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积累“和”贫困积累“的矛盾是导致危机的“根源”-激流网纵深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用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社会人”取代了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强调用“逻辑——历史方法”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超越西方经济学的均衡——静态分析。面对今天的现实发展,有必要更加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深刻内涵。

”资本积累“和”贫困积累“的矛盾是导致危机的“根源”-激流网“社会人”对“经济人”的超越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范式上的创新是以主客体之间的物质活动——物质生活的生产实践为基础,提出在这一物质生产劳动中形成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人”才是一切经济分析的基础,从而用“社会人”范式硬核取代了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范式硬核。“社会人”构成了人类历史活动的主体,它包括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范式内在的结构上,“社会人”处于硬核的第一层次,“劳动价值论”处于硬核的第二层次,反映了《资本论》的基本价值观念。

古典经济学提出的“经济人”是以个体利益为中心的,抽象人性论假设是其理论原点,由此衍生出效用价值论,把人的自利发展为对于利益的“边际分析”,行为者每一时刻都在计算其下一步所要付出的“边际成本”和其所获得的“边际收益”以决定其经济行为的选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抛弃了这一“经济人”假说,认为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社会关系结成的“社会人”,强调人的存在具有双重意义,他既是自然的存在,又是社会的存在。“社会人”突显了人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物质承担者。

”资本积累“和”贫困积累“的矛盾是导致危机的“根源”-激流网《资本论》封面

“社会人”与“经济人”相比较,强调了人类物质生产活动是整个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个体不能脱离社会生产关系而成为“鲁滨逊”世界中的孤立个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把经济分析的人的本质理解为是“社会联系的主体”,是由一定的社会关系联结在一起的个人,其动机和行为离不开他所处的社会条件。社会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历史的人。个人无论在主观上怎样试图超脱这种社会关系和历史,实际上他都只能是当时各种社会关系的产物,因此分析经济现象一定要从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关系出发。在马克思看来,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把经济体看成是一个个没有社会联系的“鲁滨逊”所组成的“孤岛世界”,这就无异于把人类从事物质生产的活动等同于动物的觅食过程,其方法论范式的缺陷是不言而喻的。从“社会人”出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要从生产方式中去探索经济现象的原因,强调经济分析要关注价格机制发挥作用后面的那些“历史性的制度力量”。这就与西方经济学有了很大的不同,西方经济学的最大缺陷在于只看到了表层的物质结构,没有看到表层物质所负载的深层的社会关系结构。

“逻辑—历史分析”超越“均衡—静态分析”

古典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是把世界理解为一个个界限分明的既成事物的集合体,每个既成事物都有其“本性”,这些“本性”构成了事物之间的共性,并形成分类体系。每一类事物的共性决定了该事物的运动规律——从一个静止状态到另一个静止状态的运动轨迹。西方经济学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哲学基础上的,故倡导的是一种孤立、静态的方法。他们认为世界上的每个事物都是一个个孤立的存在物,在每一时刻都处于某一确定状态,运动就是从一个确定状态到另一个确定状态的过渡,是无数静止状态的总和。古典经济学家就是使用这种形而上学的分析方法分析经济现象的,这使得他们看不到产生这些历史产物与结果的深层原因,即人类社会劳动实践活动过程及其创造的社会关系才是掩藏在“物”背后的真正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深层力量。形而上学的分析方法使西方经济学家往往将经济活动理解成各个孤立个人的集合体,认为通过自由的市场交换就可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均衡以及全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即所谓的“帕累托均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是建立在辩证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的,辩证分析的方法在本质上是关于事物生成过程的哲学,强调对既成事物以及其间的关系进行历史性的追溯,追溯这些既成事物的产生过程,而这个生成过程,说到底源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逻辑的方法与历史的方法之所以能够统一,是因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所以反映历史发展规律的逻辑思维必然要和历史发展的进程相一致。《资本论》就是一部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艺术整体。“逻辑——历史方法”分析范式的优点在于擅长对规模宏大的社会经济形态及其演变规律的分析,以及对“生产力——经济制度关系——经济运行关系”框架的分析和设计,至今仍有重要的意义。

范式创新的理论意义

西方经济学的哲学基础主要是以英、法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形而上学世界观,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把世界理解为一个个界限分明的既成事物的集合体,每个既成的事物都有其“本性”,这些本性构成事物之间从个性到各个范围内的共性所形成的分类体系。因此在认识上都强调经验或演绎的作用,由此建立的理性世界是一个个具有明晰外延和确定内涵的概念所组成的逻辑体系所描述的世界。

”资本积累“和”贫困积累“的矛盾是导致危机的“根源”-激流网配图来自网络

每个事物都是独立存在的客体,主与客间是外在的直观关系,由此形成的世界观也是一个形而上学的世界观。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就是建立在这一旧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础之上的。如在西方经济学占据主流地位的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从相互独立的个体出发,将人的经济行为理解为抽象共性的“经济人”,并以这一范式作为其分析经济问题的基础:“经济人”追求自己的利益就是经济活动中的一只“看不见的手”,并由此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强调“边际分析”,即经济人每一时刻都在计算行为要付出的“边际成本”和其所获“边际收益”,从而计算出如何使自己获得最大化的利益。它最大的缺陷是抽象掉了社会制度等历史因素,突显的是一种个人主义的分析方法,结论是必须从个体经济活动分析入手来认识社会经济秩序,假定经济体是由没有社会联系的一个个“鲁滨逊”所组成的“孤岛世界”,以此为基础的经济理论模型也就缺乏现实实际的意义。其次,它强调“经济人”之间的市场均衡,忽视了非均衡的动态发展才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的,它把主客体之间的物质活动——物质生活的生产实践作为理论的基点,确立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实践关系”;把这种关系理解为活生生的物质过程,由此从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出发得到了崭新的物质观,即把世界不再理解为一个个自我存在的“既成事物”,而是事物通过他物表达自身的“对象性存在”的内在联系过程。它把世界理解成由这种内在联系生成的“过程的集合体”,并追溯这些既成事物的产生过程,从而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缺陷。

人类正是通过实践活动这一过程确证了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实在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了实践过程就是自然过程与社会关系过程的统一,人在对自然物质的改造过程中,必须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形成一定的社会组织来进行改造自然的活动,由此产生出各个层面(经济、政治、文化层面等)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生活在这些社会关系下的每个人都必须通过他人的生命来实现自身的存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人”经济学范式要更符合实际和科学,它强调现存的社会产权、法律制度等经济关系结构对个人形成的制约。强调人类所面临的物质世界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动,个人主体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当社会分工发生以后,由此产生了人与人之间通过劳动结成的社会关系。强调“经济人”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历史产物,强调在探究国家起源和集体行动的逻辑时一定要根据相对理性的个体在给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等约束条件下,来一步一步构建私人组织、公共组织直至国家组织的历史过程,来勾勒组织演进史或人类制度变迁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方法论的优点,使得它能透过经济现象的表层结构,揭示出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由资本权力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资本在总体上的非均衡扩张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成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扩张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必然以占有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和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也就无可避免地产生了资本自我否定的危机。

”资本积累“和”贫困积累“的矛盾是导致危机的“根源”-激流网图来自网络

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往往处于一种分离的状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则不存在这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属于微观经济学和属于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是相互融合渗透一体的,强调研究任何一种宏观的经济问题时都不能脱离微观经济的基础。《资本论》在论述研究关于价值的决定、价值的实现、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与变动、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及固定资本更新等问题时都是把微观和宏观的讨论融合、渗透在一起进行的。这是西方经济学至今仍无法比拟的。

”资本积累“和”贫困积累“的矛盾是导致危机的“根源”-激流网漫画来自网络

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引发了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对导致这场经济危机的原因,如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就可以做出十分有说服力的说明:这场危机爆发的原因来自于资本积累导致的贫困积累。一方面资本为了实现自身增值要竭尽全力地扩张,最大限度地将剩余价值投入到扩大再生产的资本循环中去,这就形成了资本的迅速的大规模积累。由于它需要日益庞大的市场空间来将其转化为货币资本,从而实现资本的循环再生产。另一方面,资本积累必然导致对其自身的否定,促使“资本积累”的各种动力同时也是造成另一种积累——“贫困积累”的动力。激烈的市场经济压力也驱使各个企业之间进行竞争以获得生存权利。这种竞争的压力也转变为压低工人工资的社会力量。在这双重压力下,必然造成市场空间增长速度日益减少,小于资本扩张要求的市场扩张速度,使全社会的购买力日益萎缩,造成可扩张的市场空间日益萎缩。由于劳动者的贫困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必然导致大量的“产品过剩”,于是导致资本循环链中的资本断裂,形成“资本过剩”。资本过剩的结果使本来就处于贫困积累中的工人拿不到工资甚至失业,从而造成“劳动力过剩”。通过全社会的资本过剩——全社会以产品形态、生产资料形态以及货币形态存在的资本发生过剩和闲置,失业人口增加,又必然会促使产品进一步过剩。产品过剩又会加剧资本过剩,资本过剩又会加剧劳动力过剩,如此一来市场空间不断萎缩,最终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形成了一个内在的巨大的过剩赘疣。资本积累和贫困积累的矛盾就是导致这一资本主义危机的根源,“危机就是这样发生的。”

为了更好地服务关注激流网的老师和朋友,特开通激流网会员办理通道详见激流网会员办理方案

为避免失联请+激流网小编微信号jiliu1921

”资本积累“和”贫困积累“的矛盾是导致危机的“根源”-激流网(作者:马涛。来源:微信“社会科学报”公众号,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568期第3版。责编:毕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