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指的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在中国的三线地区进行的一场规模浩大的工业和国防建设。

“三线”这个说法,最初来自于毛主席的战略构想。从军事角度,他将中国分为前线、中间地带和后方三类地区,分别简称为一线、二线和三线。

从地理范围来讲,三线地区主要指的是长城雁门关以南、广东韶关以北、京广铁路以西、甘肃乌鞘岭以东的广大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13个省、自治区的全部或部分地区。

三线建设研究之一:决策历程-激流网

建设的重点在八个省,即云南、四川、陕西、贵州、甘肃等省的全部地区,以及河南、湖北、湖南三省的西部地区。这一地区位于我国的纵深腹地,在战争条件下,是非常理想的战略大后方。

除此之外,各省还有些小三线工程,分布在省内靠近山区、利于隐蔽的地方。

三线建设的总方针,是将当时主要集中在东北和沿海一带的工业和国防工厂搬迁到三线地区,并新建了一批工业企业,为可能爆发的战争提前做好准备。三线建设的目的,用当时群众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备战备荒为人民”。

既然要“备战”,那么,战争的危险来自哪里呢?

一、不容忽视的战争威胁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就开始对新中国进行围追堵截,意图将社会主义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支援朝鲜人民军。经过艰苦的战斗,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吃了败仗,被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赶到三八线以南。

但是,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为了破坏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并没有停止军事冒险行为。

在60年代初期,美国制定了多种对中国实行核打击的计划。由美国国防部拟定的《1962年财政年度单一统一作战计划》中要求,一旦战争爆发,就把美国当时拥有的全部3400枚核导弹射向苏联、中国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要害目标。1961年9月和1962年9月,美国国防部先后两次进行了以中国为假想敌的大型核战争演习。 

三线建设研究之一:决策历程-激流网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EC-17核战斗部

除了核战争的危险之外,地面战争的威胁也是不容忽视的。

在东部沿海一带,从1962年至1965年间,蛰伏台湾的蒋介石政权在美国的军事援助下,向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地先后派出40股武装特务登陆进行骚扰活动,为其反攻大陆的计划打前站。这些军事冒险行为被我人民解放军悉数挫败,前后总共被歼灭594人。

在南部地区,美国对中国南面邻国越南的侵略战争也逐步升级。1964年8月,美国制造“北部湾”事件,随即对越南北方进行大规模持续轰炸。美国还大造舆论,在越南战争中,将不再有朝鲜战争中中国东北那样的庇护所,美国将实施穷追,不承认任何武器限制。除此之外,美国空军还轰炸中越边境、海南岛和北部湾沿岸,中国方面也有人员伤亡。

在北部地区,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这一地区的形势也日渐复杂。从1960年起,苏联方面在中苏边境不断侵占中国领土,驱赶、殴打和绑架中方人员。1962年,苏联在中国新疆伊犁、塔城地区策动大批中国居民外逃。1963年7月,苏联与蒙古签订了针对中国的《关于苏联帮助蒙古加强南部边界防务的协定》,不久之后,苏联派出重兵进入蒙古,并将导弹瞄准中国境内的军事目标。

面对这样严峻的国际形势,中国共产党不得不调整经济建设方案,一方面要发展经济,另一方面还要准备打仗。

二、调整国内工业结构的战略

三线建设除了国防方面的考虑之外,发展内地工业、调整国内产业布局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近代以来,中国的工业发展是依附于西方帝国主义的,因此,工厂大多数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建国初期,沿海的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70%以上,内地工业只占不足30%的份额。

工厂大多数集中在沿海一带,其弊端非常明显,一是在战争期间容易被敌方摧毁,另外,如此巨大的地区差异,对于国家的整体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在“一五”计划期间,国家就将发展的重点放在中西部地区。

在苏联援建的156个重大项目中,除了军事工业,在民用工业的投资方面,中西部地区就有48个,占全国总投资的44.9%。围绕156个重大项目,还建立了694个限额以上配套工程,其中有472项都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占投资总额的68%。

三线建设研究之一:决策历程-激流网一五期间建设的重庆六一织布厂

对中西部地区的重点投资,极大地改善了该地区的经济面貌。

从1952年至1957年,内地工业平均年增长率为20%,超过了沿海地区17%的增长水平。1952年沿海与内地工业产值之比为73:27,到了1955年则变为68.1:31.9。原来工业基础薄弱的包头、兰州、西安、太原、洛阳、湘潭等城市成为新兴的工业基地。

“一五”计划对中西部地区的重点投资虽然明显改变了这一地区贫穷落后的面貌,但从全局来看,则依然是不平衡的。几十年形成的历史差别,不可能在一个五年计划之内,就得到根本改变。

三、毛主席下定最后决心

众所周知,毛主席是一位辩证法大师。革命战争年代,他用辩证法指导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败了国内外敌人。建国以后,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他同样善于运用辩证法,来指导中国的建设事业。他很早就意识到了内地工业的发展对于全国平衡发展的重要性。

三线建设研究之一:决策历程-激流网

按照苏联专家的意见,“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156个大项目中,绝大部分是要安排在东北以及沿海大城市的。但毛主席对此有不同看法,他认为把工业项目集中在这些地方,对于中国的平衡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他力主在建设过程中重视西部地区的开发。这一决策最终得到实施,使西部地区有了初步的工业基础。

1956年4月25日,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中,将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辩证关系做了说明,“好好地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老底子,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如果采取消极态度,就会妨碍内地工业的迅速发展。所以,这也是一个对于发展内地工业是真想还是假想的问题。如果是真想,不是假想,就必须更多的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特别是轻工业。”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三线建设并非完全是迫于外部军事压力的无奈之举,对于全国工业建设布局,毛主席早有全盘考虑和相应安排。随着国际形势的日趋紧张,内地的工业和国防建设的紧迫性就更为突显了。

在1964年6月6日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主席做了讲话,强调了战备的重要性。他说,“只要帝国主义存在,就有战争的危险。我们不是帝国主义的参谋长,不晓得他们什么时候要打仗。决定战争最后胜利的不是原子弹,而是常规武器。”“要搞三线的工业基础的建设,一、二线也要搞点军事工业。各省都要有军事工业,要自己造步枪、冲锋枪、轻重机枪、迫击炮、子弹、炸药。有了这些东西,就放心了。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的建设要快,但不要潦草,攀枝花搞不起来,我睡不着觉。”

三线建设研究之一:决策历程-激流网

1964年8月2日,“北部湾”事件爆发,美国空军轰炸中越边境、海南岛和北部湾沿岸,中国方面也有人员伤亡。中国的安全形势顿时变得非常严峻。

8月17日、20日,毛主席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两次强调,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这次会议决定,首先集中力量建设三线,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保证。第一线能搬迁的项目要搬,明后年不能见效的项目一律缩小规模。

从这次会议之后,经过反复讨论和严格部署的三线建设战略,正式拉开了帷幕。

参考文献:

1、《三线建设——备战时期的西部大开发》,陈东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2、《巴山蜀水“三线”情》,王春才,人民出版社,2018年5月第一版

3、《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74年4月第一

长按二维码支持激流网

三线建设研究之一:决策历程-激流网

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关注网站的老师和朋友,激流网现推出会员制度:详见激流网会员办理方案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jiliu1921

三线建设研究之一:决策历程-激流网(作者:东方白。来源:三线建设研究。责任编辑:邱铭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