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这两天很多人都目睹过那本《平安经》的风采了。

副厅长的感人智商,是如何炼成的-激流网

一个高级别的官员,出了本低级别到让人目瞪口呆的书,而且得到了当地一些官方机构和媒体的追捧。

如果不是因为内容实在是无可争议的无厘头,这事恐怕也不会闹成现在这样。刚刚,中纪委网站都发了文——《如此平安太荒谬》。

除了荒谬,确实没有更贴切的词,来形容这个闹剧。更早一些时候,吉林省委已经表态要对相关问题进行调查核实。看来,作者这回不太可能“平安”了。

要解读这件事情,是简单而又复杂的。

简单的一面,很多人都指出过,这件事的套路是很“寻常”的。不要说如此位高权重,就是稍有身份者,粗制滥造一本书,找些圈内人捧捧场,大家都见怪不怪。这次要不是书的内容实在太挑战常识,大家也就叹息一声,算了。

复杂一面呢,是局内人何至于自我感觉良好到,失去了基本的为人分寸。俗话说人人都有个作家梦,高估自己的写作才华,这是很可以理解的。但只要还会照镜子的,多少也有点自知之明。攒一本起码说得过去的,好歹对得起自己面子。

可像这样弄一本,还像模像样地搞一个朗诵会,他自己和在场念这个经的人,都不脸红吗?但凡有点常识和羞耻心的,只怕都干不出来。所以作者是明知道写的很烂,就是享受身份地位带来的众星捧月,还是真觉得自己这书好,配上书号和别人的夸赞?

这其实是个挺严肃的问题。是什么力量,让人失去了自知之明。就是叔本华的疑惑:为什么世上虽有镜子,但是人们不知道自己的样子。

最直接的答案,大概是权力。在作者的权力辐射范围内,他无论写成什么样,都是最好的,都不会有什么“孩子”去指出他其实没有穿衣服。而要保证这一点,还需要在小圈子里运行,因为权力,总是有效力半径的。

这次之所以翻船,也是因为这个《平安经》意外出圈,网上有太多感知不到作者权力的,可以斗胆指指点点。可以想象,在网络视野之外的一个个权力小圈子里,大概还有太多比“平安经”水准高不到哪里去的作品,被像花儿一样夸赞着。

所以,如果要从这件荒谬的事里得一点教训,大概还是要约束权力,而最现实的路径,是寄望于权力半径之外的监督力量,比如网络,能多发挥一点作用。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wind_1917

副厅长的感人智商,是如何炼成的-激流网(作者:守一。来源:声道。责任编辑:郭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