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走你的吧,让人民说话。”(Segui il tuo corso, e lascia dir le genti)
——卡尔. 马克思
1
每个学科的目的决定了每个学科的纪律,而其纪律又主宰了其分析问题的方法和逻辑,延伸下来决定了学科的术语及行话。
比如,商科核心利益是为了资本精英服务的,它的目的就是资本博弈和通过金融手段去掠夺。其天然本质导致这门学科一定要设置过高门槛,过度故弄玄虚,过度复杂化其入门,使得大众如果通过自学几乎不可能掌握其学说。看看商科的术语和行话:钉住汇率,次级按揭危机,其实都是些非常简单的概念,却有着非常术语化的名称。
亦或者像法学这样,本质是维护权贵凌驾于群众特权的学科,也具有非常复杂的术语和用词,一般人如果不通过高昂学费的训练,是不可能自学的。
这种学科的目的,也使得各个学科的从业者思维习惯和用语发生了转变。但个人的目的不同,又使得从业者与同行之间有所不同。
一个内心抱有为基层服务,以法为劳苦大众争利益的公益律师的行文一定会比一个整日为权贵开罪的律师的行文,在风格上要简单和通俗得多。
这种现象在各个学科都非常明显,越是语气通俗简单明了的学者,她自己设想的预期观众都是越平民大众的。越是通过术语行话,语法错误的车轱辘话,刻意复杂化概念来阐述观点的学者,其立场一般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布尔乔亚精英地位(当然,更多的初级学者是通过刻意的过度术语表述来掩饰自己的论点错误,逻辑不通,或者根本没有成形的论点)。
这种现象并非是他们故意而为之,而是无意识的长期纪律训练而成。他们往往都是无意识的。
回到我们的主题,人文学科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散播知识争取人类平等?为了学习掌握话语的能力,从而服务权贵对人民的操弄?为了成为文化资本的精英,从而实现自我与体力劳动者的世代区隔?还是,为了升官发财潜女学生?
那马克思学者的目的应该又是什么?
2
在日常哲普的过程中,笔者尽量训练自己用通俗,感性,比喻的,戏剧化的语言去阐述复杂的概念。其缺点也是不言而喻的,对概念的简化,挪用,甚至易鸡汤化。但总体来说,效果是不错的,使得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快速掌握,即便理性逻辑不明其原理,但感性主观刻意感受到一些复杂哲学的概念。当然,这也就引起了很多人的批评。尤其在马克思的普及中,对于马克思的一些概念,很多饱读诗书的回答,也就是高赞,可信,专业认证的回答们,其实内行一看都是些照本宣科的八股文,而知乎也似乎流行对“不明觉厉”的行话套话疯狂高赞。
如果一旦在文章中用讽刺的语气,带上艺术化的比喻,似乎作者瞬间就失去了自身的学术信用。对行话的崇拜,对术语的图腾主义。其实更多的是,大众(主要是年轻学生)们对文化精英主义的盲目崇拜。而某些知识分子,也刻意复杂化,术语化一般知识。他们一些很浅薄的观点也就得以包装成学术大牛的推文。
当然,这种语言对上表现出来的意识冲突,在人文学科内部已经争论许久,朗西埃对阿图舍的批判是非常好的例子。以阿图舍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宣称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纯粹理论”,主张要消除对马克思艺术化,文学化的解读。
这种现象并非是一时的,而往往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就已经开始散布。对马克思进行解读,散布,翻译的人,往往都是布尔乔亚知识份子,他们无意识地忽视马克思在其作品中大量的比喻、转喻、尖酸讽刺、挖苦、突降法、异轨(这两文学术语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刻意恶搞经典名言造成荒谬的讽刺效果)等。过度包装马克思,是其成为极其术语的"纯粹理论"。而他们似乎忘了,马克思的那些讽刺,比喻,挖苦是刻意为之的,他们似乎也不会想起马克思的目标受众是谁。
读马克思的《资本论》,读者不难发现其中大量对指名道姓的人进行尖酸刻薄的讽刺,“擦脂抹粉含糊其辞的说胡话之人”,称呼资本家为”吸血鬼“,还有相当艺术化,文学化的章节如”商品拜物教“的章节。而这些部分都被后期很多理论家有意无意的忽视,阿图舍甚至把这些文学性描述称为"非常有害"。
3
在《资本论》第一章中,有一句很著名,也是在科普马克思的时候,读者经常困惑的一句,中文译本里是这样的:
抽象人类劳动。现在我们来考察劳动产品剩下来的东西。....,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
什么叫“抽象人类劳动...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这句话显然非常的术语,什么叫“单纯凝结”?
这不单单是中文译者的翻译,在英文版的《资本论》中,这句的翻译是
human labour in the abstract…a mere congelation of homogeneous human labour.
直译过来,似乎更术语 ——"同质化的人类劳动的凝结"。
凝结
而这句话的德语原文是
abstrakt menschliche Arbeit .... bloße Gallerte unterschiedsloser menschlicher Arbeit.”
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原语Gallerte, 被中文和英文译者都翻译为"凝结",而 unterschiedslose则被中文翻译为"无差别", 英文翻译为“同质化”。
那么Gallerte到底是什么?对于19世纪的德语读者来说到底是什么?
Gallerte对于19世纪的基层工人来说,既不是凝结,也不是一个陌生的学术术语。而是他们日常生活里在菜市场都可以见到的一种食品。
有钱人买肉吃,而剩下的那些没用的动物皮,残肢,肠子,脑浆,关节,软骨,角等也不是扔掉,而是通过加工,把它们全部煮烂掉,然后加上佐料,成为一种不凝固的胶状果冻状食物。这是一种调味佐菜,价格便宜。对于十九世纪的工人来说,在菜市场日常所见的一种东西。(我才知道中国有类似的食物,评论区有人补充说是“皮冻”)
unterschiedslose是什么,不是无差别,也不是同质化,而是未分类的意思。unterschiedslose Gallerte就是未分类,未处理的杂碎胶。这是一种非常恶心的画面。
动物内脏加工
在这里,马克思不是用术语,而是用了比喻讽刺。而马克思学翻译者们,则无意识地把这句都翻译成了术语。
马克思的原意是什么?是工人在资本劳动的过程中,当生产出来的商品,就像绞碎了鲜活工人的杂碎胶,里面充满了工人的残肢,骨头,肠子,脑浆,关节。人被彻底地被资本生产过程摧毁,鲜活的人类血肉融合在商品里。
而商品,布尔乔亚所崇拜的商品,也是恶心的,未被分类处理的Gallerte。他们的消费,实际上是吃的是工人残肢,骨头,肠子,脑浆,关节。马克思的比喻讽刺是血淋淋的,鲜活的。而且也不是偶然的。因为在《资本论》后面,马克思不止一次的提到"工人的血肉,四肢,身体"。
马克思在这里的写作风格是刻意为之的,不是马克思发明不出合适的术语,而是马克思要用讽刺让读者明白商品生产的过程的血腥和残酷程度。他要让工人感受到切肤之痛,让布尔乔亚感受到恶心,让他们明白他们的消费主义其实是一种食人行为。
在其后,"拜物教"这个词的引用也印证了这点。在19世纪,拜物教和食人大概是西方对"未开化"民族的刻板印象。马克思在这整个章节里的用词和比喻,都是刻意讽刺了所谓"开化文明"的资本主义的残酷。
当然,翻译的过程主要在于表达意思,虽然中英翻译都可以术语化了马克思,只要表达到意思就可以。但从意思传达上来说,这也有一点小错误,凝结是一个可逆的过程,水可以变成冰,冰可以变成水。而杂碎胶是完全不可逆的过程,鲜活的生命一旦被绞碎,是不可能再恢复成活物。商品生产的过程不是凝结,而是彻底的摧毁。
如此这般的例子在《资本论》中到处都是,译者和学者们刻意淡化马克思的讽刺,淡化马克思的挖苦,消除马克思的比喻文学写法。而学者的解读则更加要把马克思变成严肃、中立、理性的理论,而不提及马克思的行文风格。甚至有学者说,比如英国Laura Mulvey,说马克思这些抽象比喻话的用词,是因为“对商品拜物教所兴盛的价值定义的难度”。他们似乎在说什因为马克思找不出合适的术语,所以才用比喻。
他们用自己的目的去误读了马克思的目的。谁在“保卫马克思”(for Marx)?而这种刻意对马克思文本中,讽刺,比喻,艺术化风格的消解,其实是一种学术界的“反主观主义”趋势(刻意消解对艺术的感性的表达的合法性)。
正如朗西埃批判过的,“反主观主义本质上什么都不是,只是知识分子们为了正当化自己的知识,从而剥夺工人们用自己的语言为自己说话表达的权利。”
长按二维码支持激流网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jiliu1921
(作者:不周山。来源:知乎。责任编辑:黄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