规定,如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工农民主专政的阶级内容和其中的领导权问题,工农民主专政的前途等,并探讨了这一口号与列宁所主张的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之间的潜在矛盾。这一章还专辟一节讨论列宁民主革命理论的思想渊源,认为列宁民主革命理论的精神实质在于马克思赞扬过的巴黎公社中“冲天的巴黎人”的那种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列宁的民主革命理论充分地张扬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革命首创精神。

第三章侧重介绍列宁民主革命理论中的经济内容。土地革命是俄国革命的基本经济内容,列宁在1905年之后对这个问题终于有了足够的重视。本书详细介绍了列宁的土地国有化思想,包括列宁这一思想的由来,他对土地国有化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的论述以及土地国有化的政治意蕴等。本书认为,土地国有化主张的确立,标志着列宁民主革命理论的成熟。这一章还介绍了列宁民主革命的一个重要纬度,即世界革命维度,列宁是在整个世界革命背景下来考虑俄国革命的前途的。欧洲的社会主义革命最初在列宁那里只是保证民主革命胜利的外部保障,到后来它也被看作俄国进一步走向非资本主义道路的牵引力量。

第四章反映的是列宁革命思想演讲中一个特殊的过渡时期,即以《四月提纲》为代表的、介于工农民主专政的民主革命理论与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列宁在政治上主张建立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的专政及巴黎公社式的苏维埃国家,在经济上主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本书提出,列宁的革命新主张并非社会主义革命,它是一个“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纲领;它是列宁民主革命纲领的继续,是更加完善的新型民主革命理论。本书认为这是一个适合俄国社会发展的纲领,但是同时也指出,随着俄国革命沿着“上升路线”发展和阶级斗争“攻守逻辑”的展开,这一纲领将为更加激进的纲领所取代。

第五章和第六章研究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思想。十月革命后列宁的思想发生了再一次的转变,他开始将俄国革命明确为社会主义革命,其革命主张也随之调整。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思想以1921年3月为界可分为两个时期,在此之前是革命上升时期的整体激进发展阶段,之后则是退却到新经济政策的迂回过渡阶段,第五章和第六章的篇章划分主要由此而来。这两章的内容占据了全书总量近乎一半,这反映了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思想在其总的革命思想中的重心地位。

第五章论述列宁在1921年前经济上的直接过渡思想。十月革命后列宁革命纲领进一步发展。1917年底他开始提出大工业国有化的主张,这一主张在1918年初开始付诸实践。本书分析了列宁国有化思想的两重动因,指出国有化政策将随着形势的变化而消长。列宁还提出建立全国统一的经济管理机构,试图通过产品交换取代自由贸易,并有计划地消灭资本主义。列宁直接过渡思想的顶点是内战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他把“战时共产主义”看作是俄国实现社会主义的方式。这一时期,列宁还开始探索俄国的工业化问题,鉴于工业化问题是落后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面临的一个主要的历史性难题,因此本书对列宁这方面的思想进行了必要的介绍。

1921年内战结束后,列宁根据形势的变化在经济上转向“新经济政策”,开始向社会主义迂回过渡。第六章对此进行了扼要的讨论,重点考察列宁本人对这一政策的估计和定位,在此基础上对列宁的迂回过渡思想进行了重新评估。本书认为,尽管新经济政策开启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建设社会主义的先河,但是在进行具体评价时不能脱离列宁的总的思想背景,不能过高估计列宁新经济政策的“退却”程度,不能忽视新经济政策自身面临的矛盾和不确定性。

第五章和第六章还分别研究了列宁在不同时期关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政治思想,重点介绍了俄国一党制无产阶级专政的形成以及列宁对这一无产阶级专政的论证。列宁通过对无产阶级革命与形式民主的关系、小资产阶级的政治独立性以及无产阶级与小资产阶级的相互关系等问题的阐明,论证了在无产阶级不发达、工人占人口很少的俄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从而形成了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思想中最具特色也颇具争议的部分。列宁将俄国无产阶级专政的经验一般化,总结出无产阶级占人口少数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般规律,即无产阶级可以在没有获得多数人(主要是小农)支持的情况下先夺取政权,然后通过经济政策来获得小农的拥护从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在内战时期,俄国一党制无产阶级专政的权力结构日益集中化,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民主空间受到挤压。面对国家机器内不断增长的官僚主义弊端,列宁开始了对国家机器的反复改良工作。内战结束后,在西欧社会主义革命日渐远去的背景下,反复辟成为列宁考虑政治问题的出发点,因此列宁在经济退却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俄国一党制无产阶级专政。他坚决地镇压了喀朗斯塔德的水兵起义,并实际上禁止其他政党的政治活动,不过这些没有让他对俄国社会主义的未来感到足够安全。为了能让这艘前途未卜的社会主义大船不致倾覆,列宁对党的统一的强调胜过了党内民主,由他提出的禁止派别斗争的惩罚条款成为阻碍党内争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列宁实际上不得不把俄国社会主义的希望系于布尔什维克极少数的“老近卫军”身上。

本书第三章和第六章还专门介绍了列宁与其同时代的理论家们的论战,以便在更广阔的理论视野下来理解和把握列宁的革命理论。

最后是一个小结。本书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要区别对待列宁的革命思想遗产。本书高度评价列宁在民主革命理论上的理论贡献,认为列宁的新型民主革命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它既尊重社会形态演进的规律——历史唯物主义,同时也高扬无产阶级作为创造历史主体的能动作用,为帝国主义时代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指出了新的发展可能性,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本书认为,列宁在实践上顺应了俄国资产阶级革命沿上升路线发展的需要,领导布尔什维克掌握了政权并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的探索。但由于列宁坚持把十月革命看作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为了坚持社会主义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他不得不对经典理论进行调整。尤其在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无产阶级革命与民主主义的关系以及无产阶级专政与先锋队专政之间的关系等几个问题上,列宁做出了自己的发挥。本书认为,列宁在这些问题上的理论观点带有鲜明的俄国特点,它代表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革命学说在相对落后国家的重要转变。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开辟东方社会主义的同时也包含着深刻的矛盾。

应该指出的是,由于革命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和列宁革命思想的多层次性,本书不可能也没有打算对列宁革命思想中的诸问题面面俱到。本书的重点在于梳理列宁有关俄国革命的基本思想及其演进过程,为此目的本书对列宁在革命过程形成的一些具体策略和观点并没有涉及。

例如,本书对列宁革命思想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即他的建党思想和民族自决权的思想基本没有涉及。党建问题涉及的是革命过程中无产阶级如何组织自身、发挥自身的最大力量去从事阶级斗争的问题,它涉及的是革命过程中具体的杠杆因素(当然其中也局部包含无产阶级与其先锋队关系这样的基本理论问题)。毫无疑问,列宁在这个问题上具有突出的贡献,国内外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可谓汗牛充栋,因此本书不拟详细讨论这个问题。在考察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时,本书也主要限于从基本理论的层面上来考察而避免陷入过于具体的政治制度分析。至于民族问题,它是民主革命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问题,它与阶级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又不能还原为阶级政治。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具体阶段中它可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是如果着眼于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和东方社会主义的起源问题来看,它在基本理论上又是一个相对次要的问题。而且就民族问题而言,俄国对外是以民族压迫者的身份出现的,这点与其他东方国家(尤其是那些后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有着较大的差别,这使得列宁面临的民族问题在东方国家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不具备一般意义,因此本书并没有讨论列宁的民族问题思想。当然,列宁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等方面丰富的思想更不在本书研究范围。由于上述种种限制,本书暂不对所谓的“列宁主义”作总的评价。

本书在研究方法上尤其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本研究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结构的理论(政治革命-经济革命或政治革命-社会革命)[1],从政治纲领和经济纲领两个维度来剖析列宁的革命思想并考察其相互关系,相应地在考察列宁革命思想的演进时也注意按照政治和经济两条线索来展示其内在逻辑。这既是全面认识列宁革命思想的内在要求,也是克服西方学者在列宁革命思想研究中片面强调列宁的政治革命思想这一不足的需要。

其次,本书注意将列宁的有关思想将马克思恩格斯进行对比,考察列宁与马克思恩格斯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有关问题上的思想源流与嬗变关系。这种比较的目的,首先是为了准确把握列宁革命思想中的“特殊”与“一般”。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考察的主要对象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所需要的条件,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的学说是一般的。将这种学说用于个别国家所得出的结论具有特殊性,将这种特殊性运用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条件时就需要慎重。通过把握列宁革命思想中的“特殊”和“一般”,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列宁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位置,有助于我们判断其革命思想遗产的时代价值,而这也是本书的重要目的。自然,这种比较并不意味着本书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理论来作为列宁思想的唯一评价尺度——评价列宁除了这一理论尺度,还需要把现实自身作为尺度。

第三,本书注意吸收西方“革命学”的成果,把列宁关于革命的思想放在革命先上升后下降发展的客观逻辑背景下来考察。马克思在1848年革命中曾经探讨过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德国借助世界革命,通过不断革命(Permanent Revolution)的道路走向社会主义的设想,但是马克思的这一设想忽略了民主革命自身可能存在的革命沿下降路线发展的问题。在二十世纪中期以后发展起来的西方“革命学”研究中,部分学者在总结革命的一般过程时提出革命存在一个下降阶段并以“热月反动”来描述革命下降现象,这为我们理解(民主)革命的完整进程提供了参考。[2]借鉴这一分析框架,本书认为,列宁关于俄国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思想以及后来直接过渡思想的形成,需要放在俄国革命上升阶段的客观历史发展背景下来理解;类似地,列宁晚年的革命思想和实践则应该在俄国革命性质的转变与革命下降发展的相互作用下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列宁关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客观逻辑基础及他的理论与经典马克思主义有关思想的差异。

最后,在具体资料的选用上,本书以《列宁全集》(主要是其中的著作卷)[3]为文本基础,力图全面地占有列宁自身的思想材料,尽量避免片面地抽取列宁的有关论断做随意解读。此外,本书还努力把列宁“还原”到当时的政治和理论斗争环境中去,在对列宁同时代的理论对手的著作的必要梳理基础上,本书专辟章节来介绍和讨论列宁与这些理论对手间的思想理论争论,在思想理论的斗争和互动中把握和刻画列宁关于俄国革命的思想。

注释

[1] 可参考薛汉伟等:《革命与不断革命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1-6页; Hal Draper, Karl Marx’s Theory of Revolution, Monthly Review Press, 1978, p 17-21.

[2] Crane Brinton, The Anatomy of Revolution, Prenten-Hall, 1965. Brinton对革命下降的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纯粹形式的推演,作者没能把这个问题放到民主革命背景下进行阶级分析,这不能不是一个遗憾。实际上,恩格斯在后来多次提到革命下降发展和革命后出现“反动”的现象,而俄国革命的当事人也已经开始把“热月”的概念用于俄国革命自身,如列宁本人由于熟知法国大革命的经验,十月革命后他多次提及如何防备在俄国出现“热月反动”的问题。列宁的这个担心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俄国无产阶级专政的形态(参见本书第六章)。托洛茨基和后来的托派则把斯大林的上台及其后来推行的政策看作是俄国的热月,参见托洛茨基:《被背叛了的革命》(第五章《苏维埃的热月》),生活读书新知书店,1963年版,61-83页。用“热月”概念来研究俄国革命史的史学著作可参见参见Sheila Fitzpatrick: The Russian Revolution, 2nd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p2.

[3] 《列宁全集》(1-60卷),人民出版社中文第二版。以下所引列宁全集均该版,不再说明。另本书所引《列宁选集》(1-4卷)为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三版,亦不再说明。

长按二维码支持激流网

《列宁革命思想研究》的主旨、结构及方法特点-激流网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wind_1917

《列宁革命思想研究》的主旨、结构及方法特点-激流网(作者:曹浩瀚。来源:《列宁革命思想研究》。责任编辑:黄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