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的是,1931年鲁迅先生在上海发起的新兴版画运动,一直到1937年中日战争的爆发,这期间通过内山完造先生的内山书店作为活动渠道。这场运动对中国的版画运动产生了很大的推动和影响。与此同时,在日本的版画运动也产生了很多影响,这其中也和中国的版画运动有关联。
首先,为什么日本战后也出现版画运动。在日本战败之后,当时的艺术家和思想界主要考虑三点:
第一点是反省战争残酷的经验;第二点是怎么把日本转变成一个新的美好的国家;第三点是在战后风起云涌的状态下,面对这些抗争的现实,艺术家和思想界要如何反思,如何把现实当作表现的主体。
1944年战争还未结束的时候,在日本秋田县,一些中国劳工在矿山被强制劳动,这些矿工在受到极度压迫和奴役的情况下,奋起反抗,并发展为暴动,最后遭到非常残酷的镇压。其中比较有名的是花冈事件,1947年,一位日本艺术家依据花冈事件创作了版画,主要就是基于反思现实的角度。
上野诚的战前创作
上野诚的战后创作
日本著名版画家上野诚,在战前的画作表现的是日本农民的生活。而另一幅是他战后的创作:发生的场景是战后日本的东京上野站,画中间的坐的是原爆的受害者,大家在控诉原子弹爆炸给自己带来的悲惨的命运。当然,日本在战争中给中国、朝鲜等很多亚洲国家地区都造成了很大危害,但最后的原爆也给老百姓带来了悲惨的命运。 所以,在二战中,日本是加害者,同时也是受害者。
另一名画家的作品, 画中表现的是战前的农民运动,发生在日本信州地区,周围是山。
日本共产党的战后演变比较复杂。战前,日本共产党层受到残酷镇压,导致其基本上已经解体。战后美国占领日本,GHQ(驻日美军最高司令部)把日本共产党解放出来。1950年代,新中国有了土改运动,而日本在战后的土改运动却是由美军来进行的。
土改之后,美军希望给战后的日本制定民主宪法,但是后来发生了转折。因为冷战期间,美国对苏联和新中国采取了敌对的态度。当时,斯大林对日本共产党的指示是,你们应该在日本掀起革命来反抗美军。对于斯大林的指令,包括在同期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尽管不是出于本意,日本共产党还是做了些许反抗。
版画通信交流
当时中国的版画运动也在进行,日本的版画同中国的也颇有相似之处,当时的联络主要是通过《版画运动通信》。 《版画运动通信》是关于版画运动的报纸,战后在日本各个地区,大概至少有200多个版画创作小组,一般是两三人到十来个人不等,出报纸的是当时相对更专业一点的版画家。
1961年6月25号,东京附近也举办了中国的版画展。相比其他类型的画展,版画展可以更容易举办。因为版画是很便携的,复制也相对简单,(印好)卷在一个包里,在任何地方立即就可以开展览。便携的特点使版画特别容易国际化,就像游击战一样,到一个地方就可以开一个画展,然后收拾好了,就转战到下一个地点。
除了东京,其他各地都展出了中国的版画,参观人数非常多,很多人现场看了版画后受到鼓舞,就开始自己创作。同时,日本的版画也在中国得到了展览和传播。在新中国,人们也是通过这些木刻来重新认识日本,这包括了战后日本热爱和平、热爱独立的积极一面,对日本人民的亲近感也有所加深。在日本,当时的版画通信几乎每一期都介绍这些版画展览,大家也从中国的抗日战争的版画运动中学习并反省了很多。
遍地开花的日本版画运动
日本战后的版画艺术有社会现实主义的倾向,当时在日本各地都掀起了版画运动。
《我们的田野,我们的村庄》,关于栃木县(东京和福岛之间)的版画
一边学习一边劳动的孩子们
左侧的版画,在批判政府增建学校的同时施以重税
在批判政府后就被逮捕
码头工人
我在小学生的时候,也被老师要求过进行社会现实主义的版画创作,如今,战后日本版画运动对于版画影响还有少许遗留,这也体现在如今日本的版画教育中。
现在我已经上年纪了,但是还是会跟好多年轻人在一起研究版画。比如像刚才讲到,日本当时全国的200多个版画的创作小组——很多年间,他们都在尽力收集研究这些资料,想时机成熟的时候办展览。
抗日战争的时候,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版画运动,体现了号召年轻人通过版画的文化精神,建立一个新的国家愿景。当时,同时在抵抗日本侵略的不止中国,受到这一运动影响的也不只日本,像新加坡、马来西亚都受到过类似的影响,比如在战后如何重建新的马来西亚等等,在创作中也包含了这种抱负。
鲁迅先生曾对年轻人说:你们应该能够刻画出中国人自己的真正的面孔,或者中国人自己的精神的面孔。
战后的日本版画家,他们最后想做的也是如何发现重建日本的文化精神,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版画家当时也在思考如何重建国家,怎样面对当时的各种社会问题。当然还有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等没有介绍。
比起其他的绘画,版画可能需要一些专业训练,但像刚才大家看到的,普通的劳动者身体力行地立即拿起刀来,就可以反映自己的生活、感情,这是非常有意思的。比如刚才提到日本全国有200多个创作小组,其中在大城市还有一些专业的版画家,给大家做指导,同时也会组织各种类似展览、报纸通信这样的交流,这是一个非常有地方性,又非常有国际性的战后版画运动的场景。
当然不只是日本战后的版画,希望大家会关注全世界更多地方的版画。如果从这样的角度再重新研究中国的版画,可能会发现一些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有意思的地方。
长按二维码支持激流网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wind_1917
(作者:池上善彦。来源:流火帐篷。责任编辑: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