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是今天的文章,大家可瞧仔细了!
©自己拍的
什么?没看清楚?看来咱们的大脑都没太开发好啊!
这是最近很火的「量子波动速读法」,据说经过训练可以让孩子们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内看完一本十万字的书籍。
竟然有如此神技,学校都不教一下,我们只好自学啦!
量子波动速读
这是北京一家教育机构的宣传海报:
运用HSP高感知力进行量子波动速读,大脑呈现动态的影像,1-5分钟看完一本10万字左右的书籍,并且可以把内容完整复述出来,全面提升阅读兴趣和阅读数量......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是什么概念?阅读速度为2万字/分钟。
而1996年,华中理工大学曾找来40名在校本科生,测试他们的中文阅读速度,得出的结果是,平均朗读速度为309字/分钟,平均默读速度为592字/分钟。
量子波动速读比普通阅读模式,高了近34倍,于是就有了这样的画面。
©视频截图
我查了一下,发现这种量子波动速读班还真不少,其中一家给出了详细的介绍:
波动速读法的英文是Quantum Speed Reading,简称QSR,并非普通的速读法,是一种非文字性的快速阅读法。它通过“哗啦啦”地快速翻书,让书中的内容以“电影”的方式呈现在孩子的大脑里。当孩子的大脑以超高速度阅读时,大脑的深层次意识就会苏醒,孩子的大脑智能会发生质的改变。量子波动速读是人类发现的最惊人的吸收能力和吸收信息的方式。训练出这种能力,我们的大脑将可以以超过目前阅读速读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的方式来吸收或者感知信息。
虽然的确有科学家提出“人类意识的本质可能是量子行为”,但直到今天这还只是一个猜想。
而且,每家机构都不约而同的强调了一点,这种速读方法只有孩子能够学会,等到成年,大脑定型,就无法感受到这种神秘力量了。
这乍一听好像没什么毛病,但仔细一想,问题来了,如果大人无法感受,这项速读技术是谁发明的呢?
量子波动速读的创始人,是一位名叫飞谷由美子的日本人,在她的理论中,当你快速翻动书页时,书中的文字和图像可以帮助你迅速的理解书中的内容。
©视频截图
而且,在这过程中,翻动的书页可以激发右脑潜能,所有的外语都可以自动翻译成自己的母语。
由于承诺效果过于惊人,这项理论不仅传到了我国,在欧洲、美国、印度等地也很流行,而且它还有一种高阶版本——蒙眼读书。
©视频截图
其实,这就是利用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加上科学信息不对等而制造出来的骗局。
就像曾经非常火爆的「纳米」,大家对这个概念并不了解,但由于这是最前沿的科学,所以听着觉得很厉害,当纳米的概念逐渐被大家认识后,就改用「量子」了。
而这些骗局之所以不约而同的选择10-16岁左右的孩子,很大程度是因为:年龄太小不配合,年龄太大就懂事了。
这是微博上一位网友,分享的童年经历:
©阿瑞呀
这种神童培训,简单说就是教孩子作弊,除了像上面这样,放个漏洞给孩子们钻的,之前很火的蒙眼识字,更是直接教孩子顺着眼罩偷看。
©视频截图
这种作弊神童,真的没必要。
全脑开发
为了让孩子变得更聪明,家长们真是做了不少努力,这就给了骗子们机会,其实速读只是骗局之一,市面上的坑还有很多。
相信有不少人听过这样的说法,「我们的大脑通常只会用到10%,而爱因斯坦用到了15%,所以大脑开发的越多越聪明」。
于是,全脑开发就变得非常流行。
©soogif 丨 电影超体就是基于这种10%理论的想象,成为了不少脑开发机构的宣传素材
然而,我们的大脑真的只用了10%吗?
我们知道,几乎所有脑结构的损伤,都会导致认知功能的受损,这显然也不符合10%理论。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是用了100%的大脑,单在睡眠状态下,仍处于活跃状态的前额叶和主要体觉皮质,这两个皮质的体积,就已经超过了大脑体积的10%了。
那么,这个理论是怎么出现的呢?
经过学者们的考证,事情的经过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著名的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1895年与布罗伊尔合作发表了《歇斯底里研究》。
但这本原著实在是太难懂,人们看完后只大概看懂了——冰山理论。
他将大脑的所有意识比喻为一座冰山,浮出水面的是少部分,代表意识,而埋藏在水面之下的部分,则代表潜意识。
©百度百科
于是冰山理论就流传开来,并被引申为,利用到的大脑,对应着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而水下面的则是没利用到的大脑。
然后,大家又引入了另一个通俗易懂的概念——水。
基础的物理知识告诉我们,海冰的密度为0.86-0.92g/cm³,海水的密度为1.02-1.07g/cm³,那么一座浮在水面上的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占整个冰山体积的多少呢?
设海水的密度为ρ1,冰山的密度为ρ2,冰山总体积v,露出海面部分的体积为v'
ρ1g(v-v')=ρ2gv
(ρ1-ρ2)gv=ρ1gV'
v'/v=(ρ1-ρ2)/ρ1
如果ρ1=1.025,ρ2=0.917
v'/v=(1.025-0.917)/1.025
=0.108/1.025
≈10%
就这样,人的大脑通常只用到了10%的理论形成了。
再加上我的大脑没有别人开发的多,所以我不够聪明,远比我脑子用了100%,但还是没有别人聪明,更令人感到安慰,于是这套理论就流行了起来。
右脑开发
除了“10%大脑”,还有另一个流传很广的理论,「左右脑分工理论」,认为左右脑分别负责人体的不同功能,各司其职,彼此互不干扰。
这个理论似乎比上面的要科学的多,因为它可是获得过诺贝尔奖的。
这是一项基于“裂脑人手术”的研究,简单来说,就是切断那些频繁性癫痫患者的胼胝体,使两个半球的神经意识活动,彼此独立,不再产生交流。
美国神经生理学家罗杰·斯佩里和他的同事发现,做了这种手术的人,可以正确说出右侧视野里的刺激物名称,但对左侧视野里的刺激物,只能做出反应,却无法说出名称。
于是,他们推测,人类大脑的两个半球,在认知上存在分工,左半球倾向于逻辑分析和语言刺激,右半球倾向于感性理解和图形刺激。
因为这项发现,罗杰斯和他的同事,获得了1981年的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
©百度百科
这项理论迅速得到了人们的接受,尤其是商业领域,类似“解放右脑”、“开发右脑”的口号层出不穷,甚至出现了很多右脑开发的培训机构。
然而,在之后的研究中,斯佩里本人意识到「左右脑分工理论」是一种不准确、难以成立的说法,并于1982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称“左右脑的分法是一个很容易滥用的观点”。
1985年,认知神经科学之父迈克尔·加扎尼加,更是直接对「左右脑分工理论」提出了质疑。
“这些推测来自何处?实验室的一些笼统发现,怎么会被这样不可思议地误解?为什么媒体那么迫不及待地进行宣传,并受到各方面科学爱好者的拥护?究其原因有这样几个:左右脑的划分法简单,易于理解,并提供了讨论当代脑科学研究的途径,以及运用于日常生活的方法。”
事实上,「左右脑分工理论」只是在科学界短暂的流行了一下,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许多科学家就利用新的实验结论,对这项理论提出了否定和批判。
但由于左右脑分工,简单好记,所以还一直流行在商业培训中。
莫扎特效应
秉持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宗旨,智力开发当然是越早越好。
于是,很多妈妈都在怀孕期间,听着可能自己根本不喜欢的莫扎特音乐。
©京东商城
一位著名的作曲家,怎么就成了脑科学专家呢?
这是一位加州大学教授的功劳,1993年,他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论文,论文中称,他做了一个实验,让学生先做一些空间推理测验的试题,之后听莫扎特的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第二乐章),然后再来做这些试题,结果发现,学生们的测验分数都进步了。于是,他认为听莫扎特的音乐,可以让人的空间概念进步,进而推论出,听莫扎特的音乐可以让人变聪明,这就是所谓的「莫扎特效应」。
这篇论文一经发表,莫扎特的CD被抢购一空。
但科学界并没有认同这项发现,后来,德国组成了一个九人小组,其中有神经科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等等,他们想要再次检验莫扎特效应。
他们做了很多实验,但结果都是:压根儿没有莫扎特效应。
实际上,k448分三个乐章,总共加起来大概在20分钟左右,间隔20分钟后,再做一次同样的试卷,成绩提高,难道不是因为又做了一遍吗?
本文总共3378字
预计阅读时间为9分钟
使用「量子波动速读法」
读完仅需0.1689秒
加油!
长按二维码支持激流网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wind_1917
(作者:大脸喵。来源:公众号 中科院物理所。责任编辑:还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