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太是从一个爱写诗的工人,成长为“为他人作嫁衣裳”的资深编辑的。他不但写出了许多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颇接地气的诗歌,还责编了一批在中国诗歌史上,一定会产生深远影响的优秀图书,如《贺敬之文集》《他还活着——臧克家评论集》《鲁藜文集》《翟泰丰文集》《诗人蔡其娇》等。

我与张玉太是在2012年4月8日的“柯岩作品研讨会”上相识的,由于说话投机,便有了通信和电话联系,还加了微信。

文如其人。通过近年来读他的作品,电话、微信交流,常常会蓦然生出一种“张玉太,自己人!”的情感,觉得心很近、很亲。

不过,让我有话想说、要说!还是读了他发表在2017年第4期《作家通讯》上的一篇文章,《不忘初心,重走诗歌路》。文中回顾了他六十年前发表在《北京日报》上的一首诗——《明天我就进车间啦》。诗中那种兴奋、激动,纯情与赤诚,引起我强烈的共鸣,因为我也是那个时代、那种幸福感的亲历者。便急不可待地在网上搜索,欣赏了这首诗。

诗不长,30来行,却情感浓烈,精句频出:“明天我就进车间啦,/国营某厂工人 张帆。”“啊!这一片轰响的工房,/哪一个是我的车间?”“不管在哪个车间,/反正是一样生产。”“社会主义的金色花园,/我将亲手把它灌溉,/社会主义辉煌大厦,/我将亲手为它添泥砌砖。”从字里行间,我看到了一个新中国的建设者昂扬斗志和耿耿此心,看到了一个身穿崭新工装,脸上写满稚气和幸福的青年,正挽起袖管、手握铁锤站在我的面前。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让人激情飞扬的年代。禁不住,我的心与诗中那铿锵的节奏一起跳动、澎湃,默默地唱起那支曾经回荡祖国万里山河的歌:“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祖国要我守边卡,/扛起枪杆我就走,/打起背包就出发!”

王学忠:两个时代的对比-激流网毛泽东时代的工人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穷苦人翻身做了主人,新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那时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干群一家,人心向背,社会空前和谐、稳定。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工人诗人。那些工人诗人有:黄声孝、李学鳌、孙友田、李清联、王恩宇等,他们用饱满的热情和挚爱,写出了许许多多讴歌共产党、毛主席,以及各条战线上平凡劳动者不平凡事迹的诗篇。

张玉太诗中有句“国营某厂工人张帆”,“张帆”即张玉太,“国营”却是那个时代的“特色”词。那时的工厂为全民所有,产权属于人民。人民委托国家经营管理,管理者根据计划和市场需求,生产商品、创造财富、增加积累,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资和文化生产需求。记得当时有这样一篇报道:北京崇文区掏粪工人时传祥,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国家主席接见,国家主席热情地拉着他的手说:“你掏大粪是人民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勤务员,这只是分工不同,我们都是为人民服务。”这段话说出了当时的干群关系,每个共和国公民在国家所处的位置和性质,即:国家属于人民,作为人民中一分子的自己,该怎样工作、怎样为人民服务?说一段小插曲: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一家国营工厂当管道工,我们小组有10个人,后来又从公安局调来1个,我问他为啥放着清闲不享来当工人。他说机关是比工厂清闲,可工资低、没技术,当工人工资高,有前途,并且也荣耀。

王学忠:两个时代的对比-激流网改革开放后的工人

然而,近三十年来,由于改开、转型,张玉太诗中的那种情感和一些词语,已让今天年轻读者感到陌生。“社会主义”“添泥砌砖”被讥讽为“政治口号”,“国营”一词也早已打入冷宫。被“国有”“个体”“私营”“合资”“外资”以及“混合所有制”取代。工人到厂里上班是雇佣关系,厂里生产资料属于老板。试想,在今天一个“明天就要进车间啦”的打工仔,会产生张玉太诗中那种兴奋、激动,欲撸起袖子大干一场的情感吗?2006年2月18日,张玉太同时代的工人诗人王恩宇不幸去世,我写了一首诗悼念他,诗里写了两个不同时代工人的两种命运:“你写‘炉前霞光’/我写‘滴血的太阳’/ 霞光‘似出征的旌旗’/太阳‘泪水汪汪’/皆是切身感受/——血浆撞击胸腔的歌唱//‘青春、理想’/‘迷惘、泪光’/着相同的工装/命运却不一样/你是那个时代的主人/我在今天的街头流浪”。王恩宇的诗《炉前霞光》,与张玉太《明天我就进车间啦》,写的都是那个时代工人阶级翻身做了主人时的喜悦、激情与力量,而我的诗写的则是被迫离开“国营工厂”后流落街头的孤独与辛酸。当然,还有更悲惨的:深圳某外资工厂富士康,由于工人不堪忍受非人的劳动强度和敲骨吸髓的剥削,仅2010年就有13名工人相继跳楼自杀;浙江省永康县有千余家小型五金厂,每年发生工人被砸断手指的事故就有余千起。

有句俗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新中国成立前三十年,工厂为国营,生产资料归劳动者所有,工人从事的生产、创造、积累,是为了自己的生活需求。如今,工厂是私人的,属于老板。

唉,时过境迁,今非昔比。由张玉太六十年前一首诗《明天我就进车间啦》,使我兴奋、激动,心潮荡漾,想了很久、很多,那是一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共鸣。如今,张玉太从“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岗位上早已退了下来,可诗情依然不减。他说:他会竭尽心力,努力地贴近生活,贴近人民,贴近时代,不忘手中那支笔的社会使命和担当,写出新老工人的心声,为诗歌的大厦继续“添泥砌砖”。

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关注网站的老师和朋友,激流网现推出会员制度:详见激流网会员办理方案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jiliu1921

王学忠:两个时代的对比-激流网(作者:王学忠。本文为激流网原创首发,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责任编辑:邱铭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