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大心理咨询咨询师徐凯文在他的《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中写到,“我做过一个统计,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请注意这是高考战场上,千军万马杀出来的赢家。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我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而这种空心病所带来的普遍的焦虑、抑郁乃至自杀行为也一次又一次地使他格外感到痛心。但这种挥之不去的空心病究竟从何而来,在这个浮躁压抑、随波逐流的时代我们又该如何发现自己的人生意义?一位申请到北美全额奖学金博士学位的高材生向我们讲述了他是如何在这种空心病中痛苦挣扎、意识到自己被“异化”的人生的,最终他选择了放弃近在咫尺的博士学位并转向研究马克思主义。用他自己的话来说,“201612月学校接受我退学申请的时刻,大概是迄今为止我最自由的时刻”。

我为什么放弃北美全奖博士学位-激流网

2015年我申请到了北美全奖PhD(博士学位),读的是Top 20学校的材料科学,这在许多人的眼里应该已经足够光鲜了吧。但我最终还是在2016年12月选择了退学,这一年半时间的学习、科研、日常生活以及对周遭人的观察让我决然地做出了主动退学的这个决定。

首先,在第一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我逐渐呈现出一种“越学越空虚的状态”。我开始不知道学习对于我来说有什么用,不知道弄懂一个知识点有什么用,不知道发文章能有多大帮助,不知道努力能起到什么作用,同时也体会到一种人生没有目的的巨大空虚感。我的人生好像开始再也不受我的掌控:因为学习和科研不能胜任来解决我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绩点越高这种空虚无助感越强烈。我从学习这个对学生来说最本职的工作中得到的快乐并不足以抵消或解决掉我在其他时间体会到的巨大空虚。学习与生活的分离让学习对于我来说变成了一件孤立的事情,并且开始慢慢腐蚀掉我对科研的热爱。于是我开始逃课、考前拖延、熬夜,开始不去实验室,开始给老板发邮件编理由来逃组会。我找不到这种空虚挫败的原因,于是潜意识里开始希望自己考砸,因为这样起码能将失败归因于自己的懒惰和不努力,起码能使人生回归到正常的逻辑,而让自己能活得有底气一点,更“坚定”一点。或者说,能稍微活得下去一点。

因此在我退学之前的这一年半“科研”生涯里,不知道到底逃了多少节热力学,进实验室的次数只有两次,每次少于10分钟。基本没看过一篇完整的文献,每周一次的组会基本上一个月只参加一次,而且参加时基本沉默不说话。老板不断找我谈话表达对我的失望,但当时我对科研基本已经处于完全放弃的状态——越催我我就越不做。

我为什么放弃北美全奖博士学位-激流网研究生称导师为“老板”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师生情的神圣光环早已散去,大家不过是一样的雇佣劳动关系而已

这里简要说一下实验室的一些其他人。师兄A去过几乎所有高级的餐厅,总是会及时地买到新一代iPhone,无时无刻不在语气中显示自己正在混着不同的圈子,过着不同于普通人的高级生活,当他有一次和我说他去过被写进吉尼斯世界纪录的酒吧时,你都能明显地感受到他突然挺胸语气上扬对周围人轻微不屑的样子。师兄B人热心科研也做的好,在答辩结束之后的聚餐上,他情绪低落开始叹息:“我不知道这5年我到底做了什么。”他做了很多事情,除了材料学之外,上过各种经济学的课,还读了一个统计的硕士学位。所以更准确地他应该是在说:“我不知道这5年内我到底在做什么。”过生日那天,师兄B的生日愿望是希望自己在签证过期前一定要找到工作。C和我同一时间进组,每天晚上按时10点睡觉,周末周日全天都呆在实验室里,当我还没把我的研究计划看完的时候,他在一年内已经写完第二篇文章了(我们毕业要求也就两篇)。他行动迅速,整个人都散发着一种焦急感。我有一次经过他的办公桌,看到一个便利贴贴在他电脑的右下角,近乎残忍地写着“再不努力就去死。”

我尝试借鉴他人的生活状态作为模板,可是我不想在PhD毕业之后再担心自己能不能找到工作,找到工作之后再担心结婚生子买房买车,不想咬牙坚持到第5年在毕业答辩之后才开始反思并唏嘘这5年的意义在哪里,不想每天逼自己勤奋逼自己努力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以此来安慰自己未来是光明的,不想也没有条件用各种物质消遣来为枯燥的科研增添乐趣进而娱乐至死。美国人甚至比中国人更加单纯地坚信着自己的“美国梦”,所有人都一样,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我想要过的。

于是师兄A在做实验的同时也在完成MBA的最后一门课,继续做着酷炫的事情以此来证明自己高人一等,师兄B依然每天在焦急地投简历找工作,很可能一辈子都在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压力下从一个深渊跳进另一个深渊进行无限循环,C依然每天像在打鸡血一样科研健身两不误,把勤奋和努力不顾一切地刻到自己的骨子里,散发出一种麻木感让人心疼。

在大家都在沉浸在“现在受点苦是为了能在未来得到救赎”的逻辑里时,我一方面继续采取拖延躲避的策略,一方面沉浸在的巨大悲伤里。我不喜欢我见到的任何人的生活状态,或者说“生存状态”,但又不知道要怎么做。只是隐隐地觉得大家都有一种“被控制”感觉,而面对它自己却无能为力,有些人甚至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我开始想到是否要进行心理咨询。当我将这种绝望的、对生活失去激情、失去目的的感觉告诉国内的同学时,她告诉了我一个很重要的词:“劳动异化”。

我为什么放弃北美全奖博士学位-激流网在电影《摩登时代》中,卓别林以一种幽默而尖刻地方式演绎了“劳动异化”的存在

于是我在网上找到了具体的描述:

“......劳动者在自己的劳动中并不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并不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并不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肉体力量和精神力量,而是使自己的肉体收到损伤、精神遭到摧残。因此,劳动者只是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由自在,而在劳动之内则感到爽然若失。劳动者在他不劳动时如释重负,而当他劳动时则如坐针毡。因此,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而是一种被迫的强制劳动。从而,劳动不是需要的满足,而只是满足劳动以外的其他各种需要的手段。劳动的异化性的一个明显的表现是,只要对劳动的肉体强制或其他强制一消失,人们就会象逃避鼠疫一样地逃避劳动、外在的劳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多么符合我此时的情况!也多么符合我观察到的其他人的情况!我及其惊讶于这段描述的惊人的准确性,原来我和其他人都呈现出了这种“异化”的状态!这种顿悟比我之前弄清楚任何一个知识点都强烈并且印象深刻。而且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种状态并不罕见:如果微信朋友圈是为了让我们记录生活中值得记录的时刻的话,你会发现考试结束时朋友圈更新的速度之快,大家都分享着去旅行的照片而将学习、考试这类劳动的过程在记忆中抹去。劳动的过程是不值得被记录的,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最终逃离工作,这不仅是对时间的浪费也是对人的折磨,工作变成了奴役而开始阻碍人的自由发展,但我们却不得不工作,维持“异化”的状态。这个现今习以为常的现象中蕴含着巨大的令人不安的矛盾,我想知道是什么导致了这个矛盾,是什么最终导致了人的异化,于是开始想要深入学习马克思的理论。

之所以开始研究马克思的理论,第一是觉得它十分准确地描述了我以及我周围人“异化”的状态,让我知道我所遇到的问题并非独有,而是弥散于整个社会。它对社会的深刻洞察能够告诉我我焦虑的症结所在,没有与我的生活产生抽离感,没有将理论学习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中,而是能够直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与我发生直接的联系。另外,与西方经济学给予一番假定,将人简化为冷冰冰的数学模型不同,我了解的越深入,我越想要推翻马克思理论只是之前政治课上枯燥乏味文字的刻板印象,越来越发现它与生活的联系是如此紧密以至于理论本身如此有温度并且鲜活有力量。在考试结束第二天就已经把宏观和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完全忘光,但读过的几乎每一句马克思理论都能至今给我留下印象。什么样的理论才是“好的理论”?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其二,与心理咨询或者成功学书籍不同,马克思的理论不要求人们积极乐观对抗压力,不鼓励人们冥想来放松自己,而是鼓励人们开始向外看而并非向内,着重揭示这个社会的运行方式是如何是人们变得异化,并且提出一种其他社会模式的可能性,从而“让人变成真正意义上的人”。

我为什么放弃北美全奖博士学位-激流网德国洪堡大学的主楼大厅里,马克思那句经典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赫然在目。

威廉·大卫斯在他的《快乐工业:政府和大企业如何‘买卖’幸福》以及采访中说:“(当今社会我们)抵抗(压力)的途径总是趋向教导人们如何改变他们的行为、态度,他们与自己的心灵、大脑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如何使用自己空闲的时间。”于是,“悲伤、不满、愤怒.......这些情绪中蕴含的反抗性力量被噤声了,剩下的只是需要被治疗的症状,这让本来可以展开的重要辩论、政治改变,都一下子便轻易地滑入了更为个人化的要求,要求人们改变、精进他们自己,以不一样的眼光看待自己。”但“现在是学者和管理者去尊重大众的时候了,愤怒、悲伤和抱怨的背后可能有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每个人都有不满现状并且发出自己声音的权利。要改变的是整个社会的结构和运行方式,而不是要求个体活得更‘乐观积极’。”而马克思理论使这一切成为可能。

于是我想接着拖下去不是办法,给多少奖学金我都不想要再继续维持这种生活状态,不知道坚持拿到毕业学位对我有什么用,所以毅然决定退学转而研究马克思主义。虽然现在仅是入门阶段理论水平不高,但至少没有了之前的空虚感而是有了明确的方向。“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2016年12月学校接受我退学申请的时刻,大概是迄今为止我最自由的时刻。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jiliu1921

我为什么放弃北美全奖博士学位-激流网(作者:xd。激流网原创首发,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