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末至今,江城武汉遭遇新冠大疫,疫情席卷全国,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巨大损失和牺牲,面对疫情的严峻挑战,我们不禁回想起伟大的毛泽东时代,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产党领导下,发生的惊天地、泣鬼神的“送瘟神”故事,从而也让我们重新学习毛主席的《送瘟神》诗二首,感受人民领袖的的深切情怀,激发全体人民万众一心、奋发有为、战胜疫情的决心。

纸船明烛送瘟神,人民情怀耀今古——学习毛主席《送瘟神》诗二首-激流网

全诗如下:

七律二首·送瘟神

毛泽东

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其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毛主席还为这两首诗专门了写了一段《后记》: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说:余江县基本消灭了血吸虫,十二省、市灭疫大有希望。我写了两首宣传诗,略等于近来的招贴画,聊为一臂之助。就血吸虫所毁灭我们的生命而言,远强于过去打过我们的任何一个或几个帝国主义。八国联军,抗日战争,就毁人一点来说,都不及血吸虫。除开历史上死掉的人以外,现在尚有一千万人患疫,一万万人受疫的威胁。是可忍,孰不可忍?然而今之华佗们在早几年大多数信心不足,近一二年干劲渐高,因而有了希望。主要是党抓起来了,群众大规模发动起来了。党组织,科学家,人民群众,三者结合起来,瘟神就只好走路了。

第一首,通过对广大农村萧条凄凉情景的描写,反映了解放前血吸虫的猖狂肆虐和疫区广大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此诗的大意是:在瘟神侵害下,对于贫病交迫的疫区人民来说,"即便是"绿水青山"再多再美好没有用。千百年来对这种小小的病虫,即使是像华佗那样的名医在世也只能束手无策,徒唤奈何。因为血吸虫猖狂荼毒,人们死的死,逃的逃,千村万户变成了空无人烟、野草丛生、秽污遍地、一片萧条的荒野,人们能听到的似乎只有鬼的哀歌。由于长期虫害泛滥,人们只好坐在地球上,随着地球的公转茫然地巡游太空。然而年年岁岁,苦难依旧,人们到哪里寻求帮助他们解脱疾病、消灭瘟神的救星呢?就连天上的牛郎也在为人间的疾苦忧心,问询瘟病的情况,然而回答他的只能是:尽管千百年岁月如流水般消逝了,而人们依然还在遭受"瘟神"的折磨!

第二首诗写的是新时代新社会人民当家作主、改天换地的壮举和人民幸福安康、瘟神被逐的情景。此诗的大意是:春风荡漾,杨柳轻拂,万物复苏,生机盎然,六亿中国人民获得翻身解放后,发挥出前所未有的聪明才智和满腔热情,个个像古代的圣贤尧舜一样奋发有为。暮春的落花飘入水中,随人的心意翻动着锦浪,一座座青山相互连接,就像专门为人们搭起的彩桥。广大人民群众奋起治山理水,改造自然,令"河水让路,高山低头"。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改天换地的巨大威力面前,瘟神还能逃到哪里去呢?正好“纸船明烛”把它彻底送走!

诗前的前序交待了诗作的缘起。诗的后记追述了写诗的目的和意义,毛主席是把这两首诗作为“宣传诗”,为消灭血吸虫病助一臂之力。并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对血吸虫病的异常愤恨,进一步指出正是在党的领导下,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才把血吸虫病消灭干净。

这两首诗和前序、后记构成一个整体,是一部革命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完美结合的佳作。诗人通过余江县消灭血吸虫病的事件,热情赞颂人民群体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积极性和创造性,表现他们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和伟大力量。两首浑然一体,又对比鲜明、强烈:前者写瘟神猖獗的惨景,后者写人民消灭血吸虫创造奇迹。诗人的内心世界随着神奇的想象、多变的画面得到多方面的展示,既有理想,又有现实;既有科学,又有神话;既有对旧时代人民苦难生活的叹息,又有为新时代人民壮举的喝彩。围绕这两首诗,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毛主席那始终洋溢的浓烈的、如自然般流淌的人民情怀。

一、喜人民之所喜,忧人民之所忧。在苦难的旧中国,政治黑暗,民不聊生,人民长期受血吸虫病荼毒之苦,在广大的长江流域及以南13个省,近1亿人口受到威胁。血吸虫病俗称大肚子病,在发病晚期,患者腹涨如鼓,状如孕妇,最后极其痛苦而死。笔者家乡就在湖区,以前也正是血吸虫病泛滥的地方,听老人讲,解放前我们这里有一个地方要“葡萄咀”,当时流传一句话“人到葡萄咀,男女都怀喜(注:怀孕)”,整个村子因血吸虫病而死绝,真正是一幅“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凄惨景象。

血吸虫病对人民的危害毛主席看在眼中,急在心里,他忧心忡忡、寝食难安。早在1950年,上海市郊任屯村农民联名给毛主席写信,希望尽快治好血吸虫病。毛主席立即指示,派出医疗队,进驻任屯村,送医送药,查病治病!1955年仲夏,毛主席到杭州视察,工作人员向他报告杭州郊区余杭的情况,其中讲到广大群众心里害怕,对治疗血吸虫病看不到希望。听后,毛主席怎么也睡不着,他的卫士李家骥曾回忆一天夜里他值班的情况:“毛主席说,我睡不着。你们这次去看,那么多孩子、那么多年轻人,那么多上了岁数的老人,都得了血吸虫病,我们工作没有做好啊。我看他老人家心情不好,就说,主席,我给你擦擦澡,你早点休息吧。毛主席说,小李啊,我睡不着,我们要想办法,及早治这个病,根除这个病还要想办法。”于是在毛主席的号召下,全国上下齐动员,展开了一场消灭血吸虫病的歼灭战。

到写作这两首诗的1958年,我国防治血吸虫病取得突破进展,当年的7月1日,毛主席读到人民日报上余江县消灭血吸虫病的消息,欣喜之情令老人家激动不已,直到深夜还睡不着觉,当东方破晓,一轮红日冉冉升起,轻风徐徐吹来,一夜未眠的毛主席站在窗前,向着南方余江县的远方望去,不禁神驰千里,挥毫写下两首《送瘟神》杰作。

毛主席的一喜一忧始终牵挂着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间,他为人民遭受血吸虫病痛苦忧心仲仲睡不着觉,也为人民消灭血吸虫病欣喜若狂睡不着觉,同样的睡不着觉,同样地体现了毛主席喜人民之所喜、忧人民之所忧,与人民血肉相连、血溶于水的人民情怀。毛主席这种一时喜形于色、一时忧心忡忡的鲜明感受,正是他始终心系人民、全心全意为着人民的自然流露。

二、全心全意依靠人民,全心全意服务人民。“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毛主席用所吞山河的豪迈诗句,热情讴歌人民群众改造自然、战胜疫病的伟力。在毛主席看来,要迅速彻底根治血吸血病,没有群众的参与是不可能的,只有走群众路线,充分依靠群众、 发动群众,把群众组织起来,发挥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打赢消灭血吸虫病这场硬仗。

在毛主席的亲自指导下,中央防治血吸虫病九人小组第一次会议于1955年11月22日到25日在上海召开,会议确定了:“加强领导,全面规划,依靠互助合作,组织中西医力量,积极进行防治,七年消灭血吸虫病”的方针。1956年政治局讨论通过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在《农业十七条》和《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四十条中,都把防治和基本消灭危害人民严重的疾病,首先是消灭血吸虫病,作为一项重要内容。1956年2月17日,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又发出“全党动员,全民动员,消灭血吸虫病”的战斗号召。《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的公布和毛主席的号召,成了全党全民向血吸虫病开战的动员令。

毛主席对血防工作的关心是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向血吸虫病作斗争。从1955年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防治血吸虫病的群众运动,在各个疫区蓬勃开展。 广大群众踊跃参加,掀起了消灭血吸虫病热潮,开新沟,填旧沟,开新塘,填旧塘,消灭钉螺修建新的良田,经过苦战,大部分地区基本消灭了血吸虫病,疫区发生了根本变化,出现了劳力增强,产量提高,人畜兴旺,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前述笔者家乡所在疫区,经过人民群众努力,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还有一个“末代皇帝游黄陂”的故事。1964年春,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一行40余人来黄陂参观,专门安排到滠口民生大队访问白沙咀的几户社员,参观六马湖、大南湖围垦消灭钉螺工程。其时一行人登上大堤,看到湖地麦浪滔天,湖水碧波荡漾,湖光山色,很有诗情画意。溥仪便问随行的黄陂县委副书记张怡如:“南岸那孤峰叫什么?”,张介绍道:“那叫平荷山,大汉奸叶蓬就是那个村子人。山南有条河,相传乾隆私访游龙戏凤的故事就发生在河对岸的李家墩。溥仪听后说:“那是吾先人之罪过,还是社会主义好啊!”。

这就是毛主席说的,党抓起来了,群众大规模发动起来了。党组织,科学家,人民群众,三者结合起来,瘟神就只好走路了,社会主义的春天也就到来了!

三、人民健康重于一切,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在旧中国,人民遭受三座大山的重重压迫,经济萧条,民生凋敝,民众医疗卫生无从谈起,包括血吸虫在内的各种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不良疾病大量流行,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把防治疾病、保护人民健康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1954年4月,毛主席在《中央关于各级党委必须加强对卫生工作的政治领导的指示》中指出:“卫生工作是一件关系着全国人民生、老、病、死的大事,是一个大的政治问题,党必须把它管好。”毛主席还特别强调,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原则问题。他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开展各项工作的唯一宗旨,早在1954年,毛主席亲自参与制定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中西医结合,卫生运动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充分体现了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人民性,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所在,并成为医疗卫生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由于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缺医少药,农民卫生条件极差,病患常常得不到救治,生活非常困苦,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公平性,对此毛主席一直耿耿于怀。1955年毛主席批评卫生部只关注城市医疗,而不管农村的医疗需要。而1965年的6.26指示,毛主席更是严厉批评卫生部是“城市老爷卫生部”,明确提出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其实,早在开展血吸血病防治时期,毛主席就把卫生事业的重点瞄准了农村,因为农民人口最多、条件最苦、生活最穷、最缺医少药、受病患危害最甚,也最需要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医疗卫生工作向农村的重点倾斜,照顾到占人口极大多数的农民利益,体现了毛主席对全体人民健康认真负责的态度,反映了他把人民利益视为高于一切的伟大情操。

正是由此,毛主席的欢歌与悲叹、激情与沉郁,他的所有喜怒哀乐,无一不与人民切身利益和亲身感受紧紧相连。他喜人民所喜,忧人民所忧,把心系人民的情怀诠释得如此淋漓尽致、流光异彩!

《送瘟神》是一首领袖对于人民的深情赞歌,也是人民对于领袖的热烈向往,它超越了时空,超越了界限,使人民和领袖融为一体,共同战胜了万恶的血吸虫病,正像人民群众所称道的,只有共产党、毛主席的领导,才能消灭血吸虫病。

几十年过去了,在我国一些地方,原来已经消灭的血吸虫病又出现了反弹的情况,有关专家警告,如果任其蔓延,必将严重危及我们民族的健康与繁荣。而当年率先消灭血吸虫病的余江县至今仍红旗高扬,半个多世纪竟然无一例本地感染者,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血防战疫奇迹。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他们有一条成功的防治经验,这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以政府为主导,以专业人员和群众结合为基础,以艰苦奋斗为动力,上下联动,群防群治,永不懈怠地构筑严密的防控体系。

今天,当此新冠疫病肆虐,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创造的余江模式无疑对于我们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而毛主席与人民群众心心相连、同呼吸共命运的伟大情怀也永远激励着我们去奋发有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创造属于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2020-3-20

长按二维码支持激流网

纸船明烛送瘟神,人民情怀耀今古——学习毛主席《送瘟神》诗二首-激流网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wind_1917

纸船明烛送瘟神,人民情怀耀今古——学习毛主席《送瘟神》诗二首-激流网(作者:滠水农夫。责任编辑:克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