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就2020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以下简称《答记者问》)以后,认为有几个经济理论问题需要探讨,所以,文章的标题应该是《就有关几个经济理论问题评<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就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
因为,评论的内容主要不是我国的经济情况,而是有关的理论问题。但是,为了避免题目过长,采用这样一个标题。
下面主要是探讨经济理论问题。
一、什么是经济?什么是数字经济、 “三新经济”?
《答记者问》:“……从季度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2%,由一季度下降6.8%转负为正……实现经济由降转升”。这里讲“经济由降转升”,指的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转负为正,那么发言人所说的“经济”就是国内生产总值;
发言人又说:“……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快速发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这些新产业形成了更多增长极,这些增长极将为经济下一阶段增长提供更多支撑。”
这里所说的“数字经济”是什么“经济”?而且“将为经济下一段增长提供更多支撑”。“数字经济”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多支撑,那么“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又是什么关系?
《中国统计摘要》2020 还出现了“三新”经济的统计。按照《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三新”经济包括: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等。(第207页)这里的“三新经济”又是什么经济?
国家统计局发言人是就“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出现这么多的“经济”概念:经济是“国内生产总值”?还是“数字”经济?还是“三新”经济?连什么是“经济”的概念都这么混乱,可能准确地介绍我国经济运行情况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1.国内生产总值是经济吗?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减是经济升降吗?
回答也是否定的!
首先,国内生产总值明确是“生产”总值,不是经济,生产和经济是不同的概念;
其次,国内生产总值指标本来就不科学。“生产总值”不仅包括物质生产,还包含了政治、文化等非经济领域全部货币收入;也包括生产领域之外流通、消费等领域的货币收入,准确地说是纸币收入。
所以,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指导下的国内生产总值,不仅不是生产总值,而且包含了政治、文化领域的全部货币收入,抹杀了物质生产与政治、文化之间的区别,混淆了生产、流通和消费之间的界限。
国内生产总值指标内的所谓的第三产业产值,就是非经济领域和生产领域之外的流通、消费部门收入,根本不是“生产”的产值。
“第三产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住宿和餐饮……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中国统计摘要》2016 第201页)
批发和零售、交通运输等明明属于流通领域的活动,怎么成为“生产总值”的内容了呢?教育、文化明明是文化领域的活动,怎么也成了“生产总值”了呢?可见,国内生产总值指标完全是一个错误的指标。是按照庸俗经济学理论,不分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部门,认为凡是收入的所有者即收入的创造者,不管你是生产劳动者、资本家、是总统或者妓女都一样。(参看《新中国前三十年关于计划经济的争论》第44页)
在这种“收入的所有者即收入的创造者”的理论指导下,制定出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标,不仅抹杀了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的区别,抹杀了经济和政治、文化的区别,也混淆了经济内部的生产、流通与消费的界限。
《答记者问》说:“……我们看到,远程办公、在线教育、智能施工、无人配送这些新模式有效地化解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堵点、难点,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快速发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这些新产业形成了更多增长极,这些增长极将为经济下一阶段增长提供更多支撑。”
“远程办公、在线教育”属于政治、文化领域;“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快速发展”,不等于生产发展,更不同于经济发展。
对于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错误,我已经反复批判过。《经济学的最大悖论》一文,就以美国经济的实例,说明国内生产总值是错误的指标,这里就不重复。
发言人所说的“经济”,如果就是指的国内生产总值,显然是错误的。因为,“生产”不等于“经济”;而且国内生产总值指标本身混淆了生产与流通、消费的界限,抹杀了经济与政治、文化的区别。
2.所谓的“数字经济”
《答记者问》说:“……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这些新产业形成了更多增长极,这些增长极将为经济下一阶段增长提供更多支撑。”
发言人这里把“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产业”,与智能制造等并列,作为“经济下一阶段增长”的“支撑”。显然是混淆了信息行业活动与经济的区别,把互联网等的收入称为“数字经济”。
互联网等行业的活动,与文字传播等属于文化领域的活动,不属于生产,更不是“经济”;数字已经存在很久了,为什么现在出现“数字经济”,而以前没有呢?把互联网等活动的收入,视为“经济”,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本能。
有关“数字经济”的错误,我写过《荒谬的数字经济》一文批判,这里不重复了。
3.有关“新经济”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的“三新”经济,包括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等。(第207页)所谓的“新经济”,显然是混淆了经济与产业的区别,把高技术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当作“经济”。
任何产业包括高新技术产业,都是生产领域的一部分,不等于生产;而生产也只是经济再生产的一个环节。因此,不存在所谓的“三新经济”,有的只是新的产业。
批判了生产、产业等即经济的错误以后,要说明生产与经济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经济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生产只是经济的一个环节。经济是包括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再生产。“经济,指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相应的交换、分配、消费。”(《政治经济学词典》许涤新主编 第55页)
生产是经济的基础,而经济则是包括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全过程的再生产:生产的物质产品,只有经过流通、分配,直至消费掉,再生产才能继续进行。
经济增长是指再生产规模的扩大;经济停滞是指简单再生产;经济衰退是指规模缩小的再生产。
总之,经济是包括生产在内物质资料的再生产。生产只是经济的一个环节,是经济的基础,但不等于经济。
近几十年我国盖了大量的住房,说明住房的生产发展了,但是,不等于经济发展了。当前流行的一句话:“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事实上我国有相当数量的住房是在流通领域“炒”,没有被消费。
“据高盛估算的数据,2019年中国住房和开发商库存总值达到52万亿美元,是美国住宅市场规模的两倍,甚至超过了整个美国债券市场。”因此,我国存在的大量过剩住房,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堰塞湖”,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可见,生产的物质产品只有消费掉了,再生产才能够顺利进行,否则可能是生产过剩,引发经济危机。当然,这里包括了流通领域的必要储备。
产业包括高、新产业,是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是信息技术产业还是航天工业等,都只是物质生产的组成部分,而不是什么“数字经济”、“新经济”。所谓的“数字经济”、“新经济”等都是不懂经济本质的错误概念。
上面所说的生产、经济,都是抽象了社会形式的生产、经济,既不是封建社会的生产、经济,也不是毛泽东时期和盖个楷坊以来的生产、经济,而是生产、经济的“一般”,是任何社会形式下都存在着的抽象生产和经济。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资本主义的生产、经济,看作是一切社会的生产和经济,否认不同社会形式生产、经济之间的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承认生产、经济存在着社会形式的本质区别,因此,认识到抽象的生产、经济的共同点,才可能进一步认识封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不同社会形式下的生产、经济的本质区别。
二、当前我国的经济问题
《答记者问》没有说明我国的经济是什么社会形式的经济。任何具体的经济总是一定社会形式下的经济。从发言人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经济是雇佣劳动性质的经济。
1.当前我国的经济是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经济
《答记者问》说:“近几个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逐月有所回落,6月份为5.7%”。盖个楷坊以后,失业就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中心问题,特别是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城市实行“减员增效”政策几千万企业职工下岗以来,失业问题越来越尖锐。
《答记者问》说:“就业确实是今年关注的重点,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就业,优先稳就业、保民生是今年的工作重点”。当前提出的“六保”、“六稳”,首先就是保就业、稳就业。
失业是雇佣劳动经济制度的标志,公有制经济的国家不存在失业。
新中国毛泽东时期消灭了失业。城市工业的生产资料归公有,劳动者由国家有关部门分配工作,不存在失业;农村的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即使是使用简陋的手工工具,农民也不存在失业,不会流落到城市出卖劳动力。因此,毛泽东时期不存在失业的问题,也没有失业率的统计。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萨谬尔森就承认:“困扰资本主义的失业和通货膨胀存在于苏联吗?回答似乎是,在苏联这两种情况实际上都不存在。”(《经济学》第12版 萨谬尔森等著 第1306页)可见,公有制社会不存在失业的问题。而我国的保就业、稳就业的经济现象,表明了我国的经济是雇佣劳动制度的经济。
2.雇佣劳动经济制度阻碍生产力发展
我国呈现出“吓醒压力加大的态势”以及严重的生产过剩,是雇佣劳动经济制度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表现。
自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以后、新G肺Y疫Q爆发以前,我国的经济就一直处于“吓醒压力加大的态势”。新G肺Y疫Q的爆发,只是加剧了经济的吓醒形势。控制了疫Q以后,即使是“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2%,由一季度下降6.8%转负为正”,也不可能改变生产过剩和经济吓醒的态势。
资产阶级发展生产的目的是追逐利润。我国的钢铁生产有利润,资本家就不顾一切地发展钢铁生产:明明生产5亿吨粗钢就已经过剩,但依然继续发展,2019年发展到9.9亿多吨;2019年生产了17亿台手机,比全国人口的总和还多3亿台等等。
而另一方面,广大群众的工资收入低,因为,在雇佣劳动制度下的工资,是劳动力商品的转化形式,是维持工人生活的生活资料的价格;再加上看病贵、学费贵、更买不起房等等,决定了广大群众的贫困和有限的消费;于是出现了一方面是大量房屋空置,另一方面是大量群众买不起房;一方面大量生活资料卖不出去,一方面是广大群众依靠贷款消费、生活贫困等现象。
总之,我国出现的严重生产过剩,是雇佣劳动制度阻碍经济发展的表现,也是雇佣劳动制度必然灭亡的反映。详细论述请看《论新G肺Y疫Q后的我国经济形势和趋势》一文。
3.经济政策能够改变经济的发展趋势吗?
《答记者问》说:“宏观政策效应将进一步显现。上半年,为应对疫Q冲击,我国采取了财税方面的支持、金融方面的支持以及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这些政策目前已经见到成效。这为下半年更好地应对疫Q冲击积累了经验,同时进一步坚定了我们的信心。同时,疫Q冲击下也暴露出一些领域的问题,也促使我们进一步的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活力。”
我国经济存在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是由雇佣劳动经济制度造成的。自2008年以来,历届政府采用了货币、财政政策,不断地“刺激”经济发展,不仅没有扭转吓醒的态势,而且寨雾不断增长、货币发行越来越多。事实已经证明而且必将继续证明,长官意志、经济政策、措施不可能改变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不可能改变雇佣劳动制度阻碍生产发展的趋势。
相反,采取这些政策、措施,不过是“饮鸩止渴”、“火上浇油”,只会加剧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和加速危机的爆发,而不可能消除危机。这已经被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历史事实反复证明,这也是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之间的分水岭。
总之,《答记者问》是不懂生产、经济,不懂资本主义经济的集中表现。
只有彻底批判现代西方经济学,重新回归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经济学,才可能正确理解生产、经济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区别,才能准确地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揭示雇佣劳动经济制度的本质和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近些年来,我是在批判国内生产总值指标、批判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理解和认识。让我们一起来批判资产阶级的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重新恢复马克思主义科学经济学的统治地位吧!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wind_1917
(责任编辑:郭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