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驴得水》这样一部国产喜剧在豆瓣上被打了8.4分,于是准备找时间看一下。开心麻花的第一部电影《夏洛特烦恼》虽说票房成绩优异,但缺乏深度、结尾仓促,我在心里只打了7分,所以非常期待《驴得水》能有哪些进步。

看完电影,在座位上坐了良久,脑子里想了很多东西,又似乎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想。

拍得好。8分以上没有任何问题。

《驴得水》——比《夏洛特烦恼》更精彩-激流网

但是,骗人啊!虽然笑点不少,可这根本不是一部喜剧!

一般来讲,悲剧人物更为复杂,而喜剧人物则倾向扁平化——因为它要抓住人物的某个特点进行夸张,以此达到讽刺或搞笑的效果。比如说喜剧大师莫里哀写《伪君子》,主人公达尔杜弗的特点就是“伪善”,十分夸张的伪善;比如陈佩斯朱时茂的小品,陈就负责负面人物,朱就是伟光正的正面人物。但是悲剧中,比如《俄狄浦斯王》,比如《天龙八部》,你很难说俄狄浦斯和乔峰是“好人”或者“坏人”,也很难用几个词语或几句话就准确地勾勒出他们的形象,因为他们从身世到经历到性格都十分复杂,正是这复杂的一切造成了他们的悲剧,他们是矛盾的共同体。

《驴得水》的主角是五个下乡支教的知识分子和一个劳动人民(铜匠)。

有关铜匠的部分,他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勇敢,同时又表现了愚昧、贪婪甚至残忍。

那群放弃城市优渥生活下乡支教的知识分子呢?

他们有骨气,有理想,但不幸的是,他们中大多数的骨气是建立在理想基础上的,而理想又是建立在书本中得来的空想之上。一旦这些看似宏伟的理想在现实面前逐渐破碎最终轰然坍塌,那所谓的“知识分子的铮铮铁骨”也会瞬间被击得粉碎连屎都不如。

说好不剧透,那我就谈一下汪精卫。汪精卫出身书香,年轻时即得中秀才,后来赴日留学加入同盟会,是一个典型的民国知识分子。他有骨气有理想,甚至亲自刺杀摄政王载沣,在被捕后仍能写下“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这等豪迈诗句。可是之后呢?

《驴得水》中也有汪精卫,从铮铮铁骨变成“曲线救国”,只是他们没有卖国罢了。

知识分子的骨气没了,他们跪下了——如果影片止步于此那我可能只能给它7分,欣喜的是,结尾三分钟让电影又向上走了一步。

爱仍在,恨仍在,理想仍在,只是经过现实的摧残和洗礼后变得卑微了,变得复杂了,变得不那么纯粹了。

这才是真实的“人”。

《驴得水》——比《夏洛特烦恼》更精彩-激流网

由于编剧和演员的水准低下,中国荧幕上常年充斥着大量蜡像和模特,一部戏出现这么多“人”是非常罕见的,更何况是这么多生动复杂的人。

所以真诚地希望大家能够去电影院看看这部电影。我国电影质量糟糕不能全赖总局,《小时代》的票房20亿和《心迷宫》的不到1000万票房不都是我们观众投出来的么?

(后来才看到宣传语“讲个笑话,你可别哭”“笑泪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