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辛亥革命结束之后很短的一段时间内,中国连续有两位国学大师选择自杀离开这个世界——王国维和梁济。梁济在自杀之前向儿子梁漱溟发出了一个沉重的追问:“这个世界会好起来吗?”在清朝灭亡之后,中国陷入了儒家知识分子所认为的礼崩乐坏的境况,梁漱溟回答说他相信这个社会会一点一点好起来的。在他们父子对话几天之后,梁济选择了自杀。

与之相反,同时代的有很多知识分子选择通过革命去改造他们也认为不好的世界,他们坚信这个世界会好起来,其中包括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李大钊同志,他在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后,坚定地说“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李大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论自信,为什么坚信一个美好的社会必定会到来?这当然源于当时他刚接触的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壮丽的日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没有写过一本专门的著作,但他们在一些著作中对唯物史观进行过论述。我们现在所知道的社会意识、社会形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运动,人类社会形态沿着波浪式或螺旋式方向发展,都源于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概括。序言中写道:“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序言中的这段话完整的提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的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原理,人类社会形态的演进理论。这里面争论的比较多的“亚细亚”指的是什么,到底指的是原始社会还是奴隶社会,这在史学界和理论界有很大的争议。但是这里面所预测的人类的未来就是最后一句话: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这种社会形态就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种对抗形式。这是他们对人类未来的预测。

在《共产党宣言》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更经典的概括。恩格斯说,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是: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段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这个基本思想完全是属于马克思一个人的。

这里他讲到历史唯物主义的三个基本内容,一是经济生产决定社会结构,经济生产和社会结构决定政治和精神的历史;二是自原始公有制解体以来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是认识社会的一条主线;三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最终将随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来而结束。

在《共产党宣言》1888年英文版序言里恩格斯进行了修正,加入了一个概念“交换方式”,这个概念很重要。我们今天的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中是不怎么出现的,但我们观察这个社会,政治的和精神的发展,交换方式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交换方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交换的物质基础,比如互联网,电子计算机,二是交换手段,比如移动支付的方式,这些交换方式对我们人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不是一种简单的生产方式,而是交换方式,对于我们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影响非常大,是我们新社会到来的生产力的基础。这里面我用经典著作讲一下,我们的今天所讲的唯物史观,他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是怎么表述的。他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壮丽日出,他使得长期困扰人类的一些问题,比如人类是怎么产生和发展的,人类运行的规律是什么,人类社会最终将走向何方,使这些困扰人类很多年的问题得到了科学的解答。

根据1859年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我们把他抽象中一个理论体系,包括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和根本原理,包括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阶级国家和革命,关于群众史观。

二、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我们进入第二个问题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人类历史上的思想家,他们大多数都会关心一个问题——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就像存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一样,在人类历史存在一个基本问题,就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包括政治、法律、伦理、道德。这两者之间到底是谁决定谁,谁依赖谁?

我们知道在马克思主义诞生前的历史观中,唯心主义居于统治地位。比如宿命论,认为历史是由天命或者神决定的,人的命、天注定,不能改变。第二种是英雄史观,认为历史是由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意识来决定的,甚至认为皇帝的某次心跳加速或者某种突然的想法就会决定人类的历史。这在我们以往的历史观中是非常常见的。比如研究西安事变的学者,非常喜欢研究张学良的个性,因为张学良从性格上来说,是一种非常冲动的人,一个纨绔子弟,花花公子,他做事有非常率性的一面,很多人认为张学良的性格决定了西安事变的爆发。但是一个严肃的认真的历史研究者,他们当然去研究西安事变形成的机制。这个事发生在1935年华北事变,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之后,在亡国灭种的危机越来越迫切的展现在中国人面前的时候,“西安事变”才爆发的。如果没有东北流亡的那些老百姓的奔走和呼吁,没有这些爱国大学生的抗议,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对张学良的教育和感召,“西安事变”是不可能爆发的。中共曾在张学良身边安排了一个地下党员潘东周,每周都给张学良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1936年12月12日,发动“西安事变”那个时候,恰恰是他人生当中思想的最高点。当他被蒋介石软禁之后,他的思想逐渐走向比较落后的状态。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正是在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一种历史背景下,才造就了国民党集团内部的爱国将领的非常激烈的反蒋行动,所以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不是由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思想意志所决定的。

在历史上也有倾向于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比如东汉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他提出历史的发展是时势造就的,而不是人的心理或人的意志所造就的。但到底时势是什么,王充没有做出一个科学的解释。到了十八世纪,资本主义开始崛起之后,法国诞生了一些唯物主义思想家,他们提出了一些进步的观点。比如人是环境的产物,这就是接近唯物主义观点。但是同时他们又提出意志支配世界,理性支配世界,这就是二律背反的矛盾性。在法国波旁王朝复辟之后很多的历史学家,他们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但他们所说的人民群众主要是资产阶级,这是有局限性,但至少他们看到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探讨了阶级斗争的作用以及阶级斗争背后的经济根源。这些历史学家有基佐、梯也尔,梯也尔参与过镇压巴黎公社,他是反动的政治家。但是十九世纪法国非常剧烈的社会变动,使得历史学家不得不看到人民群众在背后推动历史发展的伟大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十九世纪诞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十九世纪他们不得不看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并提出了一些进步的观点。但是在探讨财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谁决定谁的时候,他们又陷入了混乱。他们提出了征服论,认为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的征服欲造成的,最后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漩涡。所有的唯心主义历史观,不论是宿命论还是英雄史观,都是从思想或精神中寻找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

唯心史观为什么在很长时间占据了统治地位,为什么到现在大多数还是唯心主义者或者相信英雄决定历史,我们不得不追问背后的根源。一是社会历史根源,生产力低下,生产规模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二是阶级根源,统治阶级的阶级地位,决定了他们总是要歪曲历史的本来面貌。不管是宿命论还是英雄史观都是麻痹人民的思想枷锁、维护剥削制度的工具。三是认识根源,在社会中一切活动都是人们活动的结果,而每个人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从表面的现象看,思想或精神决定历史的发展,人的认识的特殊性,总是喜欢看到直观的、表露在外的一些情节和现象。比如张学良是一个很有个人魅力的历史人物,我们比较喜欢探究他的心路历程,而且这个情节很吸引人,既曲折而又有情节。人们更关注表露在深层次历史原因之外的表象,而很难去探究历史的本质,探究历史的本质需要搜集史料,需要搞田野调查。司马迁的《史记》为什么是公认的历史巨著?司马迁做了很多田野调查,他不仅写了帝王将相,还把陈胜这样的造反者写进了本纪,体现出了他对于人民群众力量的一种认可和认识。但是这样的历史学家是比较少的,大多数历史学家是在故纸堆中找材料,这样得出的结论会有很大的偏颇。比如洪秀全,他是太平天国的领袖,但是现在留下来的史料对洪秀全是很不利的,史料里描述的太平天国的洪秀全基本上是不太好的一面,但是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很多历史学家通过田野调查发现跟我们留传下来的纸质的史料的完全不一样的民间评价。曾国藩是“曾剃头”,是一个杀人魔王,而洪秀全和太平军在民间有一个非常正面的评价。在广东、广西、湖南、江西,洪秀全和太平天国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流传了很多认可洪秀全和太平天国的正面的故事。孙中山就是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他从小立志做“洪秀全第二”。这些支持洪秀全和太平天国的老百姓对洪秀全和太平天国评价并没有写成文字,而能写成文字的多数是地主阶级文人,这是剥削阶级的偏向。

马克思第一次指出,人们要进行哲学、政治、宗教等活动之前,必须吃穿住,也就是说,从事经济活动,必须有物质活动条件作为前提,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唯物史观把物质资料的生产看作人类社会的基础,这就是唯物史观唯物的一面。唯物的一面还体现在,唯物史观承认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它是通过人们的自觉活动实现的。以往的历史观很少承认有规律的,大多数认为是杂乱无章的,是不可预测的,是偶然性支配的。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存在有很多方面,比如地理环境,人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这三者之间哪一个更重要呢,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有的人把地理环境看作是根本性的。比如孟德斯鸠,他认为气候和土壤决定了社会发展,热带的人更懦弱,更怯弱,寒带的人更勇敢,温带的人介于两者之间。他认为资本主义为什么会产生于温带,是由地理条件决定的。后来法西斯主义把世界分为中心区和边缘区,希特勒要拓展德意志民族的生存空间,这就是地缘政治学说,也是把地理环境看作决定社会发展的基础。地理环境只是一个条件,能影响社会发展的快慢,但不起决定性作用。世界上地理环境,比如斯大林曾讲这个问题,几万年欧洲的地理环境没有多大变化,微小的变化引不起地理学家的关注,欧洲却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同样的地理环境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生产方式,这就无法解释。还有地理环境极不相同的社会,为什么经历了大致相似的社会发展阶段,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得到解释,所以地理环境是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条件,但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所以说,南方人是人比较勤快,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北方比较寒冷,北方人在房屋里待的时间久,所以北方人比较懒惰,所以北方经济发展速度比较慢。这个说法在历史上是站不住脚的,历史上的闯关东怎么解释,怎么解释在计划经济年代,东北是共和国的长子,当时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这是无法解释的,所以说地理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

人口是社会物质条件非常重要的方面,人口对社会的发展很重要。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需要以一定数量的人口为自然前提,但是人口数量的多少、密度的大小、增长的快慢,对社会的发展能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但不是决定性作用。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在关心一个问题,我们中国人口的增速在大幅下降,新生婴儿在减少,是不是会影响经济发展。有一本书《大国空巢》中的观点是人口决定国运,决定国家的兴衰,这个观点是典型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美国人口只有三个亿,为什么是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日本人口只有一个多亿,工业为什么会这么发达。我们的人口减少了会不会导致我们的养老金短缺?在劳动生产率这么高,劳动时间普遍过长的情况下,即使人口减少,社会财富也足以养活所有老人,养老金还短缺,只能说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并不是因为新增的劳动力减少导致的。比如,农民以前是交公粮的,现在他们到了65岁、70岁,他们没有劳动能力了,但他们是没有养老金的,劳动力数量的多少是没有关系的,是结构性的问题。生产力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为什么我们的五天八小时还没有完全实现。人口数量的多少、密度的大小、增长的快速,其实只是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而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社会存在的三个方面,地理环境只是辅助的次要的,对社会发展只是起到加速或延缓作用,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以大机器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社会的面貌跟一个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社会是完全不一样的,这跟地理环境和人口数量没有决定的、必然的联系。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对于社会发展起的是决定性作用。大工业生产为主体的国家,人的观念都呈现出一种相对于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社会的进步性。时间观念,规则意识,民主意识,公德意识,集体主义,这些其实都有很大的差别。

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我们进入第三个问题,我们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之后,我们要探讨一个问题,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什么。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背后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其中有一个根本性因素——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并不是两对并列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具有最根本性的。生产力是指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的矛盾,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的物质力量。解决人类吃穿住的问题,要有劳动力、工具、劳动的对象,三者共同构成了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我们把这叫做生产力。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其中劳动者是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阶段最根本的标志,这两者是不矛盾的,人是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工具是衡量尺度。生产力的概念的意义在于它能精炼地表达人在生产中与自然界的关系。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各要素的状态是,劳动者经验少、技能低、科学文化知识有限,生产工具是极其简陋,劳动对象也非常有限,结论是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生产关系概念有什么意义呢?人类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互相交往着的社会,人类社会有社会关系,比如家庭关系、班级家庭关系、同事关系、邻居关系,人类社会有很多的社会关系,最根本的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其他的所有关系,生产关系最重要。我们在研究生产力的同时,也要研究生产关系,这两者之间共同构成一对矛盾,这一对矛盾是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的矛盾。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一定的社会关系,其中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关系。三者中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是最重要的,谁占有生产资料谁就占有支配地位,谁就拿的最多。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决定了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分配关系,这就是生产关系。我们研究生产关系,背后就是研究由生产关系决定的社会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联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质的阶段上,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具体形式。每一种现实的生产关系都是建立在一定性质和水平的生产力基础之上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就使原来由它所建立并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变得越来越不能适应,以至不能继续保持其稳定不变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关系就不得不进行部分的变革以继续维持它的存在;而当这种生产关系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生产力继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必须进行全面的变革。所以,旧生产关系的灭亡、新生产关系的创立,都是客观的必然。要注意的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不可能自然而然的发生,它必须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把阶级斗争看的非常重要,原因是在阶级社会里,没有先进阶级进行的革命斗争,这种社会形态的演变也不会自然的发生。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人与人之间被迫形成了一种平均主义分配关系。这种平均主义分配关系是原始社会的共产主义,它不是未来科学的共产主义分配关系。我们看到很多史料,在革命战争年代,很多共产党员到农村去做宣传的时候,对农民说,共产主义就是地主要劳动,我们也要劳动,地主能吃白馍,我们也能吃白馍。对农民进行共产主义教育,这种方式有好的一面就是比较通俗,也有很多误区,它使得很多人把共产主义理解成平均主义,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人们被迫形成了平均主义分配关系,就是说你吃什么我也就吃什么,只能这样,但是共产主义的分配关系是各尽其能,各取所需。我们现在很长时间没有讲共产主义,在从小学开始到大学,很多二十岁到三十多岁的人都不知道共产主义,没有听过各尽其能,各取所需。早期的共产党员,比如那批优秀的知识分子,他们理解的共产主义是很准确的,比如夏明翰的遗书中,就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就是你吃白馍,我可以吃面条,我可以吃米饭,你吃鱼,我吃猪肉,我可以想吃我想吃的东西,只要我劳动了,我就能获取我的生活资料,而这个生活资料,我可以去选取我所需要的,我所喜欢的,这才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必须建立在生产力非常发达的基础上。

而奴隶社会的产生的必然性在于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产生了一些青铜器,产生了畜牧业和农业,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使得使用奴隶进行大规模的简单协作成为一种可能,产生了脑体的分离。奴隶社会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恩格斯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古代奴隶制,就没有现代社会主义。恩格斯说这个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没有奴隶制开始的那种脑体分工,把原始社会那种平均主义的状况打破,就不会有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就不会社会的向前发展。但是在奴隶制度下,奴隶没有丝毫的劳动积极性,奴隶要求解放,那就产生了封建主义生产关系,也就是农民租种地主土地的租佃关系,农民还是有一定的劳动积极性的,因为交完了地租,剩下都是自己的,而且他是个体劳动,不用别人管。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呢,更进一步的发展起来,产生了简单协作,手工工场和机器大生产,尤其是机器大生产,创造生产力确实是很大,为一种更高级的社会到来奠定了基础,同时资本主义内部的异化劳动达到了一种极端的程度,这种对抗关系必须要解决,怎么解决?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但这里面所有的社会形态的变更,都必须要通过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阶级进行的革命斗争才能实现。

最后我讲一点,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两者的辩证关系,我们要坚持辩证决定论,那么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是归根结底的意思,不能理解成先后关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必须在社会主义生产力诞生之后才能产生,这个是不对的,我们知道在资本主义也是在进入手工工场阶段,还没有产生了工业革命,没有机器大生产,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但又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这个时候新兴的资产阶级迫切的要求夺取政权,建立上层建筑。所以,世界历史发展的顺序是有了一定的新生产力,然后制造舆论,夺取政权,在生产关系上了新的轨道之后,生产力才迎来大飞跃。比如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之后,才迎来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最终巩固了英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以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一种辩证关系,这种辩证关系的“决定”,要理解为归根结底的意思。

资本主义到底是进步的还是反动的?在资本主义上升阶段,就已经出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就出现卢德运动,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不能说是完全是促进的,其实在最初诞生的时候就有阻碍。空想社会主义者就看到了一些阻碍的作用,比如说浪费,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之一的傅立叶,看到资本家囤积居奇,大米都变质了,只能推进大海,他就问老板:“为什么不能给穷人吃呢?”这个老板说:“哎呀,那给穷人吃之后,我的米价就要下降了。”这个事情之后,傅立叶感觉出来资本主义“不正常”。他说:“皮鞋匠希望人们的皮鞋越快损坏越好;玻璃匠希望下一场冰雹把所有的玻璃都打碎;律师希望打官司的人越来越多;棺材铺的老板希望死的人越来越多。”这就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诞生的那一刻对生产力的发展就是既推动又阻碍。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生产关系推动是主要的。在资本主义下降时期,也就是进入垄断阶段之后,推动作用就会减弱,阻碍作用就会增加。所以,这是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

下面我们讲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对矛盾派生出来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在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生产关系。比如在奴隶社会有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奴隶制社会的自由民产生了个体经济,个体经济一直存在于奴隶制社会后的所有的包括当下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注意的是,经济基础所有的生产关系中有一个主要的特征——这个特征决定了社会性质。那么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是什么呢?资本主义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它的生产是围绕着资本增殖来进行的。有的同志认为资本主义最主要的特征是私有制,这个看法其实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也是私有制,我们用“私有制”三个字无法概括出资本主义的最主要的特征。

资本主义最主要的特征是生产围绕着资本增殖服务,生产的目的就是资本增殖。马克思说:“生产剩余价值或者说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赚钱,“赚”的左边是贝字旁,贝代表货币,去兼并或者说去实现资本增殖。“赚”在中国其实还有个意思就是“骗”,“赚”是个多音字,这个意义下,赚钱就是骗钱。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资本增殖或者说赚钱,这是它的第一性质,而雇佣劳动是它的第二性质。资本主义社会一般情况下不可能完全消灭小生产,任何一个资本主义的社会阶段都没有消除,就像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发展这么多年,它都没有完全消灭小生产,它还存在着一些小生产,但是小生产不是主要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要理解它的主体是哪一个。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比如国家政权、政府、军队、警察,还有法律、政治思想。上层建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它的核心是军队,军队是国家政权的核心。另一部分就是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共同构成了社会形态。我用一张图来告诉大家政治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政治法律设施)还有观念上层建筑的构成。

这个世界会好起来吗?——唯物史观概述-激流网

“经济基础是骨骼,上层建筑则是填充它的血肉。”马克思用非常通俗的语言告诉了我们他们之间的关系。经济基础是骨骼,上层建筑则填充了其中的血肉,这才形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形态。

那么,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是什么呢?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和思想条件。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的性质,决定了上层建筑的变化。经济基础变了,上层建筑一定会变。但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有反作用。比如1949年,中国共产党夺取了全国政权,那个时候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还是非常薄弱的,但我们可以通过上层建筑去促进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形成、巩固和完善,同那些不利于自己的经济基础发展、巩固和完善的生产关系进行政治的思想的斗争。还有一点,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的控制为经济基础服务。这些就是它的反作用。那么,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尤其体现在什么时候呢?——政权更迭的时候。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决定”仍然是归根结底的意思,这个是一般的教材不会写清楚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这个“适合”不能仅仅理解成生产关系匹配现实生产力,很多时候,生产关系的适度超前,恰恰可以包容和推动新生产力的大发展。比如说小孩子,他的脚会长得比较快,所以家长会买大一点的鞋子给他穿,家长不可能每次买的鞋子都尺寸刚刚好。生产关系有一段时间是比较稳定的,它会维持一段时间,所以这个生产关系不能随意的太快的变更,我们必须要考虑它的适度超前性。

中国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合作社的建立就是采取了一种适度超前的方法,包容了新的生产力的发展——采取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方式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这符不符合唯物史观?实际上是符合的。有的人说是不是搞错了,其实是符合的,那个时候搞合作化我们不能说完全没有生产力的基础,就像英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前,英国完全没有资本主义生产力吗?有,有手工工场。中国搞合作化之前,能说完全没有机械吗?其实也有一些,比如苏联援助的156个重点项目以及一些物资。农业要大发展必须要有机械,这个机械从哪里来?我们必须工业要大发展,工业要大发展必须农业有剩余,农业有剩余从哪里来?又必须要农业发展,农业发展又需要机械。这是蛋生鸡鸡生蛋循环。那怎么办呢?我们要在一定的生产力基础上把生产关系搞得更好一点。比如说组织农民进行合作、把田埂铲平,农民进行合作能够通过劳动组合的方式来提高生产力水平,支援国家的工业化建设,然后工业再反哺农业。这个顺序其实是符合唯物史观的。大跃进有一点超前了、太快了,我们很多年轻的同志不知道1962年人民公社调整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调整成了以现在自然村为基础进行核算,这基本是符合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的,至少大部分地区是适合的。

我们学习唯物史观现实的一个战斗任务就是要批判庸俗生产力论和上层建筑决定论。庸俗生产力论又叫唯生产力论,它把所有的社会进步看作生产力的发展,认为只要生产力发展了这个社会存在就是合理的。唯生产力论是修正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一。第二点就是要批判上层建筑决定论。上层建筑决定论就是认为上层建筑能够为所欲为的改变经济基础,它忽略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决定的这一面。庸俗生产力论和上层建筑决定论在现实当中有很多的表现,一些人认为“只要生产力发展了,一切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但实际上他们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的最后的享受者是谁,这是一个问题。如果说生产力的发展是因为人们的劳动时间的延长的话,这其实是会压制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的发挥,它会使得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阻碍,这就体现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反作用。

对这两对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正确理解,必须要坚持唯物的一面,这就是决定论本身是对的。同时,也要坚持辩证的一面,生产力、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是重要的,而且,要把决定理解成“归根结底”,这是我在讲述哲学的时候,觉得如果泛泛的讲不能够把它讲清楚。毛泽东在1959年在读《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讲话当中讲到:“当然,生产关系的革命,是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所引起的。但是,生产力的大发展,总是在生产关系改变以后。拿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来说,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简单的协作就创造了一种生产力。手工工场就是这样一种简单协作,在这种协作的基础上,就产生了资本主义发展第一阶段的生产关系。手工工场是非机器生产的资本主义。这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了一种改进技术的需要,为采用机器开辟了道路。在英国,是资产阶级革命(十七世纪)以后,才进行工业革命(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法国、德国、美国、日本,都是经过不同的形式,改变了上层建筑、生产关系之后,资本主义工业才大大发展起来。”。艾思奇在编《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时候把毛泽东这段话引用进去了。我认为1959年毛泽东的讲话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说得很清晰,但是我们现在的哲学教科书是不引用毛泽东的这段话的。

我们把第二部分小结一下:1.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它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当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分配形式。2.生产关系的总和形成了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一定生产关系的总和,它决定了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这是我们现在一般经典教科书的表述,在此基础上我引用了毛泽东1959年的论述。

这里面还有一个论述比较重要。马克思在论述经济基础的时候是有“交换关系”这个概念的,但我们现在历史教科书当中是不提的,“交换关系”我认为必须要写进历史教科书,它实际上是生产关系的这个概念所不能代替的,生产关系里面没有交换关系这个内容。交换是离开了一个生产单位,比如说我刚才说的大数据、云计算、支付宝,交换关系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四、阶级、国家与革命

下面我们开始讲述第四部分——阶级、国家与革命。自原始公社解体以来的人类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正文的第一句话,这句话非常重要。有的人认为阶级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特殊规律,它不能纳入到历史唯物主义的规律体系当中去,这种说法对不对?是不对的,因为历史唯物主义必须要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体形态,就是说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所共同具备的一个规律,就像牛顿的“力学定律”,它只适用于宏观层次的物体的运动,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牛顿力学的重要性。对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否认是修正主义的一个重要的特点。

我们必须要研究阶级,才能把很多阶级社会的问题研究清楚。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阶级的起源。阶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阶级产生的基础是剩余劳动产生剩余产品和分工。恩格斯说:“分工的规律就是阶级划分的基础。”现在我们的《社会发展史》和教科书当中发对分工论述得不够,实际上如果没有对分工的论述,阶级产生是讲不清楚的。

这个世界会好起来吗?——唯物史观概述-激流网

那么,什么是阶级呢?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它有四个特征。一个是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第二是“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记住列宁在这里面是用了“大部分”,还有小部分是没有明文规定的。还有就是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方式和多寡也不同。简单的说就是地位不同、占有关系不同、作用不同以及收入不同。这些阶级之间有占有和被占有的关系。所以,阶级并不是说一些毫不相干的集团,而是集团之间有占有和被占有的关系。

人类社会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爱恨背后都有阶级关系在里面所起作用。阶级这种大而不同的集团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对这个问题,很多社会发展史书是这么说的:原始社会后期产生了剩余产品,然后氏族首长、军事首领他们有可能占据这些剩余产品,从而产生了统治阶级。还有一点,富裕家庭在交换关系当中处于优势地位,他们逐渐的富裕起来。贫穷家庭因为劳动力少,所以逐渐走向贫穷,导致卖地、给富人打工。这样,就形成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对于这个表述,我认为讲得有一定的道理,特别是富有和贫穷这个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但这里面又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产生剩余产品之后氏族首长就会去占有它?”,这个就有点唯心主义。氏族首长为什么不能凭借公心去领导大家继续发展生产呢?这就有一个理论问题急需得到解答。这个问题我是这样想的,因为恩格斯说:“分工的规律就是划分阶级的基础。”而马克思也曾经说过:“分工和私有制其实是两个同义语,讲的是同一件事,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我们必须要引入分工的概念才能把这个问题讲清楚。

在原始社会的后期随着金属工具的使用使生产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分工开始产生和扩展。分工包括不同行业之间的,比如农业和手工业、农业和畜牧业,也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以及管理者和和执行者之间的。分工的扩展使剩余产品产生而且产生了交换的需要。分工的扩展是一种进步吗?是的,因为分工会形成新的生产力,不同的人做不同的行业,从事不同的劳动的环节能够使生产力进一步的发展。一个人不能生产所有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交换因分工而产生。在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发展相对不足,就必须要限制消费,人们不能随便去使用东西。交换和限制消费共同产生了商品货币关系,形成了一般等价物去交换。商品货币关系符合价值规律,价值规律就一定会起作用,促进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尺子来衡量不同的商品生产者,贫富分化因此而产生,剥削分化也产生了。这样,就形成了阶级。

分工的扩展形成了不同行业、脑体、城乡、管理者与执行者之间的差别,这是阶级形成的另外一条道路。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更是形成了鸿沟,正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即使在毛泽东时代,一个知识分子和工人从收入上、从生活状况上来说其实是差不多的,但是当需要知识分子去工厂、去农村劳动的时候,这被认为是一种“迫害”。我们不考虑这里面的历史的恩怨,这个用语就证明了知识分子觉得农村不应该是他去的地方,觉得工人跟他是不一样的。所以,脑体分工实际上是阶级形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是区别于商品货币的一个基础。

这个世界会好起来吗?——唯物史观概述-激流网

在这张图里,我引用了分工的概念以研究阶级产生的思路。之前也有很多学者进行研究,我今天是把这些成果用一些比较通俗的语言给大家分享。这里面解决了一个原来《社会发展史》唯心主义的论述:一些氏族首长为什么要贪污公款,为什么要占有剩余产品。这其实是社会在起作用,因为氏族首长在社会的阶级分化之后,他本身是管理者和脑力劳动者,长期脱离劳动,人的坏事往往是从不劳动开始的。不劳动是这些掌权者变坏的从他的社会关系来说是基础性的东西。毛泽东时代防止干部腐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就是让他们参加劳动。我说的变坏可以理解成不为人民服务。

阶级斗争就是阶级分化之后不同集团之间围绕着利益产生的争斗。阶级斗争的初级形式是经济斗争,它的中心是政治斗争,它的前奏是思想斗争。每个阶级都有自己的思想家,这些思想家要为本阶级说话,有的稍微客观一点还有点科学性,有的纯粹就是胡说八道。什么“天不变道亦不变”、“贵贱有序”、“理性支配世界”。有些唯物主义的思想家就算是剥削阶级,他也是相对客观一点科学一点。到了帝国主义之后,经济学就走向了比较反动的状况,变成了庸俗经济学。原来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还稍微进步一点,它至少承认劳动价值论。

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作用是怎么样的呢?它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基础的运行规律,而阶级斗争是直接的动力。

在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基础上就产生了国家。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在阶级矛盾客观上达到不能调和的地方、时候和程度,便产生了国家——列宁),这是国家的来源。国家不是什么“君权神授”、社会契约,它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我们弄清了国家的起源,那国家的性质是什么呢?国家的性质就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它有两个职能:一个是对内职能,包括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基本职能)、巩固和发展本阶级的经济基础(基本职能)和调节社会矛盾维持公共秩序(公共职能)。另一个是对外职能,组织国防(对外侵略)。阶级职能是它的主要职能,就是阶级镇压。维护公共秩序的职能是它的次要职能,但是它不可或缺的一个职能。在大河流域,为什么会产生一些超大型国家?主要是因为在大河流域治理水患的需要是超大型国家产生的作为公共职能的基础。中国远古时代就有很多关于治水的传说,比如大禹治水。所以国家不可能完全是暴力统治的工具,它必须要有公共职能来掩护自己。

阶级斗争必然表现为社会革命,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马克思有一句话:“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马克思继续论述:“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历史编纂学家就已经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已经对各个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我所加上的新内容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无产阶级革命是最后的斗争,国际歌里也唱到“这是最后的斗争”,这个很遗憾今天没有时间详细讲了。

我们把这一部分小结一下:1.阶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2.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压迫的工具,公共职能是其次要职能,而阶级职能是其主要职能。3.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形态的更替必须通过社会革命。4.阶级和国家都是历史现象,有其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如果大家对这部分内容感兴趣,我推荐恩格斯所著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恩格斯在1890年时评价这本书是“迄今为止对历史唯物主义最详尽的说明。”

五、群众史观

我们要讲的第五点就是群众史观。这部分内容主要论述到底谁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是少数的精英和英雄还是人民群众。

有一个观点是“英雄和奴隶共同创造历史”,这个观点在历史上比较有名,据说林彪就是信奉这个观点。实际上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角度出发,如果是站在人民群众这一边推动历史前进的历史人物,也被认为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比如洪秀全,他是不是人民群众?他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他是农民出身的一个私塾先生,每次参加考秀才的乡试都没有通过。

为什么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我们大家应该都知道《三国演义》的成书历程,实际上罗贯中起的作用是其中一部分,还有很多说书先生的贡献以及很多评书者的贡献。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制度变革的决定力量。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在几万名红军将士当中,有的史料中写只有三十名女红军,后来有些妇女史的研究者就发现这三十名女红军其实是女干部,十位是领导夫人。红军长征只有三十位女性吗?不可能。我们后来发现其实有很多女红军、女战士,起码有几千名。而且女红军她们在长征途中不止走了两万五千里,因为每到一个地方都是女红军首先去找吃的、找喝的和找宿营地。所以她们来来回回走的距离是两万五千里的两到三倍,这是一些历史研究者得出的结论。非常不幸的是这些女红军的事迹湮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据说几千名女红军留下名字的只有几个,她们与那三十名女红军不同,那三十名女红军都是干部或者是领导夫人。

我举另一个事例,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井冈山是谁告诉毛主席的?井冈山其实早就存在了一批绿林好汉,其实是人民群众创造了井冈山革命割据的这种局面。毛泽东只是集聚人民群众智慧的一个领导人。去年在武汉抗疫的过程当中,封城后护士医生没办法坐公共交通工具上班,得知这个消息,武汉的六千名司机师傅自发组织了爱心运输车队,承担起送医护人员上班的任务。那个时候当地政府其实是无能为力的,但是人民群众能自发组织起来解决这个难题,所以说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毛主席说过:“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往往是幼稚可笑的。”毛主席这句话是不是谦虚呢?我觉得不是,因为的确是这样。天津师范大学有一位郝贵生老师,他有一段话讲得很好:“多年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材中讲到群众史观的方法论意义时,大多是从领导者角度要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这无疑是正确的。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绝不是单纯只对权力者而言,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对大多数群众而言,也就是要求人民群众自身意识到自己就是社会的主人,要自觉树立社会主人的意识,要为成为社会的真正主人而斗争。群众自身头脑中也或多或少存在甚至较为严重的英雄史观,也需要正视和自觉加以清除。”

群众史观最终的意义是什么?我觉得是为争取成为社会的真正主人而斗争。这句话在国际歌中又有提到,国际歌是对马克思主义最简练的表述。

讲完群众史观之后,我们接下来论述“人民群众怎样创造历史”。恩格斯说:“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历史合力,即历史结果。”这是1890年恩格斯在给约瑟夫·布洛赫的一封信当中的提到的历史合力论。当时布洛赫在给恩格斯写信的时候还是一名大学生,信中提到:“很多人都觉得唯物史观是经济决定论,您作为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恩格斯回答:“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这一斗争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阶级斗争的各种政治形式和这个斗争的成果——由胜利了的阶级在获胜以后建立的宪法等等,各种法权形式以及所有这些实际斗争在参加者头脑中的反映,政治的、法律的和哲学的理论,宗教的观点以及它们向教义体系的进一步发展。这里表现出这一切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而在这种交互作用中归根结底是经济运动作为必然的东西通过无穷无尽的偶然事件(即这样一些事物,它们的内部联系是如此疏远或者是如此难于确定,以致我们可以忘掉这种联系,认为这种联系不存在)向前发展。否则把理论应用于任何历史时期,就会比解一个最简单的一次方程式更容易了。”

1890年,恩格斯致约布洛赫的信和恩格斯写给施米特的信,这两封信对历史唯物主义作了更为清晰完整准确的论述,有一定基础的同学和同志我推荐去读一读。我们今天时间有限没办法完全把这两封信展现出来,这两封信中有关于“历史合力论”的表述。马克思有一个观点,任何一个科学都必须要运用到数学才能成为真正的科学。那么,人民群众决定历史发展能不能列一个公式?恩格斯就试着做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分析,这个是以前没有过的。

六、历史发展趋势

最后一个问题是历史发展趋势。人类社会它会终结于资本主义吗?不会的,矛盾必定会推动社会发展。人们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就必然会不满于现在的一些条件和状况。异化劳动在奴隶社会就有了,但是资本主义把异化劳动发展到了极端的程度同时也为它的改变创造了条件:发达的生产力、庞大的无产阶级和马克思主义。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展望了人类社会的未来:“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个体生存斗争停止了。于是,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受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些一直作为异己的、支配着人们的自然规律而同人们相对立的规律,那时就将被人们熟练的运用,因而将听从人们的支配。人们对自身社会结合一直是作为自然界和历史强加于他们的东西而同他们相对立的,现在则变成他们自己的自由行动了。至今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了。”恩格斯用非常准确精炼的语言描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特点。

如果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的话来描述前景,那就是:“试看将来的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人类一定会走出丛林法则、走出动物世界,走向真正的人类世界。

讲者/天明

整理/其姝 逸风 天明

校对/发际线向列宁看齐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wind_1917

这个世界会好起来吗?——唯物史观概述-激流网本文为激流网首发,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责任编辑:郭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