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2013年9月米鹤都在《中国新闻周刊》发表了一篇文章《中监委调查组组长李坚:亲历1961年安徽饥荒调查》[1],文章中称中监委李坚1961年在安徽省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为安徽省饿死300多万。由于这篇文章的标题中含有“中监委调查组组长李坚”、“亲历”的字样,所以这篇文章产生了很大的恶劣影响。

从标题上看这篇文章似乎是李坚写的,但是这篇文章的最后有一个附注:“本文根据对李坚及其子李卫平的访谈、李坚与李卫平的多次谈话以及李坚当年的几份手稿编写而成。”“本刊特约撰稿米鹤都”。由此可知这篇文章不是李坚本人写的。而是米鹤都写的,他的依据是“根据对李坚及其子李卫平的访谈、李坚与李卫平的多次谈话以及李坚当年的几份手稿编写”。这篇文章写作的人称混乱,该文的前一部分是以李坚的儿子李卫平作为第一人称写成的,后一部分则是以李坚向李卫平讲述的方式以李坚本人作为第一人称写成的。

这篇文章的作者米鹤都后来说:“这篇文章的内容,基本采用的都是李坚先生多年前手写的原稿。”他承认“因为未加核实也缺乏深入研究,我仍不能、也不敢断定这篇东西就绝对真实。”[2]这就说明就连这篇文章的作者米鹤都本人,也都明白无误地承认,他即没有对这篇文章的真实性加以“核实”,也没有对这个问题予以“深入研究”,更“不能也不敢断定这篇东西就绝对真实”。

就是这样一篇连作者本人都“未加核实”,对这个问题都“缺乏深入研究”,更“不能也不敢断定这篇东西就绝对真实”的文章,竟然在许多媒体上都得以公开发表和转载,并且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成为安徽省“饿死几百万人”全国“饿死三千万”的最重要的证据之一。

由于李坚已经去世,这篇文章的真实性以及一些重大疑问已经无法通过向李坚本人进行采访而查证了。在李坚在世的时候。本文作者曾经试图向李坚本人进行采访,对他进行的两次对“信阳事件”和安徽省的、影响巨大的“调查”中的若干重大疑问进行采访,但是由于李坚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允许进行采访而无法实现。

李坚对“信阳事件”的调查存在着重大错误,他的调查结果极大地夸大了“信阳事件”的人口死亡情况。关于这一点,我们已经专门发表文章予以详细论证[3]。

在本文中我们将要指出,李坚对安徽省的调查也同样存在着重大错误,他的调查结果极大地夸大了安徽省的人口死亡情况。

米鹤都撰写的这篇文章的基本结论是:经李坚本人亲自调查,安徽省三年困难时期 “饿死350万人”[4]。但是,对这个数字究竟是使用什么样的方法得到的,无论是李坚,还是米鹤都,都没有做出明确地具体说明。

在研究三年困难时期人口变动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对这篇文章提供的数据也进行了查证,发现这篇文章的主要结论是错误的。

(二)关于阜阳专区的饿死人数

关于安徽省阜阳专区的饿死人数,李坚说:“据地委书记魏超云汇报,当地饿死人数也是100万左右。”

对阜阳地委书记魏超云的数字究竟是怎样得到的呢?这个数字是否符合实际,米鹤都的文章,无论是李坚还是米鹤都,没有做出任何说明。

为了对这里的数字进行查证,我们专门查阅了《阜阳地区志》[5]。经查证,《阜阳地区志》记载的该地区三年困难时期的人口死亡数据如下:1959—1961年的死亡人数分别为10.9万、62.4万和2.6万,合计总死亡人数为75.9万。阜阳地委书记魏超云向李坚汇报的“饿死人数”竟然比该地区的总死亡人数还要多,这明显是荒谬的。

经进一步查证,阜阳地区1957年人口总数为705.5万,1960年人口总数为602.5万,减少了103万。这位地委书记很可能是把这个人口总数减少的数字作为阜阳地区的饿死人数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位地委书记的结论显然就是错误的。

1960年4月30日毛主席同谭震林等人谈话中涉及到阜阳专区的情况。谭震林说:我们派了十几个考察团到安徽阜阳专区,考察的结果,他们反映的材料,事实上,那个死人是个别的,多数病人治好了。[6]谭震林向毛主席汇报时的这段话说明,对安徽省1960年春荒季节的“饿死人”现象,中央有关部门曾经向情况最严重的阜阳专区派了十几个考察团,考察的结果是:“那个死人是个别的,多数病人(这里的“病人”指的是浮肿病这一类疾病的病人)治好了。”

(三)关于蚌埠专区的饿死人数

关于蚌埠地区,李坚说:据蚌埠地区监委一个叫邓×才的老红军向李坚反映,“蚌埠地区1960年春天的饿死人数在100万左右。”杨继绳在《墓碑》中也说:蚌埠监委书记邓衍才告诉李坚等人“蚌埠地区15个县就饿死了100万人。”至于这个数字究竟是怎样得到的?是否符合实际?李坚、杨继绳、米鹤都都没有任何说明。

我们对这一数字进行了查证。经查证,蚌埠专区1961年撤销,以后再也没有恢复,所以没有出版蚌埠专区的(专区级)地方志。蚌埠专区1960年下辖 1市15县:蚌埠市、灵壁县、泗县、五河县、嘉山县、天长县、来安县、滁县、全椒县、定远县、凤阳县、怀远县、宿县、濉溪县、萧县、砀山县。根据《安徽省志人口志》记载的数据, 蚌埠专区所辖各县市1960年的人口死亡情况如下:

孙经先:驳中监委调查组组长李坚的 《亲历1961年安徽饥荒调查》-激流网

由此可知该专区1960年的总死亡人数为54.4万。李坚所说的“蚌埠地区1960年春天的饿死人数在100万左右”竟然比该地区的这一年的总死亡人数还多出了将近一倍。这显然是荒谬的。

(四)关于李坚“一个村、一个村地走”

为了表明自己的数字是真实的,李坚说:“调查安徽饿死人,我是一个县一个县地走,一个村一个村地走,一个生产队一个生产队地核实数据,最后汇总出来350多万这个数字。”我们也对这一说法进行了查证。

杨继绳说“1961年4、5月间,中央监委又派农村处处长李坚、张珉等人去安徽进一步调查。”李坚在这一年5月写出调查报告。这说明李坚调查的时间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安徽省共有66个县,大约31360个村[8]。如果李坚真的“一个县一个县地走,一个村一个村地走,一个生产队一个生产队地核实数据”,一天就算走五十个村,也需要用630天左右的时间。这就说明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李坚不可能“一个县一个县地走,一个村一个村地走,一个生产队一个生产队地核实数据”的。

综上所述可以知道,李坚的数字(安徽省饿死300多万)的主要部分是依靠阜阳地委书记魏超云的汇报(阜阳饿死人数100万左右)和蚌埠监委书记邓衍才提供的数字(蚌埠地区饿死了100万人),这两个数字都是错误的。李坚的所谓“安徽省饿死350万”显然也是错误的。李坚的所谓“一个县一个县地走,一个村一个村地走,一个生产队一个生产队地核实数据”也是不可能的。

注释:

[1]米鹤都:《中监委调查组组长李坚:亲历1961年安徽饥荒调查》,http://www.chinanews.com/gn/2013/09-25/5322743.shtml

[2]米鹤都:《答复鹤龄<关于中监委调查组长李坚的安徽饿死人数据质疑>一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a8affb500102w60e.html

[3]孙经先:《对“信阳事件”的若干重要问题的认识》,《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8年第一期。

[4]见米鹤都的文章,本文引用的关于阜阳专区和蚌埠专区的饿死人数也见此文。

[5]本文使用的阜阳专区的人口数据见《阜阳地区志》,第三章,见安徽省地方志网。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第四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382页。

[7]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公安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第336页;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人口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第99页;

[8]村的个数见《中国农村统计数据大全》,第4页。

长按二维码支持激流网 

孙经先:驳中监委调查组组长李坚的 《亲历1961年安徽饥荒调查》-激流网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jiliu1921   

孙经先:驳中监委调查组组长李坚的 《亲历1961年安徽饥荒调查》-激流网(作者:孙经先。来源:思想火炬。责任编辑:黄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