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兰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因为盛赞美国的“空气”而火了,然而纯粹出于爱国之心的民族主义式的攻击没有意义,应当炮轰的点在哪里?炮轰者的底气又从何而来?
“人们经常问我:你为什么来马里兰大学?我总是回答:清新的空气。这里的空气是那么的清新甜美,显得格外的奢侈。在机场呼吸到这里空气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自由。”
留美学生演讲
这出自一段在马里兰大学2017年毕业典礼上留美学生的演讲,今天,它在在中国的网络上火了。火的原因是,这位女留学生的言论抬高了美国而贬低中国,涉嫌辱华。
“她说美国空气‘又甜又鲜’”“美国空气多么香甜~”,这样的话在各大媒体的标题中频现。
但是,这位女留学生身上所涉及的问题,仅仅就是美国的空气吗?
显然,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一、空气与自由
该女生的演讲先从中美的空气质量为切入,赞扬了一翻美国的空气是多么清新。在这里,我不想深究该女生究竟是不是在云南这样空气优良的地方长大,也不想就这点攻击该女生是否辱华。该女生的演讲,显然,用这个作为引子,重点在谈论后面的问题——美国的自由和民主。
“我终于明白,言论自由在美国是多么神圣……但最让我震惊的是,当我看到话剧《暮光:洛杉矶》带来的文化冲击……在《暮光》中,学生演员们公开谈论。我震惊了,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话题可以公开讨论。那个话剧是我第一次接触到政治叙述故事,一个可以让观众批判性思考的政治叙述故事。我一直有强烈的愿望想讲这类故事,但我曾深信只有权威部门才能讲述这些故事,只有权威部门才能定义真相。然而,在马里兰大学融入到不同社区的机会让我接触到了许多不同角度的真相。很快,我意识到在这里我有机会可以自由地说。我的话是有价值的。”
自由女神像
首先,该女生的言论在有迎合马里兰大学校方与外国学生的嫌疑,在我所看到的中国大学,事实并非她所讲的如此极端,如一个极端集权没有民主的国家。和现在我所见的事实是,在中国,在大学里,种族主义,性别歧视以及政治问题这些并不是不能谈论,而是,一,没有人去关心、去谈论,二,官方的话语体系占据主导位置,主导意识形态的走向。
为什么在中国的大学里没有人谈论这些问题?大多数人把这个简单归为有人不让我们说话,我们的舆论是被监控和管制的。这是全部的原因吗?其实不是的。
在整个社会的话语环境中,我们的年轻人很少再关注政治,或将政治娱乐化。我们更多看着自己的周遭,谈论着明星服饰,我们更关注于个人,而对宏大的国家命运、社会走向,不再有兴趣。在市场化制造的相互孤立和竞争的环境下,个人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尤其随着近些年经济的紧张和生活成本不断攀升,年轻人越来越被置于狭窄的物质奋斗的通道中,人与人总是通过金钱利益联系起来。在充满了异化的竞争关系中,人们只能着眼于自身命运,并在消费主义和娱乐化的泡沫中艰难地安抚疲惫的身心,愈加沉浸于此,却不会基于类似的境遇去呼唤共同体的出现,难以形成一致的力量和声音,去对抗更加广泛深刻的社会和制度问题。
消费狂欢
如果沉浸在小资产阶级虚幻泡影中的年轻人不能够完成对群体命运的反思和觉醒,那么所谓自由的空气和所谓自由,都是无望的,是怎么骂辱华狗也骂不来的——反倒自己也像狗罢了。
二、美国的空气
“公民参与不仅仅是政治家的任务。我的同学们走上华盛顿街头,在总统选举中投票,为多种不同的事业募集资金。我见证了这一切。我见识到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参与并为变革发声。”
该女留学生说美国是民主的,原因是,能在总统选举中投票,能为变革发声。
事实是如此的吗?看看这一届美国总统大选吧!
特朗普上台,美国民众才发现,自己通过行使民主权利选出来的总统,并不是自己所希望的总统。大学生们上街、占领广场,但对特朗普的执政没有任何影响。
当通过民主的途径,行使了民主的权利后,获得了一个并不民主的结果,你的民主权利好像被狗吃了。
美国国会中期选举投票率只有1/3,美国总统选举也只有一半的人参加
民主曾经被有产阶级和知识精英看作一种“坏东西”,他们曾对人民当家作主怕得要死,现在又推出一种阉割了的民主,这种民主实际上剥夺了人们选举的权利,被金钱操纵,选举变成选主,选主变成推销,但是人们又得到了一种表面上的自由选择。
权贵政治公开化,是精英阶层和平民之间撕裂的结果,背后是美国严重的两极分化。精英权贵在经济上无止尽的利益诉求延伸到政治上来,大资本的触手伸向政治,通过获得政治的控制权进而实现经济上的掌控、利益和便利。两极分化的背后,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这个矛盾并不是靠单纯的示威游行就能解决的。SO,你凭着说两句话,想变革美国?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或许美国真正高明的,是你以为你是主人因而安于此崇尚此的这种假象。
三、空气和空气是两码事
事情发生后,传回国内,各种声音随之出现。占主流的声音是这样的:她说美国的空气好,她说美国的月亮圆,崇洋媚外,怼她!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该女生的演讲并不长,不难注意到,该女生演讲的主题是对美国民主和自由的赞扬。为什么到了各媒体的报道中,就只剩空气了?是媒体喜欢修辞,还是被比喻的本体实在不好说呢?我们不去全面看待事情原貌,仅抓住一段话,肤浅表面地看待问题,不去深挖事情背后的社会现象,分析事情产生的原因,反而只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的事件发泄自己的愤怒,发泄自己所谓的爱国情怀,去人肉该女生,跑到该女生的微博下怒骂。不转不是中国人,不骂不是中国人。请问这样的“中国人”,是能承担国家命运,担负国家未来的中国人吗?
另一种声音,认为该女生说得对呀,中国空气是不如别人好,中国确实不如别人民主、自由呀,为什么要针对这个女生?
来源于知乎
这样的观点,包括该女生的论调,主要流行于获得教育好、知识水平高,家庭经济水平不差,甚至有出国的能力的群体。他们接受的信息丰富,能轻易地跳出中国的视野,跳出中国的命运,站在貌似客观的高于国家的立场上比较两个国家的利弊。国家的好坏也是从自己个人立场出发,哪个符合自己的利益诉求就是哪个比较好。这样的群体的观点,只是附着于强权下的飞虫。撼动不了强权的一根毫毛,对混淆视听倒有一用。
网上类似此次演讲的事件总是不断冒出,时时跳出来触痛一下中国人义愤填膺的神经。但我们总该问了,仅仅义愤填膺有用吗?我们要做清醒的独立个体还是愤怒的跟风者?
期待你的选择。
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关注网站的老师和朋友,激流网现推出会员制度:详见激流网会员办理方案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jiliu1921
(作者:牧文。来源:思行学社。责任编辑:卢淼)
言论自由的美国,允许这个留学生这样说,我们指责无用。只要做好我们自己,实现真正的自由和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