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下午,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四地同步发布了《出租车行业改革以及网约车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按照新规草案,北京网约车需北京市户籍及拍照,上海网约车需上海市户籍、沪牌;深圳网约车则未强制要求司机为本地户籍,持居住证即可申请当司机。
网约车从车辆到人员良莠不齐,平台企业对车辆的审核形同虚设,乘客不是被坑就是被害:司机还没到,就扣了车费,出行漫天要价;出了事故,司机竟然推卸责任,等等乱象该不该管?
回答当然是肯定的,管,必须要管,只是怎么管则大有讲究!管理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规范有序,是为了保障乘客权益,而不能夹带私货!
国务院规定,凡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各部门在做出决定前要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必要时还应举行听证会。可治理网约车,各地政府只是自己关门开个会研究就政策出台了,没有见到任何一个地方政府向社会征求过意见,也没见到任何一个相关听证会的召开,依法治国体现在哪里?
治理网约车乱象是治理乱象行为,而不是借机提高网约车门槛,排挤外地人。并没有任何一条证据证明,本地牌照车辆本地户籍人开车技能和文明素质就一定比外地车人开的网约车高,比外地人的服务质量要好,给乘客更加安全的感觉。不文明现象是个体的,不是整体的,世界上除了我国还真没有一个国家用户籍来否定群体人行为的说法,京沪用户籍来管理的政策,不是公然戴有色眼镜进行歧视吗?
用车档次和轴距的名义进行限制,美其名曰安全。试问出租车多数情况下都没有网约车档次高,如果网约车档次不够车轴距不符合新政要求要退出市场,那么是不是出租车也要全部升级更新档次?经济危机之下,只要是符合检测要求没有达到报废程度的车,都是能够上路的,为什么要对网约车特别要求?这不是在制造浪费么?
网约车为市民欢迎,除了便捷之外,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便宜,和出租车价格差不多。新政措施如此规定,不是大大提高了网约车门槛,直接推高了网约车服务价格,从而保证了出租车利益,大大损害了网约车从业人员及广大乘客的利益?市民打车难打车贵,网约车的出现是符合市民利益的,也真正能给市民以实惠的,为何要借管理的名义打击?
网约车出现,貌似触动了出租车的利益,广大出租车从业人员的市场份额被网约车抢了不少,然而有竞争才有发展,没有中国联通出现前,中国移动的话费是多少?出租车司机挣少了,不是蛋糕被网约车抢了,而恰恰是【份子钱】交的太多了,那为什么不能动出租车管理公司的份子钱呢?我国台湾出租车公司只是象征性收点几乎可以忽略的管理份子钱就能把出租车市场管好,为什么咱们大陆就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