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超越:不是平民阶级的逆袭,而是消费主义的胜利-激流网

女团选秀类节目《创造101》中的选手杨超越进来在社交网络上备受争议,我发现在这争议中,有一个论点跑偏了。就是把她当成了平民逆袭、丑小鸭变白天鹅、弱势群体反抗歧视的代言者、农村女孩获得成功的典范。有一些人甚至认为,杨超越在网上被批评,就是因为大环境对农村出身人的歧视。于是有很多朋友处于一种同理心或同情心为杨超越投票,还有人晒出了在本村的微信群为杨超越拉票、号召大家“支持农民的女儿”的聊天记录。他们所持的观点我大致概括了一下,就是杨超越被攻击主要是来自于被“上层人”歧视,而我们支持杨超越就是支持我们这些底层民众,她要是成功了就代表了我们的胜利。

杨超越:不是平民阶级的逆袭,而是消费主义的胜利-激流网

诚然,对于杨超越的评价,确实有来自于其出身的歧视。例如给她那个响亮的绰号“村花”——这除了是一个符号标签,很多人在使用中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身份歧视带入其中。对于其的评价也难免带有村、土、水平差、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等然后再扣上出身“劣根性”的帽子。像著名“恶臭的精英主义者”王思聪,也是在微博公开表达了对杨超越不屑。这也难免让同样有这种身份标签或因为出身遭受过歧视的人产生共情心理。

杨超越:不是平民阶级的逆袭,而是消费主义的胜利-激流网

这种共情心理是一种朴素的“阶级感情”,但我认为基于此对杨超越的评价跑偏了。我先说结论:对杨超越的歧视确实有来自她出身的部分,但是杨超越的成功出道绝不是平民的逆袭,相反是消费主义的胜利。

其实杨超越现象中,跟所谓的“平民逆袭”“农村人反歧视”一点都沾不上边。对于她的争议本质上是一次价值观的冲突、话语权的争夺。从根本上讲,科学、竞技体育、文艺,都是精英主义的事物。很好理解,竞技体育,菜就是原罪,连亚军都是失败者。科学,一般人压根就讨论不起来,所以像杨振宁这样物理史上至少前五前十的大师,在老百姓概念里只有八十二娶了二十八这种八卦新闻。

艺术这种东西,最早是属于所有人民的,比如岩洞上的壁画,陶瓷上的花纹,贝壳的配饰。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出现了脱离了劳动生产的专业阶级,如刀笔吏、僧侣等,这些人逐渐掌握了创作艺术以及评判艺术的话语权,艺术便有了好与坏、高雅与低俗之分。于是对于一些民间艺术就有了“登不得大雅之堂”的定语。久而久之,人民的审美也就被这些精英主义话语权所规定。杨超越从根本上来讲,并不是一位“艺术精英”,是无法达到这些要求的,在一个“菜是原罪”的评判环境中,遭受如此非议也是情理之中,求仁得仁。

杨超越:不是平民阶级的逆袭,而是消费主义的胜利-激流网

但是要知道,个人喜欢和支持是一个问题,但投射到社会层面和商业层面,则又完全不一样了。我们需要清晰地意识到杨超越现象的本质:这一次对于精英主义话语权的争夺,并不是来自民粹主义话语权,而是来自于消费主义话语权。我可以说诸如《星光大道》这样的节目是民粹审美——也就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审美所主导的价值观;但《创造101》的逻辑则完全不同。这种选秀类节目,就是标准的消费主义产品:把“人”包装成“商品”,琢磨打造、橱窗展示、待价而沽,这是典型的异化和消费主义。

在消费主义的大环境和话语权下,大家不需要能唱歌会跳舞的精英,而是一个能投射自己情感的偶像。我在《脏脏包批判》这一篇文章中,就说过了当今社会“消费主义式偶像”的现象和本质:

这是前几天的一个热门微博,博主发布了一位歌手的额视频,下面一条热评说:那个年代大红的歌手,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现在的爱豆,看照片都认不出是谁。

杨超越:不是平民阶级的逆袭,而是消费主义的胜利-激流网

这个说法很有意思,也是一个必须要承认的客观现实。现在的当红明星只能称之为明星,并不能称作“演员”或者“歌手”。他们有四个鲜明的特点:演技差、没唱功、全靠脸、卖人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偶像退化”的现象呢,跟我们一直以来分析社会问题是挂钩的。就像脏脏包这种“消费主义造物”的网红产品一样,当今那些“风华正茂”的明星、偶像们,也大都是消费主义造物。

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商品具有明显的两个特点:使用价值低(不好吃、演技差、没唱功),交换价值高(定价、相貌、人设)。消费者购买的不是商品本身的价值,而是其附加的符号价值。就如我之前所说,当今年轻人,很难从劳动、工作中找到自我价值的认同,普遍缺乏精神寄托,他们只能寻找次一级的精神寄托。例如自己不能养猫狗,就去网上看猫狗视频;自己游戏打的菜,就去看大神直播吃鸡超神——说白了就是退而求其次。追星也是一种年轻人次一级的精神寄托,他们把自己难以实现的价值寄托在了爱豆、偶像身上。这种精神泅渡就是粉丝追星所“购买”的符号价值。

因此,这些消费主义造物的明星们出现了两个鲜明的特点:第一,审美诉求的最大公约数;第二,可复制性强。所谓审美诉求的最大公约数很好理解,既然我生产商品,那我肯定要生产市场最大的商品啦。就像为什么网红脸这么流行一样,你可能看腻了看烦了,但是不可否认网红脸之所以流行就是曾经审美的最大公约数,尤其是在那些30-50岁普遍消费能力比较高的中年男人之中。同理,为什么“小鲜肉”式的明星如此流行,就是在于女性群体的最大公约数。这也是上面网友提出的“看照片都认不出谁是谁”,因为本身就是照着一个类型来的嘛。当然这不代表审美是一成不变的,我听现在做整容的朋友说,“网红脸”已经渐渐不流行了,清纯脸开始成为了许多女性的选择(那就说明男人开始喜欢另一套了)。同理,当女性的审美最大公约数不再是小鲜肉而是其他、比如硬汉大叔肌肉男的时候,符合此类人设的明星自然会被各路资本滋养繁殖、遍地开花。

第二个特点,可复制性强也很好理解,想要最高效率的收割粉丝这一波波韭菜,必须要工业化流水线的产品才能满足这个速度。别说像周杰伦、王菲这样天王天后级二十年出一个的人物了,就是找一个演技或唱功特别突出的偶像也并不能满足背后饥渴难耐商业的需求。在这样一种驱动力下,难以复制的特点如唱功、演技,自然从“造星流水线”上被抛弃。而可复制性强或可用资本解决——如好看的皮囊——相貌,有句话说现在最不缺的就是帅哥美女了;至于有趣的灵魂,包装人设、新闻通稿、热搜、营销号轮一波,也不成问题。这种复制性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琳琅满目的选秀节目、女团。

从根本上讲,“偶像”这一形象符号能从演员、歌手分化出来,就是消费主义异化的结果。消费主义剥离了明星身上最后一点文化特质(使用价值),把他们变成了网络流量的附属产品。当然,不可否认当下还是有不少凭借自身实力的“硬核明星”,但我分析的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各路粉丝也不必喷我,我又没有指名道姓的说谁,你这一激动对号入座,岂不是就坐实了你家爱豆“演技差、没唱功、全靠脸、卖人设”了?

杨超越:不是平民阶级的逆袭,而是消费主义的胜利-激流网

事实上,对于杨超越的争议根源并非“阶级话题”,而是来自于对不同的自我投射。就像我回想起我自己小时候,被父母逼着报了各种兴趣班,学乐器学美术学武术等等,但我真的不擅长啊。每次上课很痛苦不说,连本来的周末休息都没有了。看到杨超越笨手笨脚的样子难免会投射到我自己的经历,这种共情就产生了。知乎上有一篇回答说自己为什么喜欢杨超越,讲的是一个道理:

其实我平时是一个根本不会看综艺,尤其是这种综艺的人,知道她也是在b站看到好多剪辑。我闲着没事的时候会把b站推送给我的内容一个一个点开看,之后就被戳中了一个点:当时是他们一起学习新舞蹈,只有三天的时间。她学不会最终崩溃的哭了起来。身边的队友敦促她说你这样哭下去就是浪费时间啦(大概是这么个意思),结果她回答:“可是我也要调整情绪啊!”(就是差不多这么个意思)当时我就笑到哭出来。

我在国外读书的时候经常会哭,每次做作业都会哭,teamwork会哭的更厉害,到了考试或者due 就会焦虑到哭的歇斯底里。男朋友有时候就会敦促我说,你别哭了啊,有哭的时间不如去就写完了吗?我就会回他:“可是我必须哭完了才会写!不然我作业不会写!”那时候他就会笑,又觉得不应该笑,于是就忍着,我就会哭的更凶。直到我看到杨超越这个瞬间,我才懂他为什么会笑。

对我来说一边哭一边写作业是学习生活中的常态,我不太聪明,学的不快,甚至勤奋努力也算不上(虽然我总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但是对比真正努力的人,这根本就算不上是努力啊!)但是一路磕磕绊绊走过来竟然意外的还算可以。到现在也算是成绩还不错,虽然每次做作业还是会哭。

总之我看到她,就像是看到我自己一样。

(作者:秦淮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6048308/answer/397104756)

杨超越:不是平民阶级的逆袭,而是消费主义的胜利-激流网

在批评杨超越的人群中,同样带入了自己人生经历的投射于其中。因为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的人:总是做错事、为团队带来负面影响,但是靠着博同情、撒娇卖萌,依然能够不受惩罚,甚至于获得积极的奖励。如果我不是这样的人,而我身边有这样的人,我的厌恶之情可想而知。网上有一句评价这样说:“杨超越这种人的存在,冒犯了大部分人努力却没结果的人生。”

所以说杨超越带来的最本质的争议与出身歧视、阶级晋升关系并不太大,是两种不同人生投射的冲突。而这,都被消费主义所利用了。选秀类节目作为一个消费主义“娱乐商品”,最喜欢的就是这样的争吵与冲突。明星最怕的不是被人骂,而是没人骂,因为没人骂你就连流量都没有了。这种选秀式的明星的生命力非常短,因为就如上文所述,“卖人设+脸”这种流水线生产太容易了,很快热钱就会炮制出新的宠儿,而前浪很快就会面临死在沙滩上的结局。所以能有像杨超越这样一个超大流量担当,腾讯怕是做梦都要笑醒。

杨超越:不是平民阶级的逆袭,而是消费主义的胜利-激流网杨超越:不是平民阶级的逆袭,而是消费主义的胜利-激流网杨超越:不是平民阶级的逆袭,而是消费主义的胜利-激流网好像最夸张的一次杨超越一天上了七次热搜,这是一线明星都难以企及的数字)

所以说杨超越注定是要出道的,在我的社交网络中,杨超越一个人的讨论度比其他所有人加起来的还要高。对于腾讯来说,这是单纯的商业流量的考虑,越多的人骂她,就有越多的流量价值,她所在的女团也就越有“生命力”。幕后推动的资本和主办方,如果放弃了这样大的商业流量价值,无异于不认亲生父母。

我们可以看到,在当今社会,你捧她是消费主义,你骂她还是助长了消费主义,你就是通过朴素的阶级情感同情她,还是要走消费主义的路数(花钱投票)——换句话说,她的出身也是被消费点之一。万事万物,皆无法脱逃。

长按二维码支持激流网

杨超越:不是平民阶级的逆袭,而是消费主义的胜利-激流网

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关注网站的老师和朋友,激流网现推出会员制度:详见激流网会员办理方案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jiliu1921

杨超越:不是平民阶级的逆袭,而是消费主义的胜利-激流网作者:赵皓阳。来源:大浪淘沙。责任编辑:邱铭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