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逃荒落户延安的农民吴满有(1893-1959),凭借自己的勤奋劳动和深明大义,被推选为陕甘宁边区特等劳动英雄,获得前所未有的政治荣誉。其间,他接收毛岸英入住自己家里,指导其学习农业生产,留下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毛岸英延安“下乡”记-激流网

吴满有为毛泽东代耕,与毛泽东交往

1944年元旦刚过,时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的林伯渠致函毛泽东,请示个人全年生产节约计划。毛泽东在回信中说:“生产节约今年比去年有更好成效,你个人的计划能实行,必有好的影响。我也定了一点计划,准备实行。”制订个人全年生产节约计划,领导带头,从上到下,人人参加。林伯渠的生产节约计划经请示毛泽东同意后,在《解放日报》上公开明示,共有四项内容:一,从农业生产上,完成细粮两石交粮食局(采用变工合作方法);二,收集废纸交建设厅;三,自卅三年(1944年,引者注)一月廿五日起,戒绝吸外来纸烟;四,今年的棉衣、单衣、衬衣、鞋袜、被单、手巾、肥皂,完全不要公家供给。随后,时任西北局书记的高岗的个人生产计划,以及西北局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个人生产计划,也都相继在报纸上公开发表。毛泽东参加生产劳动的个人年度计划具体内容虽然没有公布,但是他同样制定了个人生产计划。

吴满有在得知毛泽东的个人生产计划后,主动提出代他耕种,完成生产计划的请求。1944年2月11日,《解放日报》在显著位置发表了吴满有给毛泽东的一封信:

亲爱的毛主席:

去年边区劳动英雄代表大会之后,我们延安县也开了县的劳动英雄大会,在这大会上,热烈的(地)响应了你的号召,全县10个区、48个乡里很多乡村,都组织起来了。除去农业之外,纺织、烧炭也定了计划。延安县大会结束之后,我回到家里又帮助本乡各村组织了变工队,并亲自帮助50多户做了农户计划。这是我最近的工作情形,我想一定是你愿意知道的。

我还计划今年多开4垧荒地,为你代耕2石细粮(一石麦子、一石小米)。你的工作很忙,我希望你能集中你的精力去谋划全国的工作,不要为了生产多消耗你的力量。我能为你代耕,是我最大的光荣,是我今生最高兴、最痛快的事,希望你无论如何要接受我这小小的诚意!最后还希望你在工作中注意你身体的健康!

吴满有(签名)

正月初十

面对这样朴实诚挚的雅意,毛泽东接受了吴满有的请求。此后,吴满有每年都把收获最早最好的一石麦子和一石小米,亲自送到中央办公厅。多次来往中,吴满有成了毛泽东了解边区农村情况的农民朋友。

1944年8月秋收时节,吴满有赶着三头驴,驮着一石小麦,来到枣园,又一次为毛泽东送来代耕粮。毛泽东亲自迎到门口,一见面就握住吴满有的双手,把客人引到院子里,在一个小圆桌前坐下,然后吩咐工作人员从对面的树上摘下一瓮盆红枣,宾主双方一边吃着枣子,一边拉起家常。

他们谈到年景,毛泽东说入伏以来,就担心下雨,怕庄稼受损失。他说今年开荒多了,只要天时不太坏,大家再努把力,就有个好收成,人人吃饱穿暖了,还怕什么。吴满有接着话茬说:“对!咱们吃饱了,喝足了,摆上老虎势,哪怕日本,哪怕顽固,谁要来,咱们就一扑过去,看他撑得住!”

毛泽东担心农民负担是不是重了。吴满有说:“这你放心,要说负担重嘛,咱们的家道,可怎么一年比一年发展了呢!实际不重嘛!”毛泽东问:“前两年呢?”吴满有说:“前两年,你也不要多心,你给了咱们羊,咱们给你毛,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的!又是打仗年头,前方都在用命抗战,咱后方出公粮怎么了!而今公家自己生产搞好了,叫你多要你也不肯多要啊!”如此妙对,毛泽东笑了。

怀着对农民的朴素感情,毛泽东说:“只要把中国农民的事情办好,中国的事情就办好十分之八九啦!”为此,他进一步提出,希望吴满有带头,让陕甘宁边区的农村在几年里做到“每家余一年粮,拴一犋牛,扶育一百棵树,建一个厕所,淘一口井,每人还要识一千个字,而且每乡要有一个合作社,一个铁匠炉,一个民办小学,一个医务所,一个秧歌队……大家都要过丰衣足食、健康快乐的生活”。这种美好的社会理想,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在吴满有身上隐约看到了实现的可能。根据这个理想,延安县迅速开展起“十一运动”,并逐步推展到陕甘宁边区农村。

交谈中,江青走过来,参加讨论。午饭时间,毛泽东夫妇请吴满有坐上席,还把别人送的葡萄酒打开,亲自为吴满有斟上,双手敬酒三杯。吴满有激动不已,马上从座位上站起来,一饮而尽。下午,吴满有在工作人员陪同下,参观毛泽东的菜园子。当晚,毛泽东留吴满有住了一夜。

第二天晌午,吴满有与毛泽东道别后,回到吴家枣园。

在交往过程中,吴满有得知毛泽东爱吃辣椒,第二年春天特地在向阳的坡地里种上一片辣椒,精心施肥,锄草,打花……夏秋之际,吴满有把红彤彤的辣椒送给了毛泽东,还把自家地里种的南瓜捎了来。毛泽东尝过后,夸赞说:你种的辣椒才够正宗的味呢!

主席的儿子和农民的儿子一样

1946年1月7日,毛岸英随苏联医生阿洛夫和米尔尼柯从苏联回到延安,毛泽东亲自到机场去迎接。

阔别十八年后,毛泽东见到已经长大成人的长子毛岸英,喜上眉梢。但是,爱之弥深,教之愈严。最初几天,毛泽东让毛岸英和自己一起吃饭,几天后就让他搬到中央机关食堂吃饭,并且不许他吃小灶。工作人员根据毛岸英在苏联红军中拥有的上尉军衔,安排他享受中灶待遇,毛泽东发现后仍然不允许,让他和普通战士一起吃大灶。为了弥补毛岸英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知识的不足,毛泽东让毛岸英先后向陈伯达、田家英、胡乔木等人学习请教。据陈伯达回忆,“毛岸英从苏联回国后,毛主席要我兼做岸英的老师,教他些中国文化。我教了些日子,因工作太忙,而且我的福建口音毛岸英也不容易听懂,就叫田家英替我去教岸英”。

春节过后,春耕在即。3月的一个下午,毛泽东在王家坪住处院子里的石凳旁,和毛岸英谈心:你在苏联长大,国内的生活你不熟悉。中国百分之八十是农民,他们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因此,我们要了解中国革命,必须了解农村、了解农民,要向农民学习。

毛岸英同意父亲的意见,承认自己对中国的情况不熟悉,愿意虚心学习,接受工人、农民的教育。

“你在国外的大学毕业了,学的知识还不够。我送你到农村去,拜农民为师,住中国的劳动大学。你的老师叫吴满有,是劳动英雄,他这几年都为我代耕,每年替我代缴公粮。”毛泽东推荐吴满有为自己儿子学习农业的指导老师。毛岸英高兴地接受了,表示一定虚心学习,上好这个农村大学。

毛泽东为毛岸英下乡学习约法三章:一要放下架子,二不要谈恋爱,三不搞特殊化。

毛岸英是毛泽东与杨开慧的儿子。八岁时由于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他也被关进牢房。杨开慧牺牲后,地下党安排毛岸英和两个弟弟毛岸青、毛岸龙来到上海,寄托在大同幼稚园。不久,小弟毛岸龙突然失踪。党组织因顾顺章叛变等事件一再遭到破坏,幼稚园的孩子们被迫疏散。毛岸英和毛岸青兄弟被称为“红色牧师”的董健吾领回家中。由于中共中央已于1933年初迁往江西瑞金,党的经济资助中断。董家生活困难时,毛岸英兄弟曾一度流落街头。他当过学徒,捡过破烂,卖过报纸,推过人力车。后来,董健吾将他们找回,与地下党接上关系,于1936年托东北军将领李杜将两兄弟送往欧洲,随后转至莫斯科。在苏联期间,毛岸英先在国际儿童院,他学习认真,成绩优秀,不久便担任少先队大队长,1939年加入共青团并担任支部书记。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尽管中苏两党有过不让中国孩子服兵役的约定,毛岸英仍坚决要求参战,破例被批准去军校学习,1943年毕业时获中尉军衔,并加入联共(布),后来回国转为中共党员。不久,他又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在校期间他曾到红军中担任过坦克连的党代表,参加过进军白俄罗斯、波兰和捷克的战斗。卫国战争结束后,他随苏共派往延安的医生一同乘飞机回国。临行前,斯大林专门接见了他,并赠送一支手枪作为纪念。

1946年4月8日,清明节刚过,当时担任毛泽东警卫员的贺清华和驾驶员周西林一起,送毛岸英到吴家枣园。毛岸英坚持步行,自己背着一斗口粮,行李架在马背上。

中央办公厅已事先通知吴满有,吴满有安排自己的两个儿子吴仲富、吴仲贵去迎接。他们在高家砭相遇,然后一起来到吴家枣园。

吴满有站在门口高兴地把毛岸英迎到家里。

白胖子变成黑胖子

村子里的老乡们闻讯都跑来看热闹,平时帮吴家长期揽活的长工杨培柱好奇地询问:“这高个子当兵的来做甚呢?”

吴满有机智地回答:“他是教导旅派来的,叫我教他种庄稼。”此前,八路军三五九旅曾邀请吴满有为其指导过种地问题。村里人知道这当兵的是八路军派来学习种地的,也就不拘束了。

为了确保毛岸英在吴家枣园的安全,吴满有给全家人专门立下规定:

一、来人名叫谢永福,姓谢,名永福。

二、永福出门上山劳动,由仲富、仲贵陪同,不要让他一个人去。

三、永福每天做活由我安排,上午两小时,下午两小时。

四、遇到危险活,只准他看不准他干。

五、晚上睡觉听到狗咬、有响动,仲富、仲贵兄弟二人起来观察,人人应警觉起来。

六、响雷下雨不准他出门。

谢永福这个名字,是毛泽东起的。杨开慧被杀害后,毛岸英、毛岸青兄弟被党组织辗转从长沙带到上海。进入大同幼稚园时,毛岸英用的名字是杨永福。到苏联后,毛岸英的俄语名字读音谢廖沙。前者取其名,后者取其姓,就成了谢永福,这样做也是为了让毛岸英能够像一个普通百姓家的孩子那样安心学习农业生产知识。

为了确保毛岸英在吴家枣园的安全,吴满有请示乡、区、县领导同意,安排布置环绕吴家枣园周边的高家砭、梢园梁、湫树塌、鸡蛋峁等村庄,凡是来的陌生人,不论白天夜晚,都要立即向治保主任或除奸主任汇报查清,绝不漏过一个坏人。

吴满有有两个儿子,老大吴仲富一直在吴家枣园务农,老二吴仲贵读过书。毛岸英吃住都在吴满有家,晚上和吴仲贵同睡一炕。吴满有自三十九岁丧妻后,没有再娶。毛岸英来到后,他自己每天晚上就在窑洞口支起门板当床用,名义上是为他俩挡风,其实是为了毛岸英的安全,确保万无一失。

毛岸英到吴家枣园第二天,就同吴家父子和伙计们上山开荒了。开荒是力气活,也有劳动技巧。毛岸英从来没有拿过锄头,现在学着挥动锄头,只会使蛮劲硬干,不一会儿就大汗淋漓,半天不到手掌就磨出血泡。吴满有手把手地教他,双手握锄柄要位置适中,松紧适度,左右两手轮换,均匀踏步,并用顺势倒锄砸碎大土块,让土壤平整。午饭由吴家婆姨们送到山上,简单地吃过后,继续开荒。为了照顾毛岸英,吴满有安排他下午烧荒,就是把准备开荒的地块划成片,然后顺风点火,让野草荆棘都被烧掉,便于开垦,也便于灰烬肥田。烧荒时,由于风力变大,火势凶猛,把毛岸英脱下放在旁边的衣服烧掉了。吴家兄弟赶忙脱下自己的衣服给毛岸英穿上,毛岸英成了吴家枣园一个地道的农家后生。

白天下地劳动,晚上毛岸英教吴家兄弟和伙计们识字学文化,后来村子里其他后生也参加了学习。常年在吴满有家揽活的杨培柱、高和富,以及村民张生亮,都没有进过学堂的门,在毛岸英的帮助下,他们才粗识文字。据高和富晚年回忆,当时他们并不知道谢永福就是毛泽东的长子,只知道这个大个子青年待人热情,挺和气,有文化,每天晚上都在油灯下教大家认字。白天劳动间歇,偶尔也会在田地里用棍棒棒写字,让大家去认。

另据吴满有小弟吴满银之妻常桂英老人回忆:“岸英到我们家后,手勤,口勤,每次吃饭总是叫我们先吃。做生活(即做人,引者注)朴实,舍下身子,劳动常满头大汗,抢着做活。他常叫我四妈,我才比他大两岁,都不好意思答应。他是个勤快人,什么都要学。这一年公家人常来我们家,都是骑马来的。我们给压荞面吃,我不让他压,他抢着要压。因为我大掌柜(指吴满有,引者注)给全家人都安顿(即吩咐,引者注)不让他做危险活,最后由吴满银手把手教着压了两床子,他高兴地说:‘我又学会了一门技术。’”

吴满有看到毛岸英跑到厨房里跟婆姨们学压面、擀面皮、包饺子等家务活,劝阻说这是婆姨们的事,咱们男人就不要学了。毛岸英回答说:“老师,这你就不对了。边区实行男女平等,不论干什么男女要一样,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绝对不能小看妇女。”大家哈哈大笑,吴满有也只能点头称是。

从春经夏到秋,毛岸英在吴家枣园学会了开荒、播种、施肥、锄草、收割、碾场、扬场等农活。他肯吃苦,卖力气,不偷懒,善于学习,爱思考,不懂就问。他不仅和吴满有一家老小成了至交,而且与揽活的后生们也不分彼此,经常比赛劳动,有时还在一起摔跤玩耍。时间一长,村子里无论谁家来信了,都找他帮着读,也找他帮着写。老乡们方言太重,有的话他实在听不懂,就让吴仲贵从方言转译为国语,然后毛岸英用书面语写成书信。信写好后,毛岸英当面念给老乡听一遍,得到满意的微笑和称许后,才把信纸折叠好装进信封里。

毛岸英在吴家枣园务农,当时没有公开宣传,但是中央机关和西北局有关领导还是高度重视的。时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的刘景范,保卫处处长周兴,西北局书记习仲勋,以及李维汉、柯庆施、杨尚昆等同志,都先后来到吴家枣园,名义上是了解检查农村春耕生产,实际上是为了岸英的安全给吴家做了大量的安全防范工作。习仲勋送给吴满有踏水褂褂一件,送给毛岸英羊肚子手巾一条。柯庆施还给吴家写了一副对联。王震派人送来一桶蜂蜜,用蜂蜜蘸馍馍是吴家人难得的美味。

由于军事形势变化,吴满有请示有关方面同意,毛岸英结束了在吴家枣园这所农村大学里的学习课程。1946年9月25日,秋收过后,吴满有亲自送毛岸英回到延安。平时毛岸英在吴满有安排下大约一个月回延安一次,向父亲汇报自己的务农情况。这次,毛泽东接过岸英递上的金色小米,看着儿子黑里透红的脸庞,拍了拍儿子壮实的肩膀,高兴地说:“好啊,一个白胖子变成了黑胖子!”

站在一旁的吴满有称赞说:“岸英是个好后生,他学会了驮粪、刨地、犁地、播种这些庄稼活儿,还利用空余时间组织村里的青年人学政治、学文化。上山劳动回来,还总要捎回一捆柴,送给军烈属,岸英在劳动大学毕业啦!”

毛泽东摸了摸毛岸英的双手,一层厚厚的老茧,他满意地说:“这就是你在劳动大学的毕业证书!”

自1946年4月至9月,大约半年时间,毛岸英在延安县柳林区二乡吴家枣园生活、劳动、学习。也就是说,毛岸英在延安停留的十四个月,近一半时间是在吴满有家度过的。

这一年,吴满有家生产粮食六十多石,交公粮五十石、羊四十只、牛四头,成为延安县乃至整个陕甘宁边区的“状元”户。吴满有对到访的公家人说:

“这里有毛主席人家娃娃的功劳呢!”

长按二维码支持激流网

毛岸英延安“下乡”记-激流网

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关注网站的老师和朋友,激流网现推出会员制度:详见激流网会员办理方案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jiliu1921

毛岸英延安“下乡”记-激流网(责任编辑:邱铭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